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昆蟲繁殖知識點
八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昆蟲繁殖
,繁殖是生物為延續種族所進行的產生后代的生理過程,即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過程。
日比幼蟲的孵出通過不同途徑。如蛾、蝶類動物咬破卵殼而出;蚤有孵化刺,用刺在殼上切一縫;有的推掉卵殼上的卵蓋而出卵。幼蟲孵化時能吞入空氣,以便用力掙出卵殼;在孵出后到表皮硬化前,繼續吞氣,擴張自身。表皮一旦硬化,便不能再長,只有通過一系列蛻皮,在蛻去舊皮,長出較大的新皮之際才能長大。蛻皮時,體形可能驟變。多數原始的無翅昆蟲,如衣魚,在長大為成蟲的過程中身體結構幾乎沒有變化,稱為無變態昆蟲。
而蚱蜢(直翅目Orthoptera)、蝽(異翅目Heteroptera)和蚜蟲(同翅目Homoptera),起初體形不變,直到最后才變成有翅的成蟲,生殖器也發育成熟,稱不完全變態。高等的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屬于全變態,幼蟲完全不像成蟲;幼蟲經一系列蛻皮,變化較小,然后變蛹,再變為成蟲。
幼蟲的形狀多種多樣,可分為5型:蠋型(蛾、蝶類動物)、蠐螬型、衣魚型(蛃型)、叩頭蟲幼蟲型和蛆型。蛹分為被蛹(附肢不同程度地緊貼在體上)、離蛹(附肢不緊貼在體上)和圍蛹(本質上是離蛹,但被幼蟲皮所形成的囊包圍)。蛻皮和變態都受激素的控制。蛻皮是由腦中的神經分泌細胞產生的激素發動的。
這種激素作用于前胸的一個內分泌腺--前胸腺,前胸腺產生蛻皮激素,作用于真皮層,刺激生長和形成表皮。變態同樣受激素控制:在整個幼蟲階段,腦后有一個小腺體叫咽側體,分泌保幼激素。只要血液中有保幼激素,正在蛻皮的真皮細胞產生幼蟲表皮。至最后一齡幼蟲時不再產生保幼激素,于是昆蟲變態成為成蟲。
在全變態昆蟲中,蛹在有極少量保幼激素的情況下發育。滯育雖然在任何蟲期都能發生,但在蛹期最為常見。在溫帶,許多昆蟲以蛹期越冬。
總結:溫帶的蚜蟲在夏季只產生營孤雌生殖的雌蚜,胚胎在母蚜內發育(胎生)。某些癭蚊幼蟲的卵巢中卵母細胞能在孤雌情況下開始發育,幼體破壞母蟲體壁逸出,這叫幼體生殖。
【八年級生物復習資料之昆蟲繁殖知識點】相關文章:
中考生物復習資料04-09
中考生物復習資料01-11
中考生物復習資料06-14
生物八年級知識點03-31
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知識點復習資料03-31
高二生物必修三考前知識點復習資料總結03-31
八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03-30
生物八年級上冊知識點08-02
生物八年級上冊知識點06-30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總結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