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作文1
正月十五的晚上,媽媽帶我去看焰火晚會,在去俱樂部廣場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我和媽媽淹沒了。大路兩邊高高地掛起一串串的紅燈籠,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廣場上真是人山人海,主席臺上鑼鼓聲陣陣,俱樂部正門上方是“開泰三羊留吉去,鬧春靈猴送福來”的春聯,正中掛著金猴托“福”。廣場東半邊是小朋友們表演的歌舞,西半邊老年人正在扭秧歌,小朋友們的精彩表演贏得片片掌聲,老爺爺老奶奶夸張幽默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看得正入迷,忽然一道雪亮的瀑布從天而降,原來是廣場上空倒掛的煙花被點燃了,接著地上的火樹也開出了五彩奪目的花。半空中是“銀河落九天”,地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真好比人間仙境一樣!忽然不遠處又傳來“咚”的一聲巨響,一個禮花騰空而起,在空中綻放開一大朵五顏六色的花,哇,真是太美了!禮花彈一個接一個地飛上天,又在天空中變幻成各種形狀:有的是楊柳垂下萬絲絳,有的是蝴蝶振翅翩翩舞,更奇妙的`是有的禮花彈在空中變出了一串串紅燈籠,然后隨風飄飄悠悠飛向遠方。
禮花在空中綻放,地上是歡樂的海洋,又是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我望著天空中又大又圓的月亮,想起我的爸爸卻遠在千里之外的大西北,為公司去開發新的市場。我知道還有許多的叔叔阿姨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能與家人團圓。我默默地祈禱:希望這些禮花能給爸爸捎去我的祝福,給那些叔叔阿姨帶去親人們的美好祝愿!
元宵節作文2
春節的歡鬧悄然逝去,轉眼間火紅的元宵又即將來到。
我趴在光線淡暗的小書桌上,翻弄著那幾張五顔六色被我疊得皺巴巴的卻一道也答不上來的燈謎小紙條。
媽媽在亂七糟八的廚房里倒騰著,半透明的玻璃門關得嚴嚴實實。我知道,她在弄那糯米粉,做元宵。我走進了廚房,幫著媽媽忙碌起來。
右手抄起了一袋“老北京”湯圓粉,輕輕地撒了進去,像一盤細白的散沙悄無聲息地擴散開來到米盆的角落。
撒進去后,再倒上清泉似的溫開水,糯米粉隨著溫開水有節奏地調配得十分均勻。漸漸地糯米和水融為一體,我用手腕和手掌不斷地按壓著糯米團,/將碗里殘留的糯米粘下來。一拉一扯,有彈性的糯米漸漸成為了一個大大的雪白糯米團。
從冰箱里取出赤紅色細小的酥麻。酥麻中再放入紅糖和白砂糖混合,成為香甜酥脆的.酥麻餡兒。
再取出大拇指大的糯米團,在中間放呈小拇指大小的酥麻餡兒,再包裹起來不要露出一丁點兒來。慢慢搓成了一個甜美的小圓球。
放入煮鍋里的湯圓冒著一個個晶瑩剔透的小泡泡。升騰的熱氣像一層厚厚的白罩住了整個煮鍋。一大股熱氣飄上空中漸漸形成一縷輕煙,慢慢消散。
煮好的元宵像一個個粉嘟嘟的小臉蛋冒著熱氣,品一品,外軟內酥,香甜脆酥,仍有糯香……
元宵節作文3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節到了!元宵節到了!超市里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搶到了幾包糯米、面粉,匆匆忙忙回家去包湯圓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一手拿著糯米,一手拿著面粉將它們加水攪拌。我正準備和面的時候,“哎呀”不小心把面粉撒了一地,我趕緊把面粉收拾干凈,也學奶奶那樣和好面。然后,我疑惑地問奶奶:“到底怎樣才能包好湯圓呀?”奶奶笑瞇瞇地說:“你要輕輕地揉它,不能太重,要剛剛好……”奶奶還示范給我看,我也照著奶奶的做法依葫蘆畫瓢,一個可愛的小湯圓就在我手上誕生了!
媽媽把我們做的湯圓放進鍋里,那香味真讓人饞得直流口水,媽媽煮得非常細心,一個個白白的小湯圓“撲通……撲通……”地從鍋底冒出來,挨挨擠擠的',真像一個個胖寶寶,可愛極了!
