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二第二階段考試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菜大爺
劉奇葉
菜大爺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菜大爺姓蔡,“菜大爺”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鄰里送給他的一個雅號。
菜大爺的住房是20世紀90年代建造的磚瓦民房,后面有個小菜園子。退休后,他把下地種菜當作一種樂趣。菜園子一年四季都能產菜,除了供給他與老伴兒老兩口平常生活吃菜外,總是還剩余不少菜。于是,菜大爺在閑余之際也挑著自己種的菜到菜市場上去賣。
菜市場離菜大爺的家很近,穿過一條街道就到了。買菜的很有眼光,嘗過菜大爺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爺賣得比其他的攤位貴,也會被一掃而光。
人們知道,菜大爺種的菜用有機肥料施肥,吃起來好吃又健康,屬于真正綠色環保的蔬菜。菜大爺除了平常注意累積肥料,還經常去附近的養豬場挑豬糞施肥。漸漸地,前來買菜的人們都知道了菜大爺的菜好,親切地稱他為“菜大爺”。知道大伙兒對他種的菜十分鐘愛,每次上市場賣菜歸來,菜大爺心里頭總是樂滋滋的。
兒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兩口過去一塊生活,但菜大爺覺得現在的生活很不錯,他喜歡這種自娛自樂賣菜的滋潤生活,所以一直沒有答應兒子離開這個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這個菜園子。
隔壁的鄰居老李頭也賣菜,但他的菜是從外地販來的蔬菜,屬于無機肥料種植的那一種,味覺營養都沒法跟菜大爺的菜比,人們一般不喜歡買他的菜,所以老李頭每天賣菜總是早上出去,很晚才歸來,有時候還要剩余些許殘菜回來。
偶爾,老李頭會同菜大爺一塊去市場賣菜,兩人年齡相仿,又是鄰居,還算談得來。
一天,老李頭天沒亮就販回滿滿一擔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揀為幾元一把的小份后,剛要挑市場上去賣,突然感到肚子一陣絞痛,頓時癱倒在地上。這一切正好被菜大爺瞧見了,他趕緊叫車把老李頭送進了醫院急救,接診醫生說是急性闌尾炎,需要做切除手術。
手術后的第二天,菜大爺去醫院看望老李頭時,老李頭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老伴兒正在給他喂粥,一見菜大爺來了,老李頭兩口子一個勁地道謝。見老李頭手術很成功,菜大爺也為他高興。聊天中,一貫熱心腸的菜大爺問老李頭還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沒有,如果有就盡管說,鄰里鄰居的互相照應嘛。老李頭聽了,卻欲言又止的樣子,菜大爺便追問他是什么事情。原來,他是心痛前日販回的一擔蔬菜還放在家里沒有賣掉,擔心自己住院幾天后,那一擔蔬菜會白白地爛掉,怪可惜的。菜大爺聽了,未加思索地答應幫老李頭把菜挑去市場上賣了。
回去后,菜大爺二話沒說,到了老李頭家便把那擔蔬菜挑去了市場。才到菜市場口,買菜的人們就一窩蜂圍攏上來,容不得菜大爺說明一下這菜的來源情況,那擔菜又被一掃而光了,哪有菜大爺陳情解釋的空隙?望著一副空空的擔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錢幣,菜大爺愣在那里好一陣,仿佛做了一件大虧心事似的。
當天下午,菜大爺把賣菜的錢如數交給了老李頭,說了一聲家里有事就走了。老李頭高興地接過錢一點,居然比平常賺的錢要高出一倍多。他心里對菜大爺欽佩得五體投地!
