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音樂周記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周記了。什么樣的周記才是好的周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音樂周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音樂周記1
喜歡音樂,尤其純音樂。除了《茶花女》和《蝴蝶夫人》等,還有海頓、莫扎特;除了《高山流水》《漁歌唱晚》,還有《一意孤行》《孤芳自賞》……邊選邊聽的同時,也選喜歡的傳給朋友。一如既往的喜歡,一如既往安靜地聆聽,只是忽而發現,其實并不能完全透析其間的全部內涵。有的只是斷章取義。
哀婉的,便順著其哀婉聽下去;激昂的,便跟著那激昂放逐思緒……內中真的有些什么,似懂非懂。方知音樂原來才是最深奧的學問,不敢輕易妄加評論。
最早接觸的純音樂,當時《獻給愛麗絲》了。那時似乎剛剛上中學,還帶著許多幼稚想法的傻丫頭。忽有一日突發奇想,給廣播電臺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寄了一首詩,當然是跟節目有關的。想不到在一個清新怡人的夏日清晨,廣播里的主持人竟在節目里讀了我的那首詩,背景音樂就是這首《獻給愛麗絲》。聽不懂音樂中的東西,那優美的旋律從此以后卻爛熟于心,直到現在……
曾經一度喜歡那曲《天鵝之死》的音樂,原因卻很莫名其妙。上大學時,偶爾一次參加某社團的迎新晚會,一個女孩子在臺上朗誦她自己寫的,叫做《天鵝》的詩歌,配樂就是《天鵝之死》。其實當時我已記不得那旋律,只記住一個年輕的老師,忽然很激動地走過去,說:我上大學的時候,也曾經用這個曲子做背景,朗誦過自己寫的詩。
當時就那樣驚訝地看著臺上的他們,仿佛看著一段段青春和那青春季節里的故事。我記住了那首曲子的名字:《天鵝之死》。或許,那不僅僅是生命消逝的詮釋,也是青春消逝的詮釋?
我是一個活躍的人,因為曾經在校園的許多時光都奔走于各個社團和學生會之間,遇到過很多有故事的人,聽著形形色色的故事:簡單的、純凈的、憂傷的、或者是悲痛的。慢慢地自己也變成了故事很多的人,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在舒緩或優雅的樂曲中,慢慢回憶著某個故事,有時會潸然淚下,有時也會笑意掛在唇邊……
而不得不承認,對于我來說,音樂,亦或對音樂的理解,仍舊是一知半解。我不能全懂,就像讀文學作品感同身受的永遠只是鴻篇巨制中的一小部分。因為不懂,所以更加朦朧,更加朦朧的音樂,在我的世界里,愈顯華麗之美……
大學音樂周記2
其實,我小時候并不喜歡音樂,但在媽媽的“強逼”下,我學了一個月的電子琴,還學了一個禮拜的古箏,我不愛古箏,因為我總是彈不好,也許天生和他沒緣分吧!由于學習的辛苦,媽媽終于不逼著我學琴了。
隨著一天天的長大,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愛上了音樂,當我高興時,我會放一首歡快的曲子;但我憂傷時,我會放一首低調的'歌,于是,音樂就像我忠實的好朋友一樣,同我共高興,共憂傷,有一次,上信息課,老師講完后,讓我們自己操練,首先我戴上耳機,打開了當時最流行的一首歌《不得不愛》,隨著音樂的節奏,我不由的跟著唱了起來。由于戴著耳機,竟忘了正在上課!接下來,當然就是同學們詫異的目光向我投來了,而我卻全然不知他們為什么望著我。“你竟然敢在上課唱歌”我身邊的同學對我小聲說道。這時,我才恍然大悟。臉刷的紅了,幸虧老師沒發現。
還有一次,元旦快到了,班主任告訴我們每個班要出幾個節目,到了元旦那一天要舉行慶元旦活動在全校表演。我心想:“這不是個鍛煉自己好機會嗎,我可以彈電子琴的。”當時,我們班音樂委員決定還要拍排一個舞蹈,叫《孔雀舞》。同學們要我也參加,所以我就參加了,因為我也喜歡跳舞。可是,為了超過其他班,他們決定每天放學后都要排練,自然我就沒時間練習彈琴了。但是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我也應當以班集體的利益為重,所以我也就沒理由拒絕了,只好抽出極少的一部分時間來練琴了。到了元旦的那一天,我的心情好緊張,因為我知道自己沒練好。..
終于輪到我了,我走上了講臺,心咚咚的跳,生怕自己彈錯一個音節。,節目終于結束了,也是到了頒獎的時候,結果,我們的《孔雀舞》獲得了一等獎,而我的電子琴獨奏卻沒有獲獎,當時,我真的好想找個地縫鉆進去,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登臺演奏,它的成功與否對我來說很重要。但是我忍住了。怕同學們笑話,回到家,我躺在床上,默默的哭了一場,我想了很多。我知道,我已經打了一場無準備的仗,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應該站起來,而不應該被失敗所打倒.......
【大學音樂周記】相關文章:
音樂周記12-13
音樂世家周記07-02
音樂周末周記06-20
關于音樂的周記12-28
音樂會的周記07-01
我的音樂夢周記07-02
優美的音樂周記07-02
古典音樂周記06-20
大學的電腦周記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