“出鍋啦!”媽媽說著。我趕緊拿起一個往嘴里塞,啊!太燙了!我一下子吐了出來。我看了看大家,原來他們都在吹湯圓呢!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趕緊把湯圓端到風扇下,不一會兒就變涼了,我輕輕咬了一口,又軟又甜。味道也太香了吧,真讓人陶醉!
元宵節吃著美味的湯圓,我們一家人都沉浸在這湯圓的香氣當中,真是幸福啊!
元宵節作文4
正月十五,我國最熱鬧的節日――元宵節,那一天我們一家過得其樂融融。
元宵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著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后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麻搗碎做餡,放在里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
包好后,終于可以下鍋了。我按照奶奶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里。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中,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里,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
元宵節作文5
二月是個吉祥月,剛過完年就迎來了元宵節。這一晚,市政廣場要放煙花。我們一家人便歡歡喜喜的去了,八點三十分,兩柱紅煙飛向天空,空中花園就由此拉開了序幕。等待已久的“紅牡丹”沖上天空,把鮮紅、艷麗、大方展現了來觀者,其它“牡丹”和“玫瑰”也不甘示弱,“轟轟隆隆”的開到最大,仿佛要掉下來。
空中的花朵仿佛打開了一個寬闊的河道,“銀河水”飛馳而下形成了干地上的“瀑布”。此時,一個個心白邊紅的星星飛到“瀑布”前,緩緩將它封死,否則,銀河里居住的魚兒就會沒水喝了。
“呼——呼——”,凜冽的寒風吹過,凍得人瑟瑟發抖,那發光的.“風車”還在不停的轉,使我忍不住想那邊望去,他們就像使了分身術的風火輪在空中不辭辛勞的為哪吒墊腳。
突然,空中一聲巨響,便變出了十條閃閃發光的龍,在空中悠然自得的飄著,一個小女孩叫到:“媽媽,你騙人,龍明明有嘛。”話音未落,只見一朵黃色月季直沖云霄,開花后,那些微亮的小點愈來愈亮變成了在空中飛舞的孔明燈。
伴隨著仿佛來自天國的《難忘今宵》伴隨著如山的人群,我還沉浸在天國的花園里。
難忘今宵,這美麗而動人的夜晚。
元宵節作文6
今天是元宵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早晨起床,看著媽媽提前把搓好的又大又圓的湯圓一個一個放下鍋里煮的時候,這些湯圓就像一個個歡呼雀躍的孩子好像也在為節日歡呼喝彩。我饞得口水都流下來了,媽媽說得等湯圓在開水里漂浮起來的時候才能吃。迫不及待地等了好幾分鐘之后,哇,可以吃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啦!一口下去,湯圓的夾心黑芝麻像流水般沁入心脾,嘴巴里都是濃濃的芝麻香,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揮之不去。
晚上,我去街上玩,街道上張燈結彩。走到人工湖邊,眼前的景色更引人入勝。燈火輝煌,人聲鼎沸,我漫步在這五彩燈的世界。仔細觀賞,它們形狀各異,五彩斑斕,真是讓人如癡如醉。遠處平靜的湖面上波光點點,微風吹過,像星星在眨著眼睛。
帶著不舍回家了,媽媽給我出了一道燈謎題:一人一張嘴(打一字)。我拿出紙筆,寫寫畫畫,寫到“合”字的時候,我想,這應該就是答案了。媽媽告訴我是正確的,這好有趣啊。于是我又纏著媽媽給我出了好幾道燈謎,今天真的很開心啊。
元宵節這一天,我過得真有意義啊。
元宵節作文7
也許很多人奇怪,元宵節并不是賞月的時候呀!是的,往年元宵節的月遠不如中秋節嫵媚,但昨天是個例外。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江城一片火樹銀花,但我的眼睛卻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爾飄過幾朵暗云,我仿佛看到了月兒被隱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轉睛地望著那兒。及分鐘過去了,月亮還是沒露臉,是我看走了眼?——不,,這回不可能看錯了!之間一塊天空變成了銀灰色,月兒竭力把清輝從云邊上放射下來,給暗影添了一圈銀色的`光環,像是一條游移不定的絲帶,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過了一會兒,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亮終于升起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地穿過一縷一縷輕煙似的云霧。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間,月亮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她圓得那樣可愛,那樣純凈,好似白璧無瑕,就像一個銀色的大玉盤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潔的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只有在遠際的天空才能尋到幾顆星星,像鑲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閃著淡淡的光,正慢慢隱去,月朗星稀。奔騰了一天的長江平息了,輕輕的流淌著。一輪圓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風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條綴滿寶石的綢帶。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鏡,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鋪上了一層霜。
此時,我仿佛已經遠離陣陣爆竹聲,好像即將飛到月亮上去了。
元宵節作文8
在我的床頭,有這樣一張相片。每當我看到它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微笑,因為它勾起了我一段快樂的回憶。
那天,我在陽朔游玩,為了能到月亮山去游覽,我和爸爸媽媽租了三輛自行車。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向月亮山方向進發。清風迎面吹來,給我們送來了涼爽,使我們不由得加快了車速。不一會兒,我們就進入了郊區。這時,我停了下來,對爸爸媽媽說:“咱們來一場自行車比賽吧,看誰先到月亮山!”