半個月之后,老李頭出院了,特地買了兩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爺家的門,結果敲了半天沒有人應。老李頭問其他鄰居,鄰居說,菜大爺老兩口搬兒子那兒去了。
菜大爺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頭仍沒有想明白。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小說開篇交代“菜大爺”雅號的由來,一方面暗示菜大爺受到了鄰里四周的愛戴,另一方面也為下文寫他特別重視清名埋下伏筆。
B.小說寫菜大爺的兒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兩口過去一塊生活,這是倒敘手法,這種寫作技巧的運用,避免了平鋪直敘。
C.小說中兩次寫到菜大爺的菜“被一掃而光”,突出了顧客對菜大爺的信任,說明不管是否綠色環保,只要是菜大爺賣的菜,顧客都歡迎。
D.小說注重從細微處表現人物的內心,比如菜大爺替老李頭賣完菜后,“望”的動作,“愣”的神情,寥寥數語,就刻畫出他的愧疚。
2.小說設置老李頭這個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小說以菜大爺突然搬走為結尾有什么好處?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圓夢正當時,中國夢激蕩最大“海歸潮”
優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躍的經濟、快速發展的高新產業、持續投入的科教事業、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以及海內外“人才、項目、技術、市場、資本、場地、服務”全面對接的平臺,正吸引越來越多海外學子歸國追夢。
國外媒體評價,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重視、這樣大規模、這樣專業化地吸引人才回國。
“現在,海歸回國主要是被‘吸’回來的。”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王輝耀說,隨著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臺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時期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錢學森、鄧稼先……縱觀歷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赴外求學、歸國興邦。
今天,除了擁有前輩們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吸引大量海歸人才歸來的,還包括自我價值與個人夢想的實現。
然而,在全球競爭中發展成一個人才大國、人才強國,仍需下更大決心、更大力氣。一份面向全國200多所高校的問卷調查顯示,“編制過死、編制偏緊”是人才管理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從人才發展上看,經過多年努力,我國人才隊伍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還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布局不優、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這些“瓶頸”,唯有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附圖:
(選自2月22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材料二
新東方海威時代與全球化智庫(CCG)共同發布了《20xx年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六成企業在招聘時仍更傾向于使用海歸人才,而82.5%的單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采取了傾斜性優待(如更核心的崗位,較高起薪等)。
而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是,身處海外的留學生在回歸本土職場的過程中也遭遇了些許不利因素。《報告》結果顯示,多數企業的招聘崗位數量,招聘時間,招聘渠道對海歸求職較為不利。同時,海歸人才在求職過程中也暴露出對國內就業形勢不了解,錯過企業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確職業規劃等問題。超過50%的海歸認為不了解國內就業形勢和企業需求是回國就業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時47.3%和32.4%的受訪人員認為回國時間錯過校招季以及崗位海投效率低這兩大因素導致了海歸回國就業難度增大。
(摘自中國新聞網,有刪改)
材料三
日前,楊振寧、姚期智兩位老科學家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發熱烈關注。
在輿論場上,以耄耋之齡回歸故土的楊振寧更是備受關注。已近百歲之齡的楊振寧,估計已不會如年輕時那般埋頭扎根于科研一線,或許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體里循環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歸屬感讓他對故土戀戀不舍。亦或是科學上的引路精神讓他回來發揮“余熱”,為后來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詩中所說:“學子凌云志,我當指路松。”
楊振寧選擇入籍,是他對晚年道路的選擇,從某種程度上說,這與國家的道路選擇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所創造的開放環境,對世界潮流的融入,楊振寧的歸來方才有了現實的可能;而楊振寧等一批海外科學家的歸來,又會給中國科研帶來從項目到建制與世界接軌的機會。
對于中國來說,迎來楊振寧桑榆晚年的同時,也不可否認,錯過了楊振寧最輝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來的方向也當因之厘清:讓更多科學家們愿意留在這片土地上,誕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僅是因為中華文化的血液,更是因為先進的設備、優厚的條件、社會的理智與尊重、環境的平和與包容。
(來自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有刪改)
