- 相關推薦
無錫排骨是哪個地方的菜,無錫排骨菜品特色
無錫排骨是江蘇省無錫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也是具有地方風味,名聞中外的旅游食品。為了方便作為旅游食品來推廣而改名“無錫排骨”。
由來
無錫排骨(肉骨頭)興起于清朝的光緒年間(1872-1909年),隨著無錫市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許多肉店聘名師,苦經營,創名牌,爭生意,先后出現過“老三珍”、“陸稿薦”、“老陸稿薦”,“真正陸稿薦”等牌號。由于各家相互競爭,無錫排骨(肉骨頭)的質量不斷提高。 無錫排骨的烹制十分講究。一是選料精,需取三夾精的草排為原料。這種草排,一頭豬身上只有七八斤,它的.特點是肉質細嫩。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黃豆醬油、綿白糖、老窖黃酒,還有蔥、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調。三是操作要嚴,100斤生的肉骨頭,要加醬油12斤,白糖
3斤,黃酒3斤,用文火燒兩個小時。最后制得64斤左右的無錫排骨。
菜系:江浙菜
菜品特色
無錫排骨的特點是油而不膩,酥軟香甜,咸甜調和,肉美汁鮮,具有吳中菜肴風味。20世紀80年代,隨著無錫旅游業的發展,無錫排骨也從無錫地方菜肴演變為帶有方便包裝的風味旅游食品,口味和烹飪方式也相應做了調整,以期更適合外地游客的'大眾口味,因此深受游客歡迎。
提起無錫,人們一定會想起旖旎的太湖風光,更會想起酥香軟爛、咸甜可口的無錫排骨,這道馳名中外的菜是很多肉食愛好者的心頭好。無錫排骨原名“無錫肉骨頭”,興起于清朝光緒年間。當時無錫城南門附近的莫興盛肉店出售的醬排骨頗受歡迎,后來三鳳橋附近的余慎肉店改進了配料、調味,漸漸地風頭蓋過了莫興盛,到了清末,三鳳橋肉骨頭就已成為人們心目中最正宗的無錫肉骨頭了。20世紀80年代,無錫肉骨頭開始出現真空包裝的產品,為了便于推廣,也逐漸更名為無錫排骨。
醫評
高血壓病、高血脂癥、冠心病、肥胖癥患者均不宜食用。 肉質細嫩厚實、肥而不膩、美味純正。富含蛋白質、氨基酸、以及鐵、鈣、鋅、硒、磷、VB1、VB2等營養成分。具有養胃健腦,壯骨強身,養顏滋補的食療功能。是喜慶宴席、饋贈親友之佳肴美食,理想的綠色營養食品。
成份
熱量千卡 820 蛋白質克 29.5 脂肪克 73.1 碳水化合物 克 10.9 維生素A 微克 鋅 毫克 4.3 膳食纖維 克 維生素E 毫克 4.10 鐵 毫克 2.8 胡蘿卜素 微克 維生素B1 毫克 0.05 鈣 毫克 81 煙酸毫克 4.2 維生素B2 毫克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