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實錄:學生創設能力發展的空間
主題與問題: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遵循舊的教學模式:教師講一節課,學生練一節課,實踐證明,效果并不好。經過多年教學實踐探索,我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和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教學理論指導教學,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大膽開放課堂,指導學生整合學習資源,運用網絡技術,以小組協作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并及時評價學生的成果。為學生創設能力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開放、寬松的情境中,自愿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背景:
教師結合地方城市建設為內容,圍繞著“宜昌”這個城市展開教學。整合學習資源,讓學生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各種軟件創作電子作品,從而使學生把心中對宜昌的熱愛之情完成展現出來。本課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非強調某一軟件的應用技巧,學生既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搜集信息,又要運用搜集到的信息組織整理,進行再次創作。
事例:
目的與要求:能利用多種途徑搜集信息;會利用軟件進行作品的創作;能在互相協作下綜合運用各種素材、靈活完成任務。
重、難點:圍繞主題利用多種途徑搜集、創作。
教學媒體:多媒體計算機、學生機、多媒體網絡教室軟件、windows 98平臺、powerpoint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
1.師:宜昌譽為三峽明珠,今天我們的活動就圍繞著“宜昌”這個城市展開。課前,大家都搜集了大量有關宜昌的資料,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你都搜集到了哪些資料?
2.引導學生回答。
3.師:看來,大家對宜昌都有一定的了解,還會利用先進的手段來獲取這些信息,真不錯!接下來的問題一定難不倒你們,讓我們一起來“猜猜看”……
[反思]:通過讓學生說一說對宜昌的印象,并說明這些信息是怎么得來的,使學生對美麗的宜昌留下一個初步的印象,引發學生要將美麗宜昌的景物留到電腦里的愿望。
二、新課
(一)猜猜看:
1.師:擦亮你的眼睛,記下每一個景點,我們的問題就在其中。
2.逐次播放一組有關宜昌的圖片(速度較快),最后出示一張,讓學生猜猜“這是什么地方?”
3.引導學生回答。
4.師:的確難不倒大家。看完了這些圖片,此時此刻你們有什么感受?
5.引導學生回答。(宜昌歷史悠久、風光迷人……)
(二)寫一寫:
1.師:相信其他同學也有這樣的感受,那么就把你們心中最想說的話,用計算機里的記事本寫下來吧!每人寫一句。
2.學生動手操作,打開記事本,寫下心中贊美的話。
3.指名說說你寫得是什么?(我愛宜昌……)
(三)我行我素:
1.師:美麗的宜昌、現代的宜昌、充滿希望的宜昌,如詩如畫的風景帶給人無盡的睱想……那么你們準備怎樣向國內國際的游客介紹宜昌呢?老師這兒有一個宣傳片,看后也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2.播放宣傳片。(有文字說明、圖片、動畫結合)
3.師:想不想擁有自己的宣傳作品呢?同桌互相討論一下,你打算用什么來做?
4.同桌互相討論。
5.引導學生回答。
(我想用powerpoint/word/flash……來做)
6.師:好,下面就進入“我行我素”,開始創作你們富有個性的作品吧!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幾人合作。
【課堂實錄:學生創設能力發展的空間】相關文章:
職業發展路能力,態度,責任.07-10
教育隨筆-在環境創設中發展幼兒創造力12-29
現在IT行業的就業前景及發展空間07-14
在沃爾瑪工作的發展空間大嗎07-10
保險客服有發展空間嗎?07-13
《螞蟻和蟈蟈》教后記:主動參與,發展能力08-06
海信的待遇如何啊?發展空間如何?07-14
在肯德基工作的發展空間怎么樣?07-12
合肥京東方發展空間咋樣?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