1.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第一則材料是一篇新聞報道,客觀地介紹了海外留學人才為實現自我價值和個人夢想,積極回國創業,釋放出巨大的發展能量。
B.第二則材料是調查報告,反映了海歸人才在回國求職就業過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他們在國內的職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C.第三則材料是新聞評論,該評論認為楊振寧回歸中國國籍這一事件彰顯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更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吸引力。
D.三則材料都認為在當下我國的“海歸”熱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學人員踴躍回歸祖國,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國后的就業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下列針對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兩項是
A.我國出國留學及留學歸國人數逐年增加,出國人數和回國人數之間的差距逐年縮小。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這樣的發展趨勢將持續下去。
B.在吸收海歸人才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都源自我們在人才管理中“編制過死,編制偏緊”的體制,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堅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楊振寧、姚期智兩位老科學家在耄耋之齡轉為中國公民,雖然已經不能在科研上為祖國做出貢獻,但他們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積極示范。
D.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歸,有助于我們學習借鑒世界各國的優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國科研從項目到建制與國際接軌。
E.當前,無論是回國創業還是入職國內企業,海歸人才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揮的領域,可以很好的把個人的夢想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3.請綜合三則材料歸納我國當前出現“海歸”熱潮的主要原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朱臺符字拱正,眉州眉山人。臺符少聰穎,十歲能屬辭,嘗作《黃山樓記》,士友稱之。及長,善詞賦。時太宗廷試貢士,多擢敏速者,臺符與同輩課試,以尺晷成一賦。淳化三年,進士登甲科,解褐將作監丞、通判青州。召入直史館,賜緋魚。咸平元年,與楊礪、李若拙、梁顥同知貢舉,俄以京府舊僚,擢太常博士,出為京西轉運副使。時北邊為梗,臺符上言曰:“幽薊之地,實維我疆,尚隔混同,所宜開拓。陛下自天受命與物更始繼遷授節黎桓加爵咸命使者鎮撫其邦惟彼契丹未加渥澤非所以柔遠能邇昭王道之無偏也今祥禫將終,中外引頸觀聽德音。臣愚以為宜于此時赦契丹罪,擇文武才略習知邊境辨說之士,為一介使,以嗣位服除,修好鄰國,往告諭之。彼十年以來,不復犯塞,以臣計之,力有不足,志欲歸向,而未得其間也。今若垂天覆之仁,假來王之便,必歡悅慕義,遣使朝貢。因與之盡捐前惡,復尋舊盟,利以貨財,許以關市,如太祖故事,使之懷恩畏威。則兩國既和,無北顧之憂,可以專力西鄙,繼遷自當革心而束手矣,是一舉而兩得也。”臺符又自請往使,時論韙之。咸平二年春,旱,詔求直言。臺符上疏,請重農積谷,任將選兵,慎擇守令,考課黜陟,輕徭節用,均賦慎刑,責任大臣,與圖治道。奏入,優詔褒答。入為鹽鐵判官,改判戶部勾院,拜工部員外郎,換度支判官。景德初,鄭文寶為陜西轉運,或言其張皇生事,徙臺符代之,仍賜金紫。臺符俊爽好謀,然頗以刻碎為舉職。與楊覃聯事,覃頗欲因仍舊貫,臺符則更革煩擾,議事違戾,交相掎奏,以不協聞,命御史視其狀。九月,徙臺符知郢州,覃知隨州。三年,召還,會執政有不喜者,復出知洪州,卒于舟次,年四十二。賜其子公佐同學究出身,賻錢二十萬。初,昌符登科,宰相言昌符即臺符弟,上因言臺符有文學及著述可採,甚嗟悼之。公佐卒,又以次子壽隆試將作監主簿。昌符為屯田員外郎。
(節選自《宋史》,有改動)
1.對文中畫波浪線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陛下自天受命/與物更始繼遷/授節黎桓加爵/咸命使者鎮撫其邦/惟彼契丹/未加渥澤/非所以柔遠/能邇昭王道之無偏也/
B.陛下自天受命/與物更始/繼遷授節/黎桓加爵/咸命使者鎮撫/其邦惟彼契丹/未加渥澤/非所以柔遠能邇/昭王道之無偏也/
C.陛下自天受命/與物更始繼遷/授節黎桓加爵/咸命使者鎮撫其邦/惟彼契丹/未加渥澤/非所以柔遠能邇/昭王道之無偏也/
D.陛下自天受命/與物更始/繼遷授節/黎桓加爵/咸命使者鎮撫其邦/惟彼契丹/未加渥澤/非所以柔遠能邇/昭王道之無偏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尺晷,是一種小型儀器,其長度大約為一尺。晷指日影,也指古代按照日影測定時刻的儀器。
B.解褐,古代指脫去布衣,擔任官職。與之同義的還有“釋褐”“解巾”“脫巾”等。
C.詔,又稱詔書,是皇帝給臣民的文書命令。優詔,是皇帝頒發的褒美嘉獎的詔書。
D.金紫,指“金印紫綬”,借指高官顯爵。唐宋后指金魚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飾和官服。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臺符天資聰慧,才華卓著。他自小聰明,曾寫《黃山樓記》,得到大家的稱贊;擅長寫詩作賦,參加廷試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寫成了一篇賦。
B.臺府見識高遠,有勇有謀。他針對北部邊境的契丹問題,上書陳述利弊,主張與之修好,并且請命作為使臣親自前往,但當時的輿論都認為他不對。
C.臺符擅長謀略,苛刻繁瑣。他與楊覃聯合做事,楊因循舊制,他力求革新卻很是煩瑣,兩人意見不同,互相較勁,皇帝派人查看,最后將二人分別調任。
