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污染凈化教學案例
生物凈化:生物污染與生物凈化
【教學目標】
1.簡述生物凈化的概念,概述生物凈化的原理和方法。
2.舉例說明生物凈化。
3.嘗試搜集利用生物凈化原理治理環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重點】
生物凈化的原理。
【教學難點】
污水處理的原理。
【教學方法】
講授法和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提問:什么是生物凈化?
學生回答:生物凈化:是指生物通過自身的代謝,使環境中的污染物數量減少,濃度下降,毒性減輕,有害成分轉化、分解,直至消失的過程。
閱讀教材98頁,試分析在生物凈化中,綠色植物起著怎樣的重要作用?
1.吸收大氣中一定濃度范圍內的有害氣體。
2.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物質
每平方千米山毛櫸林可以一年中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達68噸
3.分泌抗生素等物質殺滅空氣中的細菌
微生物有哪些凈化作用?
1.降解作用:細菌、真菌和藻類都可降解有機污染物。
3.去毒作用:微生物通過轉化、降解、礦化、聚合等反應,改變污染物的分子結構,從而降低或去除其毒性。
請閱讀教材上的資料分析,展開討論回答,生物凈化應用實例有哪些?
1.通過植樹造林可以凈化大氣中的各種污染物
(1)遏制風沙災害,減少水土流失
(2)降低大氣污染
2.植物可以凈化土壤中的各種污染物
(1)吸收作用(2)富集作用(3)降解作用
3.生物凈化污水
目前人們常常將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綜合運用,以達到凈化污水的作用。
【隨堂練習】
1、位于某大城市風景區的一個湖泊,由于受到周圍環境生活廢水的嚴重污染,出現了“水華”現象。生物科技工作者經過研究發現,在發生“水華”的水域適量放養一種魚,不僅可以解決“水華”問題,而且可以收獲大量的魚。那么,放養的這種魚應該是()
a.捕食浮游植物的鏈魚b.捕食浮游動物的鳙魚
2、工農業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磷,處理污水時要不要去除磷,以下幾種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a.磷是生物的營養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
d.磷對人體無害,除去與否無關緊要
4、下列敘述不是體現綠色植物凈化作用的是()
a.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b.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污染物
5、下列生物中能分泌抗生素,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的是()
【布置作業】課后練習題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