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通用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作文 篇1
農歷一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一月是農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一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一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柜里琳瑯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么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網上閱覽了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在一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一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一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么多的習俗和傳說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秘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元宵節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在10點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熱鬧,到了那里,只見人山人海,擠得都喘不過氣來了!“咚咚”,演出開始了!我帶著好奇的心向里面走去,人好多呀,什么都看不見,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長時間,也看不見……
沒辦法,我們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個小時就回去吧!于是,我們一家三口到了九龍公園,九龍公園的人相對來說較少,我們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們爬呀爬,經過十幾分鐘的奮斗,終于爬上了坡頂。在最高處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霧氣里“漂浮”著許多房屋,仿佛是童話里的'仙境。今天雖然沒看到熱鬧,但卻領略了人間仙境,也算是一種美的享受。再見了,九龍公園。
下午,爸爸開始裝火鍋,我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看得入了迷。
原來,裝火鍋是這樣的:一層白菜,一層肉丸子,一層海帶,一層瘦肉片子,一層木耳,一層肥肉片子,最后澆上用醬油、味精、生姜粉、鹽等調成的汁子。這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善于動腦,勤于思考,就會有所發現、有所收獲。
夜幕落下,炮聲陣陣、禮花聲聲,還來不及看元宵節晚會,媽媽說:“快去寫作業了”,于是我提起了筆,寫下了這篇見聞。
元宵節作文 篇3
元宵佳節即將來臨,恰巧也是新年期間,而元宵節的代表食物是什么?毫無疑問,正是味道十分美味的湯圓。每每想到湯圓,就會同時想到清朝一位詩人的詩,“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因為正逢新年,到家里做客的客人很多,正在元宵前兩天的時候,姑姑來了家里。媽媽和姑姑興致勃勃的聊了許久,突然聊到大后天的元宵節,媽媽來了興致,推推我的肩膀,說教我學做湯圓。
當時我正在看電視,一邊啃著蘋果,聽到媽媽的話,也就隨口應了句“好”。我本這只是媽媽的一句玩笑話語,當了十二年的母女,我難道不了解她?常常說要做什么,到最后也沒做成,何況我倒從不知道她會做湯圓。
沒想到第二天,媽媽竟然早起上街去買了做湯圓要用到的餡料和面粉。我當時十分詫異,媽媽搗鼓好了湯圓餡料,叫著我的名字,讓我跟她進廚房去。
當時我就猜到她是要教我做湯圓,雖說有些驚訝,但是心想:湯圓看上去很好做嘛,試試看也未嘗不可。于是跟著媽媽的腳步進了廚房。
現下是大冬天,正好是最冷的那幾天,廚房的窗戶都因為呼嘯的大風和時不時的大雨而關著,偶爾發出風雨夾擊敲打的聲音。可媽媽依舊挽起衣袖,用冷水洗了手,從面粉袋里撒下白白軟軟的面粉。
媽媽沒有看我,手已經開始在忙活了。她說:“我先示范一遍,你看著我怎么做的,我想你這么大了,怎么說都應該能看懂。”我點點頭。
接著媽媽又說:“首先要加一點油,再放點水,記住,水是不溫不熱的最好了。這樣的面粉才不會過硬或者太軟。”說著就放入油,加了水下去。我現在是似懂非懂,不過還是記下了媽媽的話
