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花未眠》知識要點總結
《花未眠》知識要點
一、知識要點
1.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家、散文家,《花未眠》知識要點及能力檢測。幼年時父母、祖母相繼去世,分別由外祖父和舅父撫養,在孤獨中長大。他的童年沒有感受到人間的溫暖,相反地滲入了深刻的無法克服的憂郁和悲哀,內心不斷涌現對人生的虛幻感和對死亡的恐懼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川端康成比較孤僻、內向的性格和氣質。
1924年從東京帝國大學畢業,開始他的作家生涯。小說《伊豆舞女》(1925)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壇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國》(1937)《千只鶴》(1951)《古都》(1957)等。這些作品以“豐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現了日本人的內心精華”,川端康成因此獲得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川端康成雖然一度成為新感覺派的中堅,但他繼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華美學境地。在文學領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獲得者和傳播者。
川端康成文學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精神與現代意識的融合,表現了人文理想主義精神、現代人的理智和感覺,同時導入深層心理的分析,融匯貫通日本式的寫實主義和東方式的.精神主義。二是傳統的自然描寫與現代的心理刻劃的融合,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和喬伊斯的意識流,深入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又把自身與自然合一,把自然契入人物的意識流中,起到了“融合物我”的作用,從而表現了假托在自然之上的人物感情世界。 三是傳統的工整性與意識流的飛躍性的融合,根據現代的深層心理學原理,擴大聯想與回憶的范圍,同時用傳統的堅實、嚴謹和工整的結構加以制約,使兩者保持和諧。這三者的融合使傳統更加深化,從而形成其文學的基本特征。
2.課文分析
(1)文章主旨
課文從花未眠這種自然現象引出對自然美的探討,強調自然美是無限的,美是邂逅和親近所得,藝術創作應該重視寫實,表現自然美。
(2)重要語句理解
①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分析:它的哀傷來自無人欣賞,凌晨四點的海棠美麗芬芳,卻少人喝采,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花未眠》知識要點及能力檢測》。花兒盛開之時就預示著它已接近衰敗,所以說“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②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時就會不由自主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分析:一個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現自己的美,作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在有意或無意間錯過的過程。我們可能錯過了美的景色,美的音樂,錯過了山上那從沒有看過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錯過了從我們身邊流淌過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堅韌地活著,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斷發現美。我們要用畢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美的無限。
【《花未眠》知識要點總結】相關文章:
《花未眠》課堂實錄07-02
花未眠教學案例07-03
交通安全知識要點07-03
生活與哲學的復習知識要點07-02
語文漁夫的故事知識要點07-05
高二政治下冊復習知識要點總結06-28
知識產權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要點04-06
職場男士著裝禮儀知識要點07-10
初三物理電路知識要點07-03
電影導演基礎知識要點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