“好!”
“各就位,預備,開始!”隨著我的一聲令下,爸爸媽媽和我便快速地踏上車蹬,奮力的.騎了起來。我們騎過了一條小溪,溪水潺潺的流著,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音,好像在給我們加油;我們騎過一片樹林,那長長的柳枝,隨風飄動,是那么美麗,好像在向我們表示歡迎。過了許久,月亮山終于出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支住車子,環顧四周。只見四周一片金黃的田野,麥浪滾滾,連月亮山也被包圍了起來。“兒子,過來割麥子啦!”我一轉身,原來是爸爸在喊我,手里還拿著一把鐮刀。“好啊!我已經迫不及待了!”我說。爸爸首先教我如何使鐮刀,這拿鐮刀的姿勢可真有趣,刀刃沖外,手握刀柄,虎口向里。接著,爸爸給我做了個示范,出于好奇,我也拿起鐮刀,學著爸爸的樣子割了起來。不一會兒,麥子就倒下了一片。當我滿臉笑容,細細品味這快樂的豐收情景時,爸爸舉起了相機,按下了快門,記錄下了我這快樂的時刻。
每當我難過得時候,總會想起這件快樂的事,想起快樂的發源地—月亮山。
元宵節作文9
在我的腦海里,裝著許多五彩繽紛的事,有難望的事,傷心的事,可笑的事,但是,我印象最深的事發生在今年的元宵節。
正月十四,大街上響起了爆竹聲,演化把天空裝飾得格外美麗,噴出了紅的,紫的,黃的,粉紅等各種顏色。這時,我耳邊傳來一陣“滴答滴答”的號子聲,也傳來了咚咚的鼓聲,走進一看,原來是龍燈呀/只見浩浩蕩蕩的'舞師們舞著龍燈,走過大街,走進了人民府又是一陣煙花爆竹聲。威風凜凜的龍朝著政府大門三鞠躬,隨著舞師們舞法,龍滾起身子,繞著“S”形線舞起來,真是精彩極了/喊的人很多,喊了以后,都嘖嘖稱贊。龍為了吃得上龍珠,就飛快地跟著龍珠跑。而龍珠呢?好像故意讓龍吃不到它似得,飛奔向前。龍隨著龍珠左拐一下,右拐一下,隨著龍珠‘移’動,真是好看極了/舞師們個個汗流浹背,使出渾身的力氣,真讓人佩服呀!
在精彩的龍燈和美麗的煙花中,大家都目不轉睛地觀看著,瞪著龍燈,我們都鉆進龍燈的肚皮下面。
聽別人說,龍象征著:吉祥如意,健康平安呢。
這次的元宵節可比往常來的好看多了。
元宵節作文10
按照濮陽的老規矩,元宵節差不多在正月十五就開始了。在元宵這天,家家都要吃湯圓,湯圓大多是用黑芝麻做成的。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包餃子。餃子既圓潤又養眼,煮好之后,那香味更是令人垂涎三尺,令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濮陽,元宵節時,家家吃餃子。
過元宵節,總是會有“舞龍獅”。舞龍獅不僅僅風靡春節。在元宵節時,也可謂是頗為流行啊!舞龍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舞龍獅”又成“耍龍燈”,因為它又象征著吉祥。所以,從春節到元宵,濮陽有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獅的習俗。龍在中華民族更是代表了吉祥尊貴和勇猛,也更是權力的象征。在濮陽更是寓意深長——龍鄉。因此,很多人都喜歡舞龍獅。
踩高蹺也是一種十分盛行的活動,這種活動形式活潑多樣,技術性極高,十分深受群眾的喜愛。踩高蹺,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每當元宵節之時,也許你的運氣好,可能會在類似的'節目中,看到“走高蹺”。
扭秧歌,很多人都聽說過,也常見的,也是我們北方漢族一種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聞樂見!習俗來之已久,但是人們卻仍十分喜歡這種歌舞形式!
