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估算》課堂教學實錄
學習目標:
1.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的意識及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識,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1.出示電話機圖。問:你能估計一下這個電話機的價格嗎?(請幾生交流,師作必要的提醒)出示價格。
2.出示取暖器圖。問:它的價格接近(板書:接近)300元,你覺得它的準確價格可能會是多少元?(同學們發言),出示價格。
3.師:媽媽準備買一部電話機和一臺取暖器,300元夠嗎?
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呢?(出示課題)
那么你能估計一下,大約需要幾百元嗎?(突出這兩個詞。同桌討論思考的方法,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4.請學生交流估算的方法。
根據第2個學生回答,出示板書。(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
5.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估算這道加法題目的?(可以看加數分別接近哪個整百數,再把這些整百數相加。)
6.看來,知道哪個數接近幾百,對于我們的估算是非常重要的。
A.出示其余商品,請3個學生分別說說各接近幾百元。
B.出示P45/1。(讓同桌以游戲的方式進行)
7.出示試一試1,估計一下,買一臺電話機和一輛自行車,大約需要幾百元?(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8.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估算了兩道題目,得到了兩個算式。但老師對這兩個算式還是有點不大滿意,你知道老師對哪里不滿意嗎?問:這里用等號行不行?(學生各抒己見,體會以前所學習的符號都不能表達大約等于的意思,需要重新用一個新的符號。)
9.出示現在人們所用的符號。問:你覺得,人們為什么要用它來表示大約等于呢?(讓學生體會既有等于的意思,又表示不完全相等)
10.師:介紹名稱.讀法。寫法(學生跟老師書空)。讀算式。
11.師:剛才我們已經估算出大約是800元。那么如果媽媽帶了800元錢,能買回這兩件東西嗎?試一試2(點到即止)
12.出示試一試3:800元可以買回哪些東西呢?(學生自己設計方案,然后集體交流。)板書3個算式
13.交流后小結:方案有很多,只要它們的總價比800小就可以了。你會很快地估算兩個數的和比幾百大或是比幾百小嗎?
14.出示P46/4.5(學生獨立做在書上,集體交流訂正)
15.出示P46/6(約等式的書寫,學生寫在作業紙上,交流:買什么,算式。)
16.師:估算有趣嗎?連小蝴蝶也來了。
我應飛到哪一朵花上呢?(選1題說說想的方法即可)
增加302+□1題
17.師:估算還十分有用呢!
出示P47/5春游圖。
問1:學校要為每個同學準備1份點心,大約要準備多少份呢?
問2:食堂阿姨已經準備了200份,大約還要準備多少份就夠了呢?
18.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估算。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估算,估算還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我們以后再一起學習,好嗎?
【《估算》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加減法的估算課堂實錄07-02
吳正憲估算課堂實錄07-02
有關課堂教學的實錄07-04
《冰燈》課堂教學實錄07-04
《咬文嚼字》課堂教學實錄07-04
《吆喝》課堂教學實錄07-04
《風箏》課堂教學實錄07-04
《小池》課堂教學實錄07-04
《趙州橋》課堂教學實錄07-04
《錢學森》課堂教學實錄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