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必備9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2、談話導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樣拜師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懂的詞語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師的經過。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師的結果。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莫泊從小就熱愛寫作?(酷愛、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對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樣?(焦急萬分)
4、簡介福樓拜。
5、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6、指導朗讀。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2。
2、朗讀課文。
設計方案 篇2
1、課程名稱:建筑學基礎
2、適用專業: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設計與人居環境理論、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技術科學
3、命題原則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外建筑歷史基本知識的`了解情況;對現代建筑理論發展動態的掌握狀況;運用建筑歷史與理論知識對當代建筑文化現象的綜合分析能力。
4、命題形式: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5、命題單位:建筑城規學院
6、考試內容
⑴、公共建筑、住宅建筑設計原理基本知識;
⑵、外國古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⑶、外國近、現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⑷、當代建筑思潮基本知識;
⑸、中國古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⑹、中國近、現代建筑史基本知識;
⑺、中國當代建筑設計實踐與理論發展。
7、參考書目
⑴、陳志華著.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⑵、羅小未.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⑶、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⑷、鄒德儂等著.中國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xx.
⑸、羅小未等編著.外國建筑歷史圖說[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5.
⑹、劉敦楨著.中國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4.
⑺、梁思成著.清式營造則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1.
⑻、《建筑學報》、《建筑師》、《世界建筑》、《新建筑》、《時代建筑》等相關學術雜志。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
3.談感受,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練習背誦課文
1.自背。
2.交流背誦方法。
二、談收獲
l.結合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的特點。
2.學生以導游身份為大家深情地介紹桂林山水的美。
3.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及課文的寫作結構。
4.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注意字形
“漓”:右邊是“離”最后兩筆是“ ”和“丶”。
“瀾”:右邊“門”里是“柬”。
(2)組詞練習,區分形近字
瑕( ) 巒( ) 槳( ) 瀾( )
暇( ) 戀( ) 漿( ) 斕( )
漓( ) 綿( ) 筏( )
璃( ) 棉( ) 伐( )
離( ) 錦( ) 閥( )
(3)大家互相交流學習生字的體會和注意的問題。
三、總結、擴展
1.總結
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名不虛傳。
2.讀了本課,你可能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可以試著吟一首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3.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和視頻。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寫一段話介紹當地的一處風景,使讀的人能了解這處景物的特點。(可以選用本課的句式或詞語)
3.閱讀《桂林山水感懷》(習題精選中提供)。
設計方案 篇4
活動準備:
1、顏色、粗細、長短不同的電線若干。
2、透明膠帶、橡皮泥、水彩筆或油畫棒,紙或空白墻壁一面。
活動過程:
1、討論:你見過那些彎彎曲曲的東西?邊講邊用手勢表現出來。
2、 出示一根廢舊電線。
師:在前一節課中小朋友們用電線制作了很多的造型,而都沒有保存下來,電線寶寶告訴我,它想請中二班的小朋友運用你們的繪畫本領為它來做一幅畫,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它,你們愿意幫助它嗎?老師在這里可要提醒小朋友,不能去彎折家中電器上的電線,要注意安全。
3、講解制作電線造型畫的方法。
(1)構思繪畫內容
(2)選擇要用的電線進行創作。
(3)把電線造型用膠帶固定在紙上。
(4)適當的進行添畫以豐富畫面的內容。
4、幼兒自由結伴講述自己的`作品。
計設意圖:
在主題活動《彎彎繞繞》開展以后,孩子們了解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物體都以一定的形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同時,他們也發現了彎繞既是許多物體的自然形態,又有人們的刻意創造,這種富有變化的形態,使幼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都急切的想表現出來,怎樣來滿足他們的創作欲望呢?
