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年輕人創業有套路賺錢別著急
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一群有理想、有情懷的年輕人,投入到激情與創意無限的創新創業之中。
“創業其實有套路!”亮馬投資創始合伙人楊永民告訴意欲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大學生,“創業初期不要著急賺錢,確立核心競爭力,打磨團隊更為重要”。
找準核心競爭力
一個好想法,是許多大學生創業的起點,然而這遠遠不夠。“到底選擇一個什么樣的創業方向,實際上就是要確定,核心競爭力究竟在哪里。”楊永民把這個當作大學生創業者都要經歷的第一個考驗,“把競爭門檻拉得更高一點,你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有的人發現市場上有一個需求,就立馬去做,卻并沒有對整體市場做更深入的考察和調研。”楊永民提醒年輕創業者,要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這件事情所在市場的競爭對手、上下游等問題,要明確如何去構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創業者該做的第一件事。
他反對“大學生創業只是鍛煉一下自己,不需要特別深入鉆研,萬一不行了,還可以去找工作”的觀點,他認為邁出創業的第一步,就要把它當成非常嚴肅的、能夠有一套嚴密邏輯、可執行的一件事。
“對大學生而言,將才華變現其實并不是那么難。”洪泰資本洪晟基金新媒體總監許捷認為,自媒體產業或者文化媒體產業,是大學生創業比較容易建立核心競爭力的領域,“你可以不靠資源、不靠社會上的人脈和經驗,就在這個領域能做出一番成績”。
許捷談到,并不是開公司或做最時髦、最先進的產業才叫創業,“將才華變成流量,再變成可以持續的收益,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創業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他建議想創業的大學生,要有自媒體意識,“你的一切語言、行為都可以成為發聲的通道。”同時,自媒體的試錯成本低,不需要有任何的固定資產和投入,投入的只有時間和精力;想象空間大,每個人都能發揮優勢找到喜歡的點,也都可能成為將來創業的方向;足夠個性化,“這將是你獨一無二的核心競爭力”。
好的團隊才能把想法變成現金流
投資人最愛說的一句話往往是:“人是最重要的。”楊永民認為,在這里“人”指的是團隊。他解釋說,如果你有了非常核心的技術,這個技術怎么轉化成產品,轉化成產品后又怎樣變現,“這個事情不是一個人能做到的,需要團隊”。哪怕只是一個互聯網或者營銷方面的創業項目,仍然需要產品經理、運營經理,“來把一個個想法變成現金流”。
啟威生物聯合創始人軍配是2016年大學生創業英雄百強,2015年他與其他3名博士后一起創立安徽啟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軍配回憶,2014年自己從倫敦大學管理學院畢業回國后,一個人開始“裸干”。當時他申請了20多項發明專利,總想自己做點事情。起初他選擇把技術直接轉化,自己不用建廠,與有技術需求的人合作,“結果發現,做得挺累”。
隨后,他拉著導師,開始真正組建團隊,不少志同道合的年輕人陸續加入,“現在公司不到40個人,是個非常穩定高效的團隊”。
軍配更愿意把創業看作一種尋找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過程,“選擇這條路讓每個人的成長非常快”。
賺錢別太急
徐傳超是個樸素得有些土氣的小伙子,卻有著“非常時尚”的創業思路。他以“互聯網+實體店”的模式革了傳統菜市場的命,只用了兩年,就在天津開了28家連鎖店,日均流水150多萬元。如今,他已經是天津單體最大的連鎖生鮮超市——“季蒔鮮”的董事長。
他一路跳級,16歲考大學、23歲讀博士再到創業開店,似乎總是快人一步。但他賺起錢來,卻似乎并不那么著急。
沒有天方夜譚的傳奇經歷,他也經歷了一波三折的挫敗,賠了錢、搭了精力,才確定做生鮮超市。他把整個農產品流通環節精簡到兩個環節,即產地直通超市,“比如,桃每天十幾噸到二十噸,土豆一天四五十噸,都是從產地直發,直接進超市再到消費者手上。
為了保證原產地的品質,他在一些地方直接包下整個山頭種蘋果,全部使用達標的肥料和化肥,真正農超對接。
“了解競爭對手,找到別人打不贏你的優勢,再形成非常穩定的、標準化的、可以規范化擴張的點,你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楊永民說,“年輕人容易為一點成績而飄飄然”,他提醒大學生創業者,未來要走得長遠,一定不能特別著急。(胡春艷)
【年輕人創業有套路賺錢別著急】相關文章:
年輕人創業語錄11-14
年輕人創業的經典說說11-02
創業白酒行業是否賺錢07-04
藝術培訓創業公司的套路多07-03
現代年輕人如何創業04-11
創業勸年輕人的話09-21
未來創業開店如何小本賺錢10-28
怎么創業起步能盡快賺錢06-13
年輕人創業需要學好法律07-03
年輕人創業的經典說說5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