因為家里沒有搟面棍,所以只能用手。媽媽的手在面粉上左右捏著,面粉的每一部分都被媽媽的手碰到,她的手是正常的黃色肌膚,到了冬天被凍得有些發紅,可是一碰過白似云的面粉,立馬變成白色,就像一下子從一個黃種人變成了白人一樣。假如不是親眼見到媽媽在搓面粉,她就這樣不洗手走出來,我一定會以為她的手染成了白色。
我常在電視上看見別人捏面粉,可是真正看見又是不一樣的.感覺。只見媽媽熟練的動著手,用手大力揉捏著面粉,面粉漸漸變成了一團的形狀。媽媽反復做著這樣的動作,我在一邊仔細的看著,我對做湯圓已經起了濃厚的興趣。
大約過去十分鐘,面粉依舊是團形,但不像剛才那樣硬,而是軟趴趴的。媽媽此時又開口道:“面粉已經弄好了,我們接下來要加餡了。”
聽到這話,我又瞪大雙眼,唯恐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媽媽從那團面粉里捏下一塊,揉成圓形,用食指和中指在圓中心戳下去,圓形面粉凹下去一塊地方,用勺子將花生餡放進去,然后在那個被戳開的地方慢慢的捏,直到開口的逢被合起來。
這時媽媽又仔細的將其他地方捏圓,到最后成了一個圓形湯圓。我定睛一看,不禁大呼:“好厲害!”媽媽弄的湯圓實在是圓,而且白白的、小小的。
媽媽似是得意的笑了,道:“好了,第一個湯圓正式完工!不過我們的目標可是要做三十個湯圓噢,我一個人可是忙不過來的,所以你要學會怎么做,以后就可以幫媽媽。”
我聽到這話,連忙點頭,說:“是!我當然會!不過媽媽,我想您得先讓我試試怎么做。”我露出笑嘻嘻的表情,不用說我也知道此刻我笑得有多奸詐。我當然是十分渴望趕緊自己嘗試一下的,而且它看上去又那么容易。
媽媽無奈的指了指剛才剩下的面粉:“好好好,那么這團面粉就是我交給你的任務了,應該還能做五個的,你就把這團面粉用完吧,一點也不許剩,而且等會兒我要檢查你的成果。”我大力的點頭,仿佛害怕媽媽反悔。
我像是“正要做人生中最大的事”一樣緊張,同時卻又異常興奮。我顫巍巍的把手放在那團面粉上,小心翼翼的捏下一塊,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做湯圓。我本以為是十分簡單的事情,可是當我揉了許久都不能揉成圓形的時候我就急了,怎么辦?為什么捏個圓形這么難,哎呀,媽媽捏得多圓啊,就像一個球。可是我怎么不行?
我瞥了眼盤子里擺放整齊的三個湯圓,媽媽已經做好三個了,放在第一個位置的就是媽媽第一次做的那個小湯圓,它們都那么圓,可是……我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那個“慘不忍睹”的未成形,一點不像湯圓皮的東西……
唉,我重重的嘆了口氣,真想放棄。但是這時媽媽卻說:“不行,你可是答應了要學的,怎么能中途放棄?不過你要想出去外面慢慢看電視啃蘋果的話,我也只能自己忙活了。”媽媽的話無疑是激將法,我本來心里就不想放棄,聽到這話更是堅定決心。
于是我繼續動起手,又捏了一兩分鐘,才勉強捏成一個還算像模像樣的圓形。好吧,看來也只能這樣了,至少沒有剛才難看了。我這樣想著,就要進行下一步——放餡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也是將那圓中心的位置往下按,再放入花生餡,一心以為這次要成了,但是沒想到餡放得太滿,竟然無法將湯圓合起來。我只好把露在外面的花生餡都掃下去,又重新做了一遍。
很好,我對著自己手中的那塊唯一也是第一個成品露出挫敗的神情。面前這個不圓又十分難看的,根本就不像是湯圓的東西,真想放下它馬上跑出去看電視而不是繼續做下一個,哪怕是被媽媽嘲笑也好,畢竟這實在是太難看了。
媽媽這時扭過頭,看見我手中的湯圓,不禁“噗嗤”笑出聲來,我警惕的將手放到背后,不讓媽媽看到。“這樣吧,我再來教你一遍好了。”
我雖然看上去極其不愿,但心里別提多開心了,嘴里還是慢慢說道:“那……好吧……”
媽媽不厭其煩,耐心的指導我,這下我終于恍然大悟,繼而懂得了一些訣竅,第二次獨立做湯圓,已經比開始有些起色了,雖然說依舊是不圓,好歹終于有個湯圓的樣子了。
接下來我又陸續做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第五個做完的時候還剩下一點面粉,不過那點面粉已經不夠做第六個了,而我將剩下那點也弄得臟兮兮的,媽媽看見也不愿用這點混進別的面粉里,干脆扔進了垃圾桶里。
媽媽也快做完了,趁著這會兒,我仔細的觀察我做好的五個湯圓。恩,我突然想給自己一個大拇指——假如不看前兩個湯圓的話,那就真是太完美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媽媽將我們昨天做的那三十幾個湯圓給煮了——是當時用的時候剩下了一點面粉,于是比計劃多做了幾個。我和爸爸媽媽樂滋滋的坐在客廳上一邊看節目一邊吃著滾燙的湯圓,心里別提多美。
20xx年元宵節的這天,我學會了做湯圓,同時我很想對媽媽說一句“媽媽你真棒”,她做的湯圓實在是太好看了。我想除非我再學一段時間,否則是不可能達到她那種地步的。
媽媽那天晚上跟爸爸開我玩笑說:“你女兒可本事了,學會了做湯圓。”