在《自由自在的電線》活動中,小朋友玩得意猶未盡,我發現,電線既有一定的剛性又柔軟易曲折,是彎折造型的好材料。由于我班是園內的美術科研班,因此,在這一個生成活動中,我結合電線本身的特點,以造型畫的形式,幫助、支持幼兒自由、充分地表達內心圖景,進一步深化這一主題活動的主旨。
家長工作:
1、與孩子一起尋找生活中有彎曲特點的物體。
2、填寫尋找彎彎、曲曲的調查表。
活動目標:
1、彎折電線,大膽進行創造性的造型。
2、把創作的電線造型固定在紙上或墻壁上,在進行適當的添畫。
設計方案 篇5
一、 活動背景
圣誕節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相當于中國的春節。中西交流日益甚密,現在圣誕節也成了中國的一個流行節日,圣誕晚會的舉行可以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增進同學們間的感情,共同構造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
二、 活動目的
通過此次活動,加強各系同學之間的交流,同時了解更多西方文化,拓展課余生活,打造溫馨和諧的`院校氛圍。
三、 主辦單位
廣東科技學院心理咨詢中心
四、活動對象
廣東科技學院全體師生
五、活動時間、地點
地點:東門足球場主席臺側
時間:20xx年12月25日晚上7點—10點
六、活動安排
ⅰ、活動準備工作
① 宣傳工作
(1)學校宣傳:海報宣傳、互相告知和橫幅標志
(2)網絡宣傳:微博,各大q群以及學校論壇宣傳
②物資準備
(1)在活動開始前進行嚴格分工,落實責任制。
(2)分成數個小組,分別負責提前向學校方面申請借用場地,租借所需器材和道具,購買物資以及現場裝飾。
(3)醫療用品
③人員安排
宣傳工作由宣傳部門負責
場地申請及所需盛裝服飾(包括人員)由組織部門負責 場地布置及布置所需物資由文體部門負責
活動過程所有舞蹈都由舞蹈部門帶起氣氛并事先訓練好相應舞蹈ⅱ、活動進行工作
① 人員安排
由組織部門維持活動秩序,發生緊急狀況靈活處理
安排人手在主席臺左右兩邊形成防護線并引導師生進入活動范圍圈內
② 活動流程
a.第一幕:西方風情
晚會開場以具有圣誕特特色的音樂及雪花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氛圍。伴隨著音樂與雪花,身著盛裝的演員們從各個角落走上主席臺,并為大家送上圣誕的祝福《merry christmas》。歌唱完畢,正式拉開晚會的序幕。接下來,一段愉快活潑的爵士舞將帶動晚會的氣氛(需提前找人訓練舞蹈)。再唱上一首lady ga ga的《poker face》讓每個人都high起來。
b.第二幕:廣場狂舞
本幕通過主持人的引導,將音樂逐漸切換成廣場舞的歌曲,便到了我們的第二幕。盛裝上演的演員(雪人、圣誕老人、禮物盒子等)都在激情的跳起心協廣場舞。
c.第三幕:圣誕祝福 具體步驟:
1、在晚會前兩天我們會提前做好準備通知同學們帶一張寫有姓名、圣誕祝福和希望的小賀卡、小卡片或小紙條并可以寫下聯系方式。
2、晚會當天同學們進場后便可由“圣誕老公公”們背幸運麻袋去觀眾入口收取,更可活躍現場氣氛。
3、收好賀卡后圣誕老公公上臺由主持人當場抽取兩份并送上精美禮品(圣誕老人帽子和胡須為普通獎,大獎為圣誕老人大公仔)。
4、幸運兒誕生、歡樂的節目繼續進行,此時圣誕老公公們將幸運袋里的卡片發給每個觀眾(隨機),每個同學將會收到一份別人精心制作的賀卡,通過賀卡上信息我們不僅可以相互收到別人的祝福,了解別人的愿望,更多了一次成為好朋友的機會。
ⅲ、活動結束工作
① 人員安排
由組織部全體收拾場地,清理垃圾并歸還租借用品,其他部門則留下部分人手協助組織部門場地收拾。
② 總結得失
由各部門對此活動進行全方位總結。
七、注意事項
1、活動過程保持秩序確保無人員受傷
2、主題突出。
3、加強宣傳。
4、重視總結,評優表揚。各部門成員必須認真做好總結工作。
5. 場地、設備等資源要準備到位。
設計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選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發生在海灘上的故事。主要講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第二件事是畫家送貝殼給小姑娘,小姑娘不收;第三件事是在回家路上,畫家故意將貝殼漏在沙灘上讓小姑娘揀,小姑娘揀起后,又還給了畫家。體現了小姑娘純樸、誠實、信守承諾的美好心靈。
