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線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必備)一線教師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線教師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般來說,讀教育教學書籍,多多少少有些枯燥,因為其中理論性的語言難以馬上消化理解。但當我捧起管建剛老師的《一線教師》時,卻愛不釋手,用了一整天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因為讀這本書,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它用樸實、真實的語言記錄了管建剛老師的平凡教學生活,在這些教學生活中,經常會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讀這本書,讓我學到了教育智慧——它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記錄了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給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可以說這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是教育教學的細節處理的藝術和智慧寶庫。
整本書分為十個手記,包括:作業學、紀律學、協助學、情感學、育人學、自立學、個案學、激勵學、復習學、反思學。掩卷深思:每一章每一節都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為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愛心,管老師在“一線協助學”中講述了一個教育主題“我為班級做點事”給我很大啟發。首先,管老師做了一番演講:“每天,為班級做點‘額外’事,你為班級做事,也是為自己做事,你為同學做事的同時,也正在為自己打造一顆寬廣、善良、正直、受人歡迎的心靈。”演講之后,管老師宣布本周“每日簡評”的主題為“我為班級做點事。”接下來,管老師就觀察同學們的表現,一旦發現同學中的愛心行動,就不失時機地給予贊美。并讓同學們根據這一主題,進行每日簡評,寫出自己在這次主題活動中的感受。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班級起了極大的變化:同學們學會了不計報酬地為班級做事,知道了為班級做事是開心的,更感受到了什么叫集體榮譽感。像這樣的教育主題還有很多很多:“從預備鈴到上課鈴,我在做什么?”“每天讓媽媽笑一笑”“每天收獲一點點”等等。
反思自己的主題教育活動,每個學期都根據學校工作重點、班級學生特點有計劃地開展著,但總覺得不夠系統,不夠深入,教育效果也不是十分顯著。向管老師學習,每周抓住一個教育細節,緊緊圍繞一個教育主題,有計劃、有實施,有反饋,有總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線教師》這本書,對本人觸動很大!同是一線教師,同樣行走在教學這條路上!真是天壤之別!管老師總是能把想法付諸行動上,然后反思自己的做法!還會把個案記錄下來!不成為名家就是怪事了!我們也在做教師,一輩子都在做這重復的事!很多班主任總是在埋怨班里孩子亂,孩子不好教,孩子不聽話!現在看來還是我們給予他們的“誘惑”太小。課堂不夠精彩,無法誘惑他們的眼球!管理不夠細致,無法誘惑他們的內心!獎勵措施不夠另類,無法誘惑他們的舉止!懲罰制度不夠民主……孩子們的思想在不斷成熟,我們憑空的說教只會讓他們更反感!繁雜的事情很多,班主任老師一天下來一般都已經筋疲力盡了!能靜下心反思自己工作的應該不是很多,但大家對自己的工作很盡力,在做著一件反復的而又復雜的事情!真的希望大家能給自己減負!不只做教書先生!向管老師學習,重視“每日表揚”,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實際的幫助,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展示自我、受到表揚、成為榜樣的機會。
教育需要智慧,管老師是一位智者。他深知兒童心理,一切從學生出發,尊重他們、關愛他們、賞識他們,遇到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總能想出一個個教育教學的妙招。看完這本書,愿我們能把讀書中點點滴滴的感悟和收獲運用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