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春節優秀的作文4篇(熱)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春節優秀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的春節優秀的作文 篇1
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不同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萊西有些節日的習俗就和別的地方不太一樣,下面我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這里的春節是怎樣過的吧。
春節通常指的是農歷正月初一,我們這兒也叫過年。但在我的家鄉,可以說從一進臘月門就開始有了年味兒了。尤其是到了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節,人們都要用各種豆類干果熬制臘八粥,還要再泡一些臘八蒜,準備過節的時候吃餃子用。然后就是趕年集,小孩子們首先要買的`就是爆竹和各種好玩的小玩意兒,而大人們則要置辦年貨,買過年吃的和穿的。孩子們高興,大人們也忙亂。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我們也稱作“辭灶”,據說是灶王爺上天匯報這一家一年情況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要把家中的里里外外都徹底的打掃一遍,叫掃灰,也許是取“掃晦”的諧意吧。各種東西這時已經準備充足。天剛黑,就有人放起了鞭炮,這就預示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到了大年三十那一天,人們就又忙開了,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人們都在自己家的門上貼上春聯,還要貼上“福’’字,“福”字要倒過來貼,其寓意就是福到。還要穿新衣,掛上一盞盞紅燈籠。晚上,該吃年夜飯了,村子里到處飄著飯菜的香氣,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晚餐,一家人圍在一起。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含義,比如魚:表示年年有余,雞表示吉祥如意。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著年夜飯,其樂融融。晚上8點,人們便要準時打開電視收看春節聯歡晚會,上面有歌舞、小品、相聲……,節目引人入勝,使人陶醉在歡樂之中。一直到晚上12點之前不許睡覺,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守歲,那時,人們都在放鞭炮,燈火通明,非常熱鬧。
正月初一那一天,人們都互相走親戚拜年。而現在,大多數人選擇了用手機發短信送去新年的祝福。正月十五,便是元宵節,元宵大量上市,人們都要買元宵吃,大街上掛滿了各種各樣漂亮的燈,宮燈、紙燈……數不勝數,人們看得眼花繚亂。
正月十九是春節結束的日子,我們學生又開始新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了,而新年的快樂卻久久不能忘懷。
家鄉的春節優秀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山東省高青縣,那是一座黃河岸邊美麗的小縣城,而這里過春節的風格更令我們陶醉。
三十兒這一天,大人們上午大多時間都是在忙著打掃院子里的衛生,為晚上的團圓飯做著精心的準備。到了下午,家家戶戶都在一起落門兒(貼春聯),我們將打好面漿糊,抹在春聯背面,貼到家里 的每一個門上,一時間房屋也喜氣洋洋、煥然一新了。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包年夜餃子、大人們還會為新年守歲…… ……
初一的.時候,小朋友跟著爸爸媽媽一大早起床,穿戴一新,去拜年。大人們拜年要給長輩磕頭、平輩之間拱手問候,互相傳遞著新年的祝福。小朋友給長輩拜年是磕頭或者鞠躬,小朋友拜年會得到壓歲 錢和長輩們的新年祝福,多幸福呀!
到了正月十五,我們就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忙著放花炮、煮元宵…… ……吃過晚飯,全縣的男女老少就忙著趕到千乘湖公園去看焰火晚會。
正月十六這天可是不能錯過的,這一天是大集,各個鄉鎮的石子隊、秧歌隊…… ……都要上街賴鬧元宵呢!
你看,我們高青的春節可真豐富多彩!
家鄉的春節優秀的作文 篇3
說到春節,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這里的春節別具一格。
到了臘月初旬,我們就聞到了濃濃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在臘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在這一天,男的把家打掃的干干凈凈,女的做飯菜,還要接“祖佬”,吃好的',放鞭炮,非常熱鬧。
過了小年,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一些用品了,鞭炮、糖果、方便面……這幾天是人們最忙的時候,雖然忙,但是心里依然是開心。
在年三十這天早上,是男的起來煮飯吃。,小孩也起早。天黑了,鞭炮聲就響起來,漫天的鞭炮,把天都映成了彩色。
晚上吃了飯,我們一家人就在一起團圓守歲,大人還要開壓歲錢給我們小孩子的。一家人嘻嘻哈哈的笑聲,給春節增添了幾道韻味兒。
春節既是往日幸福的總結,又是未來美好生活的開端。
家鄉的春節優秀的作文 篇4
照我們這里過春節的習慣,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準備過節了。
一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著殺豬、做干面、添新衣,準備著過節的用品。
到了臘月二十三前后,人們都要對家里進行一次大掃除,表示要干干凈凈地迎接新的一年。二十三那天,人們都要祭灶。以后,人們就使勁地使用灶臺了:蒸花卷、蒸面包、炸油果,為過節準備豐富的食品。同時,還要購買其它的節日用品。
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掛燈籠,營造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傍晚,人們還要敬先人、吃餃子、放鞭炮,之后,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地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樂樂呵呵地看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享受著幸福的生活。那晚,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堅持到12點以后,要守歲。
正月初一早晨,小輩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祝賀長輩們進入了新的一年;長輩們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表示對小輩的關心、體貼。然后,大家吃美餐,喝美酒,享受著生活的富裕和節日的歡樂。
初二以后,人們開始走親訪友,向親人們祝賀節日的快樂,傳遞著濃濃的.骨肉親情。不論到哪家,主人都喜氣洋洋,熱情招待。有的人們還去看社火。演社火的人們的動作是那樣的嫻熟,姿態是那樣的優美;看社火的人穿著節日的盛裝,臉上洋溢著燦爛、幸福的笑容。演的人高興,看的人開心,節日的城鄉,到處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到了十五,走親訪友基本接近尾聲。晚上,人們吃過可口的湯圓之后,都要跳火堆,以圖歡歡喜喜、熱熱鬧鬧,期望讓大火把一年的晦氣全部燒掉,好讓自己清清爽爽地面對新的一年。火滅之后,人們把火星揚起來,根據火星的多與少預測一年農業是否豐收。莊子里張燈結彩,整個村子像是辦喜事一樣,熱鬧而美麗。小孩子們買了各種各樣的花炮燃放,他們即使不跑到門外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色地玩。
近年來,有的村莊自發地組織燃放煙花,向周邊的人們展示著自己村莊的和諧,享受著生活的幸福,洋溢著節日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