課文雖然以敘事為主,但抒情明理意味很濃。寓情理于景,寓情理于事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對美麗的海灘景色的描寫,對小姑娘和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事情的描寫,都是為了襯托小姑娘純潔美好的心靈。因此,課題中的“金色”絕不僅僅是海灘的金色,更是小姑娘心靈的金色。
文本中描寫了小姑娘與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三件事,其中以“看衣服”這件事描寫得最為詳細。課文通過描寫“太陽剛冒出來”、“太陽越升越高”等表示時間的詞語看出小姑娘已經等了很久的時間;通過“額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體會小姑娘在太陽越升越高的海灘上等待叔叔時的焦急心情,以及老伯伯的好意勸告小姑娘的婉言謝絕,看出小姑娘雖然等得那么焦急,仍然信守承諾。
本文的生字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是個生字剛好分成兩類,一類是多音字,另一類是形聲字。對于形聲字的概念,三年級學生早已確立,尤其是發音明顯、形旁明確的字,例如本課的“礁”、“螺螄”等,但有一個極不明顯,就是“額”,通過查閱資料,“額”也是形聲字,從頁可聲,“頁”表示與頭有關,由一發動全身
[設計意圖]
學習這篇課文是一篇選讀課文,編者的意圖主要是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因此本課的教學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上。放手讓學生通過自讀、思考、交流和質疑等方式讀懂課文,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閱讀后感受到一種美的熏陶:沙灘美、貝殼美、小姑娘的心靈更美,同時學習小姑娘樂于助人、對人對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在享受“閱讀有收獲”的快樂時,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課文,能夠積累一些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
2、 啟發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課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 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使學生能夠發現在金色的沙灘上,小姑娘那顆誠實守信的金子般的心。
[教學重難點]
1、 抓住小姑娘和畫家叔叔之間發生的三個小故事,感受小姑娘的高尚品質。
2、 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老師:課件。
學生:課前讓學生閱讀有關誠實、守信方面的小故事。
[教學流程]
(一)、欣賞美景,感知景物之金色
1、師:同學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課件播放沙灘美景)
(引導學生自由說,初步感知金色的沙灘帶來的景物美。)
2、師:碧藍的海水一望無際,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極了。就在這美麗的海邊,就在這片金色的海灘上,發生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走進文本,體驗多元之金色
1、初讀文本,感知小姑娘
自由讀讀課文,讀完試著完成以下填空:
當畫家叔叔________的時候,小姑娘________。
當畫家叔叔________的時候,小姑娘________。
當畫家叔叔________的時候,小姑娘________。
匯報:
(1) 出示生字詞
Kān jiā
看著 畫夾
Jiāo lí luó sī
礁石 沙蜊子 小螺螄
é qìn tǒng gē
額頭 沁 捅 擱
(2)你發現了什么?
(第一行是多音字;第二行和第三行是形聲字。尤其指出“額”字也是形聲字,與“頁”為偏旁的字都與頭部有關,比如:傾:頭不正也;項:頭后也;顧:回頭看也……)
2、再讀文本,了解小姑娘
師:當我們把上面三句話聯系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整個故事到底講了什么?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讀完后說一說整個故事講了什么?