元宵節剛開市,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在人多的公園中,都要掛出幾百盞甚至上千盞特色的燈來,什么樣的都有,令人眼花繚亂……
這便就是我們家鄉——濮陽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11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春節后的又一個傳統節日。
元宵節始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元宵節燈籠始于東漢和明朝皇帝。明帝倡導佛教。據說佛教僧侶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個月的第十五天觀察佛像并點燃燈來拜佛。那天晚上,他們命令皇宮和寺廟里的燈要點亮,以此來拜佛,讓貴族和老百姓都要掛燈。后來,這個佛教儀式節日逐漸成為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就節日的長度而言,漢朝只有一天,唐朝有三天,宋朝有五天。在明朝,燈在每月的第八天點亮,直到第一個月的第十七天晚上,燈才熄滅,持續十天。
時間在流逝,但是許多元宵節的民俗仍然非常流行。例如,舞龍、舞獅、劃船、踩高蹺、秧歌、猜燈謎、煙火和其他活動為元宵節增添了光彩。
除了這些活動,元宵節還有包裝元宵的習俗。今天,我很幸運能和父母一起去奶奶家。我碰巧遇見奶奶在包元宵。我向奶奶學習。奶奶先用開水混合糯米粉,然后不斷用力摩擦面粉,面粉像橡皮泥一樣堅韌。然后她把面粉揉成寶塔的`形狀,從寶塔的頂部拉出面團,揉成一個圓球,然后在中間挖一個洞。兩只手合作把洞擦得越來越大。將準備好的豆醬餡放入孔中,用拇指和食指慢慢揉捏,然后密封孔,最后,將完成的元宵放在她手中,用雙手輕輕地將元宵揉圓,這樣就做了一個元宵。看到祖母包元宵,我的手不禁發癢,卷起袖子。盡管我包的餃子很小,大小不一,形狀怪異,但還是受到了祖母的稱贊。
元宵節作文12
元宵節我參加了小記者送愛心活動:用自己的才藝得到愛心基金買湯圓送給那些節日里仍在工作崗位為人民服務的交警叔叔和環衛工人。
活動開始,迎面而來了一家三口,大隊長走上前去把我們的活動情況向他們介紹,那位叔叔聽后卻若無其事的扭頭就走。雖然我們被拒絕了,但卻阻擋不了我們的腳步。
繼續往前走,我們又遇到了三位漂亮的大姐姐,我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去把活動的情況告訴了她們,姐姐開心地接受了我們的表演。于是我拉起了優美的小提琴曲《新年好》,剛開始拉得還挺順溜,到后面就有點卡殼,于是我放下小提琴和隊員一起唱歌,唱完后姐姐們高興的鼓掌叫好,還給了我們40元錢,我們興奮地向三位姐姐鞠躬,表示感謝。
當我們賺夠了愛心基金后買了湯圓、紙碗和塑料勺子,就回到小記者之家煮好送出去給快遞小哥、警察叔叔和環衛工人。他們吃著又圓又糯又香的愛心湯圓,滿臉都是幸福!
今天可真快樂啊!你收獲到了什么呢?我呀,我體驗到掙錢很不容易,我們一定要體諒父母的辛苦;我還明白了遇到困難要不退縮,迎難而上以及用自己的愛心去溫暖別人。這就是我的收獲,你呢,也是這樣的嗎?
