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天使雕像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使雕像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使雕像讀后感1
這是一本冒險小說,但冒險的地點卻不是以前的荒島、大海、叢林,而是選在了大都市。本書主要講述克勞迪婭厭倦了家里千篇一律的生活,于是就策劃了一場“離家出走”。她選擇的去處竟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氣的弟弟杰米。在戒備森嚴的大都會博物館里,他們竟奇跡般地度過了一個星期!在這期間,一座被疑為是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館里展出。克勞迪婭立刻被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決意要弄清這座雕像到底出自誰人之手。但他們沒有一點線索,克勞迪婭不甘心就這樣回家,于是她和弟弟杰米利用最后一點錢,找到了雕像原來的主人福蘭科威爾夫人。根據福蘭科威爾夫人提供的線索,他們終于找到了雕像的作者。
《天使雕像》這本書的創作靈感來自一次家庭聚餐活動。作者柯尼斯伯格發現她的孩子已無法真正接近大自然,他們嫌烤肉麻煩、螞蟻太多,而且座位也不干凈。于是她想到,這一代是在電器用品下長大的孩子,即使你給他們打點行裝,讓他們離家出走,他們也無求生本能,逃不開物質文明的掌心。讀完了這本書后,我深深的感覺到,在現代社會中,高度發達的現代物質文明裹挾著我們,使我們成為物欲橫流的.社會機器的一員,人與生俱來的創新精神、開拓精神被各種各樣的物質包裹著,然后被一點一點的蠶食,在鋼筋水泥筑成的森林中迷失了自我。我們現在天天生長在父母的愛護下,每個人都是家里的小姐少爺,如果現在家長放我們自己生存,這時的我們沒有了父母的愛護,沒有了親人的疼愛,能靠自己的手生存下來的,又會有幾個人呢?而文中的克勞迪婭,只是收拾起行囊邁開了她腳下的第一步。我想,她得到的遠比她想象的要多,如果我們也能邁開我們腳下的第一步,我們得到的不一定比她要少。
讀完《天使雕像》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第一,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有開拓精神,有堅定的信念,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第二,希望+行動=收獲。克勞迪婭和杰米用最后一點錢,抱著試一試的希望找到了福蘭科威爾夫人。有一句話說:每個人在關鍵時都面臨著一個抉擇,選對了,老天就會給予一個獎勵。
天使雕像讀后感2
暑假里,我再一次捧起了《天使雕像》,開始了第二篇的閱讀。這本《天使雕像》的作者是美國的E.L.柯尼斯伯格。這本書內容十分精彩,曾經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
閱讀這本書,猶如一次具有創意的知識冒險。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克勞迪亞,每天在家都要洗碗,清理垃圾桶……由于厭倦了家里這種千篇一律的生活,于是她渴望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來證明自己的不同凡響。于是,她精心策劃了一嘲離家出走“。她選擇的去處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物色的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氣的弟弟杰米。在戒備深嚴的大都會博物館,她們倆竟神奇地度過了一個多星期。在這期間,因為一座被疑為是米開郞奇羅的雕像正在博物館里展出,她想弄清雕像的真正作者,可是眼下她們沒有絲毫線索,而且錢也已經被用光了。是直接回家,還是繼續探密?面臨困境的克勞迪亞不甘心就這樣平庸的回家去,她和弟弟利用最后的一點錢,遇到危險不退縮、勇往直前,找到了雕像原來的主人富蘭克威爾夫人。在富蘭克威爾夫人的幫助下,她們終天知道了這座天使雕像的雕刻者。在博物館的那個星期里,她們不僅解開了天使雕像的迷團,更是學到了許多知識,順利返回家庭。
讀了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她們在大都會博物館里度過的那段時間。為了不讓管理人員發現,克勞迪亞做出了詳細的計劃,包括如何把內衣帶進博物館內,如何在閉館時逃過工作人員的檢查,在哪睡覺,如何洗澡等等。這些精彩的情節,時時打動著。讀著讀著,我感覺,是否能真正弄清雕像的主人其實已經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探秘的過程,其實已經成為克勞迪亞遇到危險勇往直前、為追求真相永不放棄、以及她聰慧、堅持和應變能力等的性格特點和人性精神的體現。我深深被她的這種勇敢、頑強、不服輸的精神所感動。
她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寄宿一個多星期,由于精心安排,行事又不慌不忙,情緒平穩鎮定,所以一直沒有被人發現。這也讓我領悟到一些道理:在容易暴露自己身份的情況下,一定要保持鎮定,不要慌張。特別是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要鎮定地離開現場,不要亂了手腳。
【天使雕像讀后感】相關文章:
天使雕像讀后感11-15
讀《天使雕像》有感04-18
天使雕像讀后感400字4篇06-28
讀《精神的雕像》后感07-04
印度在建“團結雕像”成世界最高雕塑07-01
讀《母愛雕像》有感750字12-10
天使蛋糕07-11
《天使》讀后感04-21
幼兒園藝術教案《城市雕像》中班美術含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