(學生再次讀課文,后以填空為支撐,同桌互說故事到底講了什么,然后指名全班交流。)
3、研讀文本,走進小姑娘
師:小姑娘的種種舉動,畫家叔叔有什么反應?(感動)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
師:你是從哪些詞中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從“驚訝”、“眼圈紅了”、“ 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等詞句中體會畫家叔叔的感動。并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師: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想想,為什么畫家會如此的感動,會如此驚訝?
(學生自由讀后,說一說,畫家叔叔感動的原因。)
⑴、“看衣服”,感受小姑娘信守承諾之金色
師:小姑娘答應了叔叔,幫他看衣服,就使叔叔感動了嗎?
(小姑娘一直在關注著畫家叔叔的歸來,她很守信。)
師:你說的是不是這樣的情景?(課件出示兩幅有關小姑娘的畫面:一幅是焦急地等待;一幅是歡迎叔叔歸來。)
師:你能通過觀察發現這兩幅圖中小姑娘的'不同嗎?
(引導學生從小姑娘的眼神、眉頭、手的動作中去觀察。)
師:你們能為這兩幅圖分別起一個名字嗎?
(學生可能會起“盼”、“焦急的小姑娘”、“等待”、“激動的小姑娘”、“歡呼”等名字。)
師:小姑娘為什么而焦急,又為什么而激動呢?
師:學著剛才圖中小姑娘的表情輕輕地讀這段話。
(引導學生讀“看衣服”小故事,通過“太陽剛冒出來”、“太陽越升越高”等表示時間的詞語看出小姑娘已經等了很久的時間;通過“額頭上沁出了細細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體會小姑娘在太陽越升越高的海灘上等待叔叔時的焦急心情。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說一說,在烈日下等人的感受,結合課文說一說小姑娘當時的心里會想些什么。穿插指導多音字“看(kān)衣服”、“畫夾(jiā)”的讀法。)
師:小姑娘為畫家叔叔看衣服等了那么長的時間,心里非常焦急,但是為什么不聽老伯伯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
(用上“因為……所以……”回答問題。)
師:讀著描寫小姑娘神情、動作的語句,想象著這樣的畫面,站在我們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個——
課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個________的人啊!
(學生自由說。)
師:正因為小姑娘的這種信守承諾,所以畫家叔叔感動了。
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引讀)
⑵“拒收貝殼”,感受小姑娘不求回報之金色
師:正當小姑娘焦急地等待著叔叔的時候,叔叔回來了。你們看,他帶回來這么多的貝殼呢!有沙蜊子、大貓眼、小螺螄、金海螺……(課件出示:貝殼圖)
師:你們喜歡嗎?那你們覺得小姑娘會喜歡嗎?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指導朗讀:小姑娘羨慕極了,情不自禁地說:“啊,真好看!”
對話創設情境,換位思考:
師:小姑娘,這么好看的貝殼,你收下吧!
(學生一定會學著小姑娘的樣子加以拒絕。)
師:你為什么要拒絕啊?你這么喜歡就收下吧!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說了不能隨便要別人的東西。)
師:可是,你幫我看衣服了呀!我是為了感謝你才送你貝殼的。
(引導學生明白小姑娘并不是為了得到回報才信守承諾一直等叔叔回來的。)
師:因為小姑娘答應了叔叔幫他看衣服,就遵守承諾,還不收叔叔送給他的貝殼,我們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個——
課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個________的人啊!
師:正因為小姑娘的這種不求回報,所以畫家叔叔感動了。
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引讀)
⑶“揀還貝殼”,感受小姑娘誠實之金色
師:是啊!畫家叔叔感動了,他多么希望能把漂亮的貝殼送給這個可愛的小姑娘,于是他故意讓美麗的貝殼,從袋子里漏出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讓孩子們自由說一說自己遇上這樣的情況會怎么做?)
師:那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
(結合文本,說一說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師:我們怎么讀,才能讀出小姑娘這幾句話的韻味呢?自己先去讀讀吧!