D.臺符沐浴皇恩,深得重用。他生前深受皇帝賞識,不斷得到升遷和賞賜,死時皇帝賜予喪葬費二十萬,后來偶爾談起臺符,皇上仍感到惋惜不已。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因與之盡捐前惡,復尋舊盟,利以貨財,許以關市,如太祖故事。
(2)(臺符上疏請求)考課黜陟,輕徭節用,均賦慎刑,責任大臣,與圖治道。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進士下第歸南海①
曹鄴
數片紅霞映夕陽,攬君衣袂更移觴。
行人莫嘆碧云晚,上國②每年春草芳。
雪過藍關寒氣薄,雁回湘浦怨聲長。
應無惆悵滄波遠,十二玉樓③非我鄉。
(注)①南海,今廣州。②上國,指京城。③十二玉樓,在昆侖山,通常指世外山林隱居之處。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首聯寫夕陽、紅霞,點明了送別的時間,詩人挽著朋友的衣袖舉杯相勸,這一聯情景相生,表現了詩人對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嘆碧云晚”是勸路上行人不要因為暮云而嘆息,借此表達對朋友的惜別之情;同時翻出新意,使朋友體會到友誼的溫情。
C.“每年春草芳”一語雙關,表面上寫京城年年會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舉考試每年舉行,中舉的機會還有很多。
D.詩歌頸聯對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實寫送別時的環境,雪過藍關寒氣減弱,朋友南歸會途經湘浦,意味深長。
E.詩歌尾聯中,作者借“應無惆悵滄波遠”一句,表達了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滄波之中惆悵留連,情誼豐富,別具一格。
2.這首詩表達了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三、詩歌鑒賞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懷念故友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因世事變遷而惆悵的心情。
(2)荀子在《勸學》中以車馬為例,論證君子的資質與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獲得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寫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移動電子支付在中國越來越普及,有逐步取代現金支付的趨勢,甚至有人斷言紙幣支付可能會成為明日黃花。
B.比起許許多多率爾操觚的“詩人”,吳興華對待白話詩創新的態度要嚴肅、認真許多,而這種態度已太久不見。
C.我們應該來持兼收并蓄的態度,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虛心學習他人的好東西,并加以消化吸收,使之為我所用。
D.中國影視產業迅猛發展,而浮躁的創作風氣也逐漸滋生成長,所產影視作品魚龍混雜,既有精品,也不乏低劣之作。
五、選擇題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美國白宮29日發表的聲明時說,在國際關系中,每一次變臉和出爾反爾都是對自己國家信譽的又一次損耗和揮霍。
B.因房產權而產生的糾紛逐漸呈現出了案件增幅快、法律適用難、審理難度之大,相比于對簿公堂,大多數當事人選擇了協議解決的方式。
C.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不思進取等情況的時候,孩子自己明白錯誤所在,進而產生改變現狀的強烈愿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D.近來,多家共享單車公司面臨困境,已有單車公司退出了市場,部分仍在運營的公司也面臨著人員離職、資金短缺、生存困難等諸多問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新媒體在文化遺產旅游地意象傳播中具有互動性、即時性和獨立性等優勢。由于新媒體所傳播的文化遺產旅游地意象信息更為個性、自由、廣泛,_,_。從實證數據來看,_,_,_,_。
①使新媒體在遺產旅游地意象的文脈屬性傳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②高度個性、自由和廣泛的信息傳播內容
③這將大大增加其所傳遞信息的可讀性和可信度
④高度互動、即時和獨立的信息傳播方式
⑤從而增強其實際傳播效果
⑥成為傳統媒體的有力補充
A.⑥⑤②④①③B.③⑤④②①⑥
C.⑥③②①④⑤D.③⑥④②⑤①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①__________,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邊的身體,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邊的身體。但左右腦并非我們想象得那么獨立:曾有這樣一個實驗,先舉起左手不停畫圓圈,再舉起右手不停畫正方形,雙手同時進行,②__________。為什么幾乎沒有人能完成?因為大腦左右兩邊的機能相連,而這個動作讓大腦兩邊下了不同的指令,③__________,擾亂了另一邊的運動訊息。
六、語言應用
三段論推理是演繹推理中的一種簡單推理判斷,它包含一個一般性原則的大前提,一個附屬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個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則的結論。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兩句話。要求:大前提必須是引用名言,語言簡明、連貫,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是勇者,所以最終我們將取得勝利。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第二階段考試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北京考試語文試卷習題07-03
語文考試試卷總結03-08
小升初分班考試語文試卷07-03
小升初語文月考試卷07-03
小升初語文綜合考試卷07-03
高二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卷04-04
期末語文考試試卷試題練習07-02
語文月考試卷分析范文07-03
小升初語文考試強化模擬試卷參考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