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作文(共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大年三十這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飯,要過年了,我非常得開心,因為今天外公外婆要給我壓歲錢。
到了外婆家,我們先把我寫的春聯貼到大門上。媽媽先把橫批“一帆風順”帖在大門最上面的中間,然后我把第一句對聯“安定清平世”貼好,再貼中間大大的“福”字,最后把“祥和幸福家”貼上。
貼完春聯后,我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今天吃飯的人可真多呀,有阿太、外婆、外公、小阿公、小阿婆、舅舅、舅媽、小舅舅、還有哥哥和我,真是大團圓啊。今天的年夜飯可真豐富啊,有美味的'炒年糕,有香噴噴的牛排,有新鮮的魚蝦,有金黃的春卷,有鮮美的雞肉,還有團團圓圓的湯圓,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年夜飯,我們還一起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呢!我們還去放了煙花!
春節真是開心熱鬧的節日啊!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一、年前的準備活動
我一直都覺得城市的年味沒有農村那么濃,因為城市里的人們什么都可以買到,而自家做的卻很少。在家村吃的肉是自已養的豬,年糕是自己種的糧食做的,我想吃在心里,會有說不出的高興。
記得幾年之前,我還是家里的小幫手,對于爸爸、媽媽所做的總想插一把手。比如說蒸年糕吧,在我們哪兒一定得用石碾碾出來,而且還得用那個老石碾——民國不久建的。我和鄰居的伙伴們會爭先恐后的去推碾子。再拿包餃子來說吧,我在十一二歲那會兒就會搟皮兒了,這都是在過年的時候學的,但到現在我還不會包餃子,究其原因,這幾年似乎沒有那么忙了,自己也用不上了。饅頭、年糕可以買到,春聯也是買來的.,雞鴨魚肉也是現成的,再也不用我給父母提熱水了,餃子也是媽媽一個人做餡,做皮兒。我本想幫忙的,可媽說每個人吃的都不多,讓我寫作業去,她能忙得過來。哎!年味變了。
聽鄰居的老爺爺說,過去的年可不像這么過,年前好幾十天就得把燈籠架做好,把紙準備好。然后每天都得做一點。因為當時人每天都在為吃飯而奔波,所以貧苦平民家庭都這樣。不過有一些富裕的人家,會為過年整整忙上一個月。當燈籠做好后,里面放一盞燈掛起來。我聽說有像農民耕地的,有拿著皮鞭打牛的,這是在燈籠中可以看到的,不過實在難以想像。聽老爺爺還說,那時吃的蕎面餃子,很硬的,他說現在的人們拿白面餃子都不當好吃的了。
二、節日的活動
聽姥爺說,過去人們會帶上特制的帽子,走到大街上扭秧歌、踩高蹺,正月里唱大戲。他們那一代,爸爸那一代都很愛看戲,也愛唱。不過近幾年里,已沒有人唱戲了。記得前年、去年是歌舞,今年什么也沒有。我聽說,人們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麻將,光顧歌舞的也只有引起小孩子和老人、婦女。因為人少,所以不準備舉辦了。我的另一個鄰居家,從大年三十晚上一直打麻將到大年初一八點。這散伙了,也可能去睡覺了吧,不會去拜年。不過,今年我也沒有。因為一大家人一起去給我們家族的老人拜年這個禮節問題已被許多人淡化了。聚不成伙,已沒有太多人愿意去了。我覺得好沒意思,在家看了一天電視。
年味變淡了。我回憶小時候,還能嘗到濃濃的年味,面對現實卻又令我失望。難道說我們的社會在畸形發展嗎?在物質生活寬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怎就倒退了呢?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是文明古國,但人們過年的態度變得輕了,淡了,沒有濃厚的文化生活了,這到底說明了什么呢?
我想我們應該做一些什么了,不僅學生,全社會都應做一些改變,來挽救這快要被人遺忘的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提起這首王安石的這首《元日》,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迎接20xx的那個熱鬧的春節。
每當春節到來為了迎接新的一年,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爆竹。但現在為了保護環境和保護空氣質量,我們在城里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我和弟弟都覺得很是遺憾。于是,爸爸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在遠古時代,有個巨型大獸“年”在新年時出來殘害人命、吞食牲口,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能吃都被它吃掉,連一點渣都不留。因此,每到新年,家家戶戶都扶老攜幼躲進大山洞,避免被“年”傷害。又到了新的一年“年”獸又出來為非作歹了。這時一位老人點燃紅燈籠,放起了爆竹,還在門前貼了春聯,沒想到,“年”獸一見到這些東西就嚇得落荒而逃。自此,人們一到春節就用貼春聯放爆竹的方式辭舊迎新,這個習俗流傳至今。
聽完這個故事,我和弟弟若有所思。爸爸安慰我們說:“沒事兒,放不成爆竹,我們可以一起包餃子啊!”對,餃子是我最愛吃的食物之一!頓時,我全部的細胞立刻活躍了,“好!包餃子咯!”媽媽買回可口的餡和餃子皮,我用勺子舀了一團餡包進餃子皮,咦,怎么回事?皮怎么也粘不上,我反復捏了幾次都粘不上,只好使出必殺技——找膠水。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說:你想下毒嗎?不能用膠水喲!“恩,膠水不能用,那雙面膠,針線……好像都不行呀!”最后,觀察了媽媽的示范才想到可以用水,再用模具壓緊,哈哈,完美呀!終于成功包好一個。看看弟弟,不聲不響的他已經做好了三個(雖說那三個的樣子很丑)。“我一定要超過他!”我暗暗較勁。十分鐘后,我做了五個,弟弟做了六個,我還是沒有從數量上贏過弟弟。等奶奶把餃子煮好后,我蘸上醬料,嘗了嘗,哇!真好吃。爸爸又拿手機給我們看了看表弟李博文在鄉下放煙花的視頻:天空中時不時有煙花竄上空中,隨著一聲聲“砰砰”的.響聲后,天空中綻放著美麗的花朵,有的像菊花欣然怒放,有的像彩色的星星眨著眼睛……真美啊!