(讓學生讀中去體會,小姑娘從“喜歡貝殼”——“猶豫”——“堅決拒絕”的心理活動。)
師:我們一邊想象著這樣的畫面,一邊讀著這幾段話,我們被什么感動了?
師:就讓我們和著音樂讀讀這感人的文章吧。
(學生齊讀“揀還貝殼”小故事。)
師:讀著讀著,我們感受到小姑娘揀起的不僅僅是貝殼,還是——
師:讀著讀著,我們還感受到,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小姑娘真是一個——
課件出示:小姑娘真是一個________的人啊!
師:正因為小姑娘的這種誠實,所以畫家叔叔感動了。
課件出示:畫家驚訝地看著小姑娘,他的眼圈紅了,心潮像海浪一樣翻騰。(引讀)
(三)、情感升化,感悟心靈之金色
師:這片金色的沙灘很美,但更美的是——
(學生自由說說對小姑娘的看法)
師:因為——
師:那你想對這個小姑娘說點什么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學生寫后進行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評點。)
[板書設計]
看衣服
在 金色 的 拒收貝殼 金色(心型)
海灘上
揀還貝殼
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對比和引用數據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蕭瑟(se4)
和煦(xu4)
干涸(he2)
吞嘍(shi4)
裸索(luo3)
戈壁灘(ge1)無垠(yin1)
邊緣(yuan2)
2.解釋下列詞語。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和煦:溫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戈壁:蒙古人稱沙漠地區,這種地區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較少。
滄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顆谷粒。
無限:遼闊無邊。
邊緣:沿邊的部分。
二、導人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的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聞名于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收集的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圖片。
圖片1:西北地區地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圖片2:茫茫大戈壁龜裂大地。
圖片3:青海湖月牙泉。
資料投影:昔日碧波蕩漾,如今舉國荒涼羅布泊變故誰能評說(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4日電。)
資料投影:探險樂園羅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報》)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并記在學習筆記本上。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提問:在文中劃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確: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以后,周邊生態環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二)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1.找一位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讀出感情)
2.組織學習思考、回答問題: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劇?(訓練復述能力)
(2)作者引用了具體數據,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呼吁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引導學生把數據整理出來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直接表達作者憂患意識的句子。
學生討論交流,進一步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
(三)學習對比的寫法。
組織學生討論。
1.作者采用這種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2.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對比嗎?請找出來。
明確:
過去的羅布泊: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現在的羅布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五、探究活動
提問:
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1.我與羅布泊同齡,共百歲。
2.我的成長史就是羅布泊的坎坷史。
3.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現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100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山水。展開聯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報羅布泊。)
六、拓展學習
課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瀕臨干涸的.兩個例子,說明悲劇仍在繼續。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的惡化。
七、小結
這篇課文是從一篇報告文學中節選下來的。羅布泊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曾經是一片美麗的仙湖,但現在卻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無數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作者通過翔實的資料說明,人對自然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這一悲劇主要原因。課文最后,作者發出了拯救生態環境的呼吁。
