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論文
一.在英語教學中忽視語音教學
在農村地區,不少英語教師不再重視對語音的教學,甚至放棄教授學生認讀音標。其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初中階段各種英語試題已經沒有考查英標的這一題型了,而且語音教學普遍被認為是枯燥乏味,廢時廢力的一件事。到目前為止,有些地區的英語教學仍然帶有濃重的應試色彩。教學圍繞考試轉,考什么,就教什么,對不考的內容就不教、不抓。在我所任教的這所農村重點高中(每個年級有14個班,每個班有50多個學生),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包括成績優秀的學生)是不會根據音標拼讀單詞的,因此這給我們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教生詞必定要領讀數遍,甚至一個單元結束,有的學生還未能熟讀那些單詞,學生讀單詞都如此費勁,就更不用說根據英標背單詞了,至于課文,有不少學生語音、語調都不太規范,缺乏朗讀技能技巧。再加上牛津版的詞匯量很大,不少學生詞匯關就過不了,更談不上學好英語,因而對英語學習逐漸失去了興趣和信心。對策:針對這一現狀,我們首先在教學中穿插語音教學,把48個音標在較短的時間內突擊強化學習,然后分散鞏固。我們簡明扼要地指出元音與輔音發音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元音類似于漢語拼音的韻母,而輔音類似于漢語拼音的聲母,集中強化訓練之后立刻進入音標的認讀,在教授新單詞時,讓學生試讀單詞表中單詞的讀音,直至他們能快速準確地朗讀單詞。熟練掌握音標和拼讀規則后,學生們發現原來記憶單詞無需死記硬背,新單詞、新課文不再需要教師領讀數遍,學生們也可以事先預讀、誦讀了;語音的教學使得學生背單詞容易了,課文也能朗朗上口,做練習準確率提高了,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使得大批學生找回了自信,初步確立能學好英語的自我效能感,對英語不再那么畏懼了。
二.農村教師對于教材中詞匯的要求過高;缺乏正確、有效的學法指導
有的教師按“四會”要求,強調學生背誦教材中出現的所有詞匯。他們認為英語學習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詞匯量的多少,詞匯背的越多越好,根本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無論是課標內的,還是課標外的,一律要求學生會讀、會拼、會寫、會運用,這樣勢必大大增加了學生記憶詞匯的壓力,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畏難情緒,甚至對英語逐漸喪失了信心。對策: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求學生必須掌握重點詞匯,即每單元中出現的“四會”詞匯,學生不僅要知道這些詞匯的意思、發音、拼寫,還要熟知它們的用法,正確表達,我們通過如聽寫、翻譯、習題等多種方法來鞏固這些詞匯。當然我們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詞匯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譬如,基礎薄弱的學生,帶有“*”符號的詞、較為生僻的詞,只要能熟悉其含義,在文中能認讀就行,可以不作拼寫要求。總之,我們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特別是在現代的社會交際中能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三.結束語
盡管一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筆者認為,通過在不斷的探索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教學藝術,關愛學生,注意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師必會更加完善自己的英語教學,無論在實踐上還是在理論上都能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淺談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論文08-04
淺談新課改中的英語教學論文07-03
農村學生信息技術論文06-17
中學生教育論文04-20
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論文04-08
中學英語教學反思07-03
中學考試反撥效應論文04-25
農村學校音標教學的重要性論文07-03
世界經濟下的法律英語教學模式論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