在這么多的傳統節日里,我最喜歡春節,因為這樣熱鬧的節日里,我不僅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餃子,還看到了煙花的美妙!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如,春節貼“福”字、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餅??但我非常最喜歡過的還是端午節。關于中國節日的四百字作文。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過端午節時,我們家家戶戶都把葦葉洗干凈,準備好糯米和各種餡,有肉的、豆沙的、紅豆的……然后用粽子葉把糯米和餡包在一起,做成三角形的`,長方形的,保佑平安無事。肉粽是我的最愛,大老遠就能聞到它的香氣,那真叫一個香啊。傳說端午節包粽子是因為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殉難后,人們打撈數日仍不見他尸首,為了屈原的尸首不被魚蝦吃掉,人們就用葦葉包起飯團投入江水。這個習俗流傳下來就成了“包粽子”。
吃完粽子,大人、小孩們都早早的來到河邊觀看龍舟比賽。一大早的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熱鬧非凡了,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預備,開始!”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各色各樣的“龍”如箭離弦,順流而下,它們都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落后,真是激動人心。龍舟上的健兒們都狠勁猛劃,奮力沖刺,希望成為成為了群龍之首,奪取冠軍。岸上的人們為他們加油、擊掌喝彩。
端午節還有大人給小孩子在手腕、腳腕上系五彩繩的習俗,小孩子系五彩繩是為了拴住他們,不失去他們,保佑他們平安無事健康成長。
端午節真是一個熱鬧、喜氣洋洋的節日,我期待著下一個端午節趕快來臨。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吃粽子咯!”媽媽端著一盆煮好的粽子走了過來,房里充滿了粽子的清香。
粽子綠綠的,幾個角尖尖的,;里面裹著的是天天都、白白的糯米。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大大的粽子,覺得很燙,但舍不得松開。我用剪刀把纏著葉子的繩子剪開,把它的葉子一層一層的剝開時,感覺更燙了,可是它的'香味纏著我不放。
我吹了吹,咬上一口,它吃起來糯糯的,甜甜的,進了肚子里暖洋洋的。我吃了一口又一口,不一會兒就把它吃完了。吃得嘴上和手上都黏乎乎的。
我趕緊去把嘴和手洗干凈,這時媽媽又說:“咸鴨蛋好了!”我又挑了一個大大的鴨蛋,它圓溜溜的,比剛剛的粽子還要燙手,我差點兒把它丟掉。我趕緊把它拿到嘴邊吹了幾口氣,吹冷了一點兒,就在桌子上磕了一個窩,順著蛋殼裂開的小縫,剝開它,看見了雪白雪白的蛋白。我輕輕咬了一口,好咸呀!媽媽說:“把蛋白留著當下飯菜。”我就拿來一個碗,把蛋白剝下來留著。這時候,蛋黃上的油流出來了,我趕緊用嘴巴去吸,感覺有一點兒油,但是不膩,而且非常的香。我又咬了一口金燦燦的蛋黃,哇塞,太香了!吃進嘴里沙沙的,滿嘴都是咸蛋黃的香味兒!
我又吃了好幾個,摸著圓鼓鼓的肚子,打著飽嗝,躺在沙發上。端午節的晚餐真豐富啊!媽媽說,還要用艾葉洗澡呢!
端午節真好啊!有好吃的,還有好玩兒的,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最快樂的`節日。
一進臘月,我們家就忙了起來,爸爸忙著買鞭炮,買煙花,爺爺買對聯是:歡聲笑語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年。除夕的那一天,早晨我爸爸拿著透明膠布把對聯貼在門兩邊,還在門前掛了兩個又大又紅的紅燈籠,上面還寫著大大的福字,到了晚上我們在家看春節聯歡晚會,一直到了12:00才睡覺,突然一陣鞭炮聲傳來,不一會鞭炮聲一陣接著一陣,連續不斷,到了早晨我們小孩子去給爺爺奶奶拜年,拜過年,爺爺奶奶笑著一人發了一包壓歲錢,我們也很高興,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在外邊看煙花,那煙花五彩繽紛,有紫色的、紅色、藍色、綠色等,美麗極了。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是我們小孩子的最快樂的一天。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05-30
傳統節日的作文11-04
傳統節日作文06-12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經典)傳統節日作文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