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650字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65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650字1
撇開科技,撇開學術,我們今天只討論情感。硬科幻自是不用說,人文情懷才是震撼人們心靈的重要因素。
這是一部帶領全人類逃亡的史詩。
當太陽的膨脹成為威脅人類、威脅地球的原因,聯合政府不惜任何代價建造人工發動機,以危機意識為橫軸,以希望為縱軸,規劃起全球移民的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流浪計劃;當運輸火石、挽救地球的任務級別高于一切時,飽和式救援下一位位無名的英雄為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死在了天災之手;在經過計算后地球自救幾率為零的情況下,當得知真相的人們通過暴力、淚水等方式釋放自我的情緒之時,同樣在地球上的聯合政府仍然理智地去選擇執行火種計劃,他們的自我覺悟是以最優的方式延續人類文明
這樣的情節設定是成功的。撲面而來的人文感博大寬厚,沒有美國英雄主義的'個人救國路線,有的只是全人類的同心拼搏和中國式的愚公移山精神。緊湊的劇情設置給人帶來應接不暇的快意,隨處不在的危險、蟄伏已久的悲傷和所有人對于死亡的恐懼把觀眾的內心墜入深淵。但在硬科幻和未來的背景之下,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又在劇情中給觀眾打了一劑鎮定劑。正因為有了這樣堅定的信仰,才有了這樣堅定的夢想,才有了這樣無畏的犧牲,給劇中的大小人物都涂上悲壯而令人肅然起敬的色彩。
而希望,一直是貫穿始終的暗線。雖然有放棄希望的日本救援隊隊員在車內開槍自殺,但是當全球廣播發出后,幾乎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幾乎所有的救援隊都調轉了車頭即便是希望的光線僅有蛛絲般細弱渺茫,即便是前途一片黑暗甚至被權威宣判了死刑,也總有人愿意嘗試在希望的微光下沐浴成長,人類永遠是在磕碰中抗爭存活!
正如劉培強對那位俄羅斯宇航員所說,我們的孩子,我們孩子的孩子,終有一天能見證貝加爾湖的冰重新化成水。這是希望,也是對未來的許諾;也正如聯合政府最后所說的話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也正如Moss最終無奈地說想讓人類一直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求,正是因為人類具有情感而非冷血,人類團結勇敢而具有夢想,這才是宇宙中人類生存下來的根本所在。
至于未來會怎樣?
或許一路坦蕩,在地球和人類邁過木星的坎以后,過了鬼門關出來以后便可臥在宇宙群星閃耀的嬰兒床里酣睡至陽光再次灑滿地球,讓冰封的世界融化;或許磕磕絆絆甚至人類和地球一起消失,在宇宙中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沒有外星文明知道,就這樣悄然離開可無論結局如何,正如史鐵生所言,不管浪活著,還是浪死了,都是水的夢想。
流浪地球承載著的人類夢想,將會一直以人類的希望為槳,人類的團結和智慧為帆,在以地球為見證者和里程碑的渺小宇宙里,走一條獨屬于人類文明的道路。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650字2
春節的時候為了特地去看了這部片子,出來以后就一個感受:這部片子就是即使世界已經有了好萊塢,但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電影、電影工業的原因。
關于選材,Get中國問導演為什么選擇《流浪地球》?郭帆導演說大劉的書我每部都看過。當時有三部大劉的小說《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可以選擇拍成科幻,當時我的第一直覺就是如果三部選一部就一定是《流浪地球》,后來仔細的想了下也只能是《流浪地球》。因為這個故事是可以被裝入近未來的,而且我覺得《流浪地球》有一個很酷的形式感,雖然我當時也說不清為什么它很酷,我只是覺得把地球推離太陽系真的很酷,但覺得它酷的原因我不知道。那個原因是我后來去了美國才意識到。原來這個東西在美國人看來不光是酷,而且是很奇特的,原來它是真正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內核,就是我們對土地、對家園的深厚情感,才會導致我們連逃離的時候都要帶著家。所謂的家并不是說物理上我們呈現的地球,是一堆石頭,房子的六面墻壁這樣的物理空間。這個房子當你買的時候代表了你的家庭,老婆,孩子甚至還有你丈母娘看你的眼神。這是我們中國人對家的理解,它絕對不是一個物理空間。當我們把地球推離的那一刻,我們推離的絕不是一個物理的一塊石頭,它推離的是我們的家,我們所有的情感載體。這個東西不是西方的,是特別中國的`。原來它酷的來源是我們文化給我們的,在外國人的眼中是特別奇特的。我突然意識到什么是中國科幻,中國科幻的內核應該就是這個東西,至少在這個影片中是它。
《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工業的成年禮。為中國科幻電影照亮了道路。這是一部致敬、借鑒各路好萊塢大片,但是內核非常反好萊塢的片子。真實觀影之后確實也有同樣感想,這部片子屢次打破了我往常看好萊塢災難片科幻片得到的認知。這就是我開頭所說的,為什么有了好萊塢,我們依然要有自己的電影,自己的電影工業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不應該總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文化和價值觀輸出,輿論陣地,我們應該去爭取。就好像這部片,傳統好萊塢科幻片災難片,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強調的是英雄史觀,強調的是沒有主角團隊就沒有人類和地球的明天。
但我們其實從來不這么說,很早就有偉人教導我們,人類的歷史不是由一個個英雄推動的,而是由人民推動的,英雄史觀是不正確的為什么少了某個主角,人類就會滅亡?不會,少了主角,還會有另一撥主角成為主角,繼續著推動歷史或者拯救人類的進程。而主角之所以作為主角,很可能僅僅是他是一個親歷者、見證者。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650字】相關文章:
看流浪地球二電影02-03
看流浪地球二電影5篇02-04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08-20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11-28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11-18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11-09
電影流浪地球觀后感03-10
流浪地球電影觀后感02-03
電影《流浪地球》的觀后感07-26
流浪地球2電影觀后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