爸爸被這話逗得哈哈大笑起來,我則是恨不得一頭鉆進被窩里,媽媽這么說真是要讓我羞憤死,我依然忘不了第一次做的那個湯圓。很不幸的是,就在剛才,我親口吃下了自己做的那個慘不忍睹的湯圓……
這天夜里,有人家在放煙花,煙花升上空中,五顏六色絢麗繽紛,雖然夜晚很冷,但我卻覺得很溫暖……
元宵節作文 篇4
元宵節迎龍燈,卻迎來了一場火災,關于元宵節的作文:元宵節迎火災。
事情是這樣的:龍燈迎到一家村民的門口,就開始放煙花鞭炮,可由于鞭炮旁放了易燃物品,而導致著了火。火勢算是中等,幸好是著在了庭院里,不是著在房子里。但是有人員傷亡,一個噴水的`人員,從高處掉了下來,受了傷,已被人抬到了醫院。
我們是眼睜睜地看著一群人向麒麟巖的方向跑去,有的慌慌張張,有的像去看熱鬧。我們半路截下了一個人,問出是一個地方著火了!我、大表哥、小表哥和舅舅馬上開始馬拉松跟著人流奔向出事地點,可跑了差不多只有300米,130多斤的舅舅就喊累了,160多斤的小表哥不服氣地說到:“我160多斤都跑得動,你130多斤就跑不動拉?”舅舅氣喘吁吁地說:“呼呼……停一下!”我們只好服從命令,開始慢走……
到達了出事地點,只見火光沖天,消防車的聲音不斷地纏繞在耳邊,一陣陣議論聲連綿不斷,這時,幾個人抬著一個傷員,連聲說道:“讓開,讓開!”全部在觀看現場的村民的眼光都停留在這個傷員身上,550字作文《關于元宵節的作文:元宵節迎火災》。有人說是迎龍燈的受傷了,有人說是被燒傷的,其實是從梯子上摔下來的。火還在不斷地燒,火光照亮了天空。過了十幾分鐘,火勢差不多撲滅了,濃濃的煙飄了出來,飄到了每一個角落,那時,我才真正感覺到煙的嗆人……過了一會兒,火又竄了出來,在守株待兔的消防人員馬上又把火給撲滅了。呼!
現在回想起來,真險!
元宵節作文 篇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春節、重陽節、清明節、還有端午節……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元宵節。因為元宵節可以放煙花、吃湯圓、看元宵聯歡晚會。
每年的元宵節,媽媽都會給我們煮湯圓吃,我和爸爸去放煙花,我拿了兩根煙火棒叫爸爸給我點燃,煙火棒點燃了發出“滋滋”的聲音,接著,噴出了火亮亮的光;爸爸也拿了一根長柄煙花,用香煙點燃了長柄煙花;沒過多久,長柄煙花,就“嘭……嘭……”的吐出了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煙花;接著又放了茶花,手搖花……
這時候媽媽的湯圓也煮好了,胖嘟嘟的芝麻湯圓,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端起湯圓往嘴里塞,“哇,好甜。”我們一邊吃著又軟又香的`湯圓,一邊看著元宵節晚會,心里美滋滋的。
要是每天都是元宵節該多好啊!我期盼著明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6
今天,我讀了《京都元夕》這首詩,不禁讓我想起了去年元宵節的情景。
那一天晚上,媽媽煮了湯圓,湯圓有白色的,有綠色的,有紫色的……真好看,吃在嘴里粘粘的.,甜甜的,真好吃。
吃完湯圓,我和我爸爸一起去人民公園,一到公園,我就看見各種各樣的花燈,有兔子燈、走馬燈燈、鯉魚燈……這些燈五顏六色,有紅色、黃色、綠色……簡直就像一片燈海。
我看見有很多人圍在一起,覺得很奇怪。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猜燈謎。我也跟碰上后面猜,第一個燈謎是“從一到十”,我想了很久,也猜不出來,只好上前去問我爸爸,我爸爸說:“這都不知道,是‘坐’字。”我想,對呀!“坐”不就有一個“從”一個“一”和一個“十”嗎?然后,我看了下一個燈謎,“多一半,”我一猜就猜出來了,是“夕”字。我把答案告訴了我爸爸,我爸爸還夸我聰明呢!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很晚了,我爸爸說:“我們回去吧!”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元宵節作文 篇7
每年的元宵節,高新區的火炬公園都會燃放美麗的煙花,紅的、紫的、綠的、粉的、黃的、……各式各樣各樣的鮮花因有盡有,琳瑯滿目。下面我就帶大家瞧瞧吧!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一家剛吃完飯,門鈴“叮鈴鈴,叮鈴鈴”的響了起來,爸爸趕緊拿起了門鈴:“喂,誰啊,……哦,是你呀……有什么事嗎?……哦!行,我們馬上下去。”我和媽媽異口同聲的問:“誰啊!”“就是咱們鄰居問我們去看煙花嗎,我說去。”老爸說道。
我立馬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準備完成!老爸穿上了他那厚厚的羽絨服,也帶上了帽子。我們哼著歌便走出了家門。
這時,鄰居李叔叔拿來了一個藍色的孔明燈,讓我們放,我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火點燒。點是點完了,該放了,我們圍著樓跑了好幾圈,就是飛不起來,最后還是李叔叔輕而易舉的把它放上了天空,哎!沒辦法,姜還是老的辣哦!