元宵節作文13
也許很多人奇怪,元宵節并不是賞月的時候呀!是的,往年元宵節的月遠不如中秋節嫵媚,但昨日是個例外。
昨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江城一片火樹銀花,但我的眼睛卻久久停留在上方。明朗的夜空中偶爾飄過幾朵暗云,我仿佛看到了月兒被隱藏在一大片暗影之后,忙目不轉睛地望著那兒。及分鐘過去了,月亮還是沒露臉,是我看走了眼?——不,,這回不可能看錯了!之間一塊天空變成了銀灰色,月兒竭力把清輝從云邊上放射下來,給暗影添了一圈銀色的光環,像是一條游移不定的絲帶,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過了一會兒,那帶著一圈金環的月亮最終升起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地穿過一縷一縷輕煙似的云霧。突然,就在那一眨眼間,月亮的.顏色變淺了,變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她圓得那樣可愛,那樣純凈,好似白璧無瑕,就像一個銀色的大玉盤反射出道道白光。
皎潔的月光把半邊天都照亮了,僅有在遠際的天空才能尋到幾顆星星,像鑲嵌在白玉旁的珍珠,閃著淡淡的光,正慢慢隱去,月朗星稀。奔騰了一天的長江平息了,輕輕的流淌著。一輪圓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風微拂,波光粼粼,像一條綴滿寶石的綢帶。河面亮了,好像一面明鏡,地面亮了,白茫茫一片,像鋪上了一層霜。
此時,我仿佛已經遠離陣陣爆竹聲,好像即將飛到月亮上去了。
元宵節作文14
今天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佳節——元宵節。
晚上放學回家,一進門,我使勁用鼻子嗅了嗅,好香的味道啊!我沖進廚房,原來那香香的味道,就是廚房里的那一大鍋小湯圓飄出來的香味。我們家的湯圓是多種多樣的,咸也有甜,特別好吃。咸湯是沒有餡的,它是用香菜、芝士丸、娃娃菜、冬菇、臘腸、蝦干等一起煮的;甜的又有芝麻味和流沙味。其中我最愛的就是流沙湯圓了,流沙湯圓的皮是用糯米做的,口感特別好,一咬下去里面的流沙就都一窩蜂地涌出來,好像要去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樣。
除了吃湯圓,怎么可以缺少元宵節最經典的'活動猜燈謎呢!我們有一副燈謎撲克牌,爸爸負責出題,我、媽媽、外婆猜謎,很多連媽媽和外婆都猜不出來的謎題,我都答對了,比如:鄉間小路落滿花(打一禮貌用語),我就能迅速地猜出來是“道謝”。因為小路也可以說是道,花兒落了,也可以說是花兒謝了,所以合起來謎底就是道謝;又比如:長江、黃河、珠江、淮河(打一中國省份名稱),因為這里有四條江河,江河也可以說成“川”,所以謎底是四川。我一共猜中了五個燈謎,連我自己都覺得我是一個小女超人。當然也有很多我不會的,只能聽媽媽和外婆來猜和解釋,學習他們的方法。我覺得猜謎特別有意思也特別有意義,讓我長了很多知識。我以后要多看書,多觀察,多積累,未能成為猜謎小能手。
元宵節作文15
晚上,我和媽媽坐車前往中山公園,一路上,我看見了許多店家門前都掛著大紅燈籠,有些還掛著形態各異的花燈,燈壁上的圖案被燈光照得閃閃發光,給人感覺那是一盞價值連城的花燈,那種美感實在難以用言語表達。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燈的吧!
到了,快下車!我拉著媽媽的手一下車就直奔向公園,到了正門,遠遠望去,到處是燈光,到處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熱鬧極了,看來我是不虛此行啊!走進正門,一個大蓬映入眼簾,蓬頂布滿了霓虹燈,一進去,到處流光溢彩,如同置身于光彩隧道一樣。向右走,兩邊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它們就像一個個窈窕淑女,可謂是“嬌美動人”啊!
咦,那是什么呀?我滿腦打著問號,走進一看,是動畫之城里的動畫明星啊,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可愛,把我帶進了童年時代看的動畫片中!又走了一段路,瞧,那是一條巨龍,看它的龍須多長,從頭到尾,一股英氣感染了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軀,真帥!而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真棒!欣賞了一段,這時湖邊聚滿了許多人,我擠進去,是它們,你們猜猜?
提示一下,跟我們的2008奧運會有關,猜對了嗎?那就是──奧運吉祥物五福娃,它們擺著引人的姿勢站在燈上,正向我們招手呢!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元宵節日作文10-25
元宵節節的作文01-15
元宵節日作文02-05
元宵節作文06-16
元宵節的作文08-10
作文元宵節08-11
元宵節作文06-17
元宵節作文07-23
元宵節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