課文全篇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為羅布泊生態之惡化而痛苦,為人們索取之盲目而痛惜。為了表達這種感情,作者運用了各種表現手法,一是拿羅布泊過去的繁華與現在的破敗對比;二是運用擬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訴說引起人內心的震動,如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一句所描寫的羅布泊的慘狀,實在讓人痛心疾首;三是運用數據客觀說明。這些在教學中都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
八、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設計方案 篇8
活動目的
本次中小學生軍事夏令營,旨將素質教育、國防教育、“三防、民防”訓練和社會實踐活動融為一體,通過深入部隊體驗軍旅生活,培養孩子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作風,提高自理能力,提升綜合素質,鍛煉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健全人格,讓孩子度過一個平安、快樂、難忘的假期。
主辦單位
青海兵星拓展(軍訓)服務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青海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青海省國防動員委員會
承訓單位
駐寧部隊訓練基地
活動內容
隊列、“三防”、“民防”、軍事拓展與心智訓練;內務整理、教唱軍歌,打軍體拳、緊急集合、徒步行軍;了解地震、火災、泥石流等多種意外避險自救與救護常識;感恩與珍愛生命教育;真人CS對抗與實彈射擊體驗;參觀軍營、武器裝備,觀摩官兵軍事課目表演等。
活動安排
7月22日,夏令營啟動儀式。參加的.同學請于22日上午8時前到西門體育館(露天籃球場西側)集合,統一乘車前往部隊報到;
7月31日,進行軍事夏令營成果匯報。參訓同學家長(限1名),憑交接卡觀摩成果匯報。
預約報名參加第二期軍事夏令營的同學請關注西寧有關媒體報道或登錄青海兵星拓展服務有限公司網站(qhbxtz)。
收費標準
每人2680元,共10天。(費用含:全套服裝、食宿、訓練與射擊保障、交通、資料、獎品、合影照片、保險和背包等生活用品;家長參加實彈射擊另行收費。)
活動保障
1、伙食標準:早餐提供稀飯、雞蛋、小菜,饅頭、花卷、油條、包子等;中、晚餐提供4菜1湯(2葷2素),主食為米飯、饅頭和面條;并根據少數民族孩子報名人數,開設清真灶;
2、住宿標準:以連隊班排標準安排住宿,提供床上用品(枕頭、被褥、床單等臥具),由輔導員或教官住同一樓層負責管理,晚上查鋪或蓋被子次數不少于5次;
3、訓練基地設有衛生所,隊員如遇有身體不適時,可及時就治;
4、為每名參訓隊員購買一份意外事故、傷害保險;
5、提供活動體驗日記本、培訓資料,統一發放訓練服(含上衣、褲子、帽子、外腰帶);
7、開訓與結束及實彈射擊時,統一安排車輛接送學生和家長。
活動要求
1、學生秉著自愿參加的原則,必須是身體素質良好,有自理能力,年齡滿8周歲以上;
2、活動期間進行封閉式管理,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和各種利器危險物品等。出發前由家長負責檢查學生所帶物品,注意各種安全;
3、禁止學生攜帶生、冷、不潔食品,活動期間禁止食用零食;
4、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和現金等貴重物品,若擅自攜帶丟失自負;
5、學生進入軍營后按規定統一著裝,一切行動聽指揮,嚴格遵守部隊紀律及各項規章制度,發揚軍人優良傳統,不怕苦、不怕累,艱苦奮斗,嚴格要求;
6、參訓同學要文明禮貌,尊敬教官,團結同學,發揚團結互助精神,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7、愛護公物及各種環境設施,損壞公物照價賠償;
8、同學需自備牙具、換洗內衣、襪子和運動鞋(涼鞋或拖鞋)。
設計方案 篇9
知識能力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正確認讀。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
3、多讀多想,基本讀懂課文的內容,體會我們熱愛祖國,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思想感情。
人文教育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表達詩人對祖國日新月異的歌唱,對祖國未來的美好祝愿。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多讀,講讀結合,學生在讀中體會。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充滿童趣的詩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和太陽比賽早起》。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學生質疑。
二、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詩歌。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
2.交流:你讀懂了什么問題?從哪些地方讀懂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3、教師示范朗誦,說說:你聽出了什么?讓學生體味詩歌的情感。
4、學生像老師那樣動情地朗誦。
自由練讀同桌互相練讀給全班同學聽。
二、指導學生背誦。
1、背誦喜歡的小結。
2、整篇背誦。
三、指導學生做作業 。
教后小結:
閱讀課文,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懂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同學間的交流,讓學生的疑點在大家思想觀點的碰撞中化解開來。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內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肯定會快速提高。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設計方案10-22
設計方案(經典)10-05
(經典)設計方案10-07
【經典】設計方案10-06
設計方案[精選]10-01
設計方案【經典】09-30
(經典)設計方案09-01
設計方案03-17
設計方案(經典)11-19
設計方案(精選)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