我們一看表,啊!已經七點十五了!快跑吧!我們加速的跑到馬路中間,這時視覺,我們都看的見。只聽見“楸——”一聲,一個紅色的煙火飛上了高高的天空,又像流星雨一樣慢慢滑落,非常的漂亮。
緊接著一個接一個的,五顏六色的,色彩繽紛,這么美麗的煙火就掩蓋了星星的美麗。這時,天上飛起來一個特別大的煙花,當放完的時候,我才看見從上面徐徐落下了一些小小的降落傘。“好棒哦!”我說道。
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可以放完以后再轉起來的`煙花,好美麗哦!最后看到了一個無比尋常大的金色的煙花,好帥哦!很快,我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
昨天真高興,看到了那么多的煙花,又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造型,好棒哦!
初中元宵節作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 "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作文 篇8
說起元宵,別提我有多喜歡了。今天一大早,媽媽便給我們煮了香甜可口的元宵,一股撲鼻的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打開鍋蓋一看,有五仁元宵、黑芝麻元宵、山楂元宵。。。。。。看著這么多的元宵,令我眼花繚亂。我挑選了最愛吃的黑芝麻元宵,讓媽媽給我盛了十個。黑芝麻元宵是用糯米做的,一個個被搓得滾圓滾圓,就像是一個個黑色的小球兒,在我的碗里歡快地跑來跑去,好像是在展示自己的美。我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圓溜溜的元宵放入嘴里,輕輕一咬,頓時一股芝麻糊流進嘴里,芝麻的香甜味兒頓時浸滿口腔,那叫一個字:香。
吃過早飯,我們一家人到廣場看表演。剛走到廣場,只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和爸爸媽媽找了位置,變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只見演員們有的敲鼓,有的扭秧歌。他們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表演得惟妙惟肖、有聲有色!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去看煙火。隨著一聲炮響,姹紫嫣紅的煙花霎時布滿天邊,夜空此刻變成了一個絢麗的大舞臺。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道彩色的瀑布,流光溢彩,飛瀉而下,金光閃閃的.,美麗極了。接著,一條條銀色的小蝌蚪擺動著尾巴登場了,它們發出奇怪的聲音,好像在天上找媽媽。過了一會兒,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一朵朵花兒隨之綻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牡丹,還有的像蝴蝶蘭,爭相炫耀著自己的美麗。天空中的煙花像星星,閃閃發光,像眼睛一樣眨來眨去;有的煙花還像“仙女散花”一樣,一層層、一片片,一會兒紅,一會兒綠,一會兒黃,美不勝數。只聽見遠處傳來人們陣陣的驚嘆聲,太美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注意抬頭往上一看,哇,好美啊!心想:只有這一天,月亮是最圓的;只有這一天,月亮是最亮的;只有這一天,月亮是最美的。月亮露出了她那又大又圓的笑臉,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體現出了喜慶的氣氛。
煙花結束了,元宵節也將離我們而去,但是我那激動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元宵節作文:源遠流長元宵節07-01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描寫元宵節的作文02-21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四篇07-16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五篇07-16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