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蘭蘭過橋評課稿
《蘭蘭過橋》是一篇融科學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知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通過這兩座橋反映出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杜老師在本堂課中,重點教學潛水橋的奇妙。印象特別深的是,杜老師對學生十分了解,對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也把握得很準。課堂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無不從激發(fā)學生興趣入手,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目標進行著。
一開始授課,杜老師就開門見山地揭示課題,直接引學生入課堂。同時,順其自然地教學本課的要寫的字——蘭,范寫后再讓學生自己練習書寫。隨后的生字教學,老師耐心指導,正音朗讀;課終,又用讀包含課文內(nèi)容的兒歌,復習生字,體現(xiàn)了老師扎實的課堂教學。
重點段落教學過程中,老師把握住關鍵的幾個大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由“到底蘭蘭找到了哪兩座橋?”這樣的簡單問題,循序漸進到“當蘭蘭睜開眼睛的時候,什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這樣深層的問題。諸如此類有效性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自主地到課文中找找句子,讀讀句子,說說感受。老師同時配以生動逼真的動畫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蘭蘭,自己就和爺爺坐在車子里,看著窗外豐富多彩的水底世界。
課中,吳老師不忘對學生語言進行訓練,設計了諸如“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橋,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練習,用和藹的目光,激勵的語言,鼓勵孩子們大膽說話,有效提高了孩子們的膽量和語言能力。
通過教學,我們可以感覺到,整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情。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意了課堂問題的有效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意識。在朗讀感悟中通過多種方式積累詞語,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他們樂于學習,樂于參與,連底下聽課的我們,也被天真可愛的童趣所同化了。
【蘭蘭過橋評課稿】相關文章: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11-17
《蘭蘭過橋》語文課后反思07-09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15篇11-17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03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15篇)04-08
《蘭蘭過橋》第一課時設計教案09-04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匯編15篇04-08
評課稿-《走進青春》評課稿08-02
課賽評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