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作文(匯編12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重陽節作文 篇1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便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以前,我對重陽節確實不怎么了解,認為只不過每到這一天人們吃上幾塊重陽糕,大伙再聊聊天也就過去了。后來,等自己漸漸懂事了,并從父母那里了解到了一些關于重陽節的來歷和特殊的含義。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或老人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轉眼間,今年的重陽節又來到了,我的心里有了個小算盤。 這天上午,我走到奶奶旁邊,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問:“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奶奶疑惑的說:“今天,今天什么日子?”我神秘地說:“想想,好好想想。”“今天是***媽的生日?”“不對,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生日?我的生日要到十二月啊!”“呵呵,不是那個生日。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老年人的節日啊。所以我帶你出去走走。”說著,我便拉著奶奶的衣角向前走。奶奶臉上的笑容今天很燦爛,一旁清澈的湖水倒影著岸邊樹木的身影,幾條小魚無憂無慮的在水里游弋,有時互相嬉戲,有時吐吐水泡。耳邊還不時傳來奶奶小時候的故事,奶奶陶醉在這美麗的詩畫里了。是啊,經常聽大人們說,要讓老人老有所樂,安享晚年。或許說的就是這幅美麗畫面吧。
這時,天色已晚,我和奶奶意猶未盡的回到了家,而媽媽也早早在餐桌上放上了重陽糕。我連忙遞了一塊給奶奶,又抓起一塊塞進了媽媽的嘴里,當然我不會忘了自己。咦?今天的重陽糕怎么比以前的更甜了呢......
重陽節作文 篇2
楓葉正紅時,是重陽節。
重陽節就在農歷初九,又名重九。故有長久、長壽之意。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在去年重陽節我做了一件意義非凡的事。
重陽之際,媽媽爸爸帶我來到康樂佳園養老服務中心,看望老人。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于來到美麗的敬老院。一進門,這里寧靜而又安恬。一位有八十高齡的老人正在散步。雖然法令紋和魚尾紋已經在老爺爺臉上刻下歲月的痕跡,但他們生活得很悠閑,身體也很硬朗。我悄悄走過去,小聲說:“老爺爺,您好。”老爺爺笑瞇瞇的,回答了我:”你好,小朋友。”這是我在敬老院見到的第一個老人,我很激動。
我跑到媽媽那,拿出我用零花錢買的一雙老人鞋。又回到老爺爺身邊:“送給您。”
老爺爺收下了,道了謝,那安詳的神情顯得十分幸福快樂。老爺爺邀請我在往里走,我笑著答應了。
走進敬老院的院子,看見里面有許多老人,有的臉色紅潤,有的.手持拐杖。老爺爺轉過頭,對我輕聲說道:“走,去我房間看看。”說著揚揚手,示意讓我跟來。來到老爺爺房間后,我看見房間是四室一廳,客廳里還有一臺電視機,房間里的東西樣樣齊全,床上的被褥疊得整整齊齊。圍墻旁有一條門,是通向一口池塘的,池塘里可能有很多魚吧,只見幾個老人靜靜地坐在池塘旁全神貫注地釣魚。
我和老爺爺聊了聊天,聊一些家里的事情,他是多么懷念家的味道啊!多么想念自己的兒女啊!多么想念自己的親人啊!我還知道了老爺爺有些時候會肩痛。我便毛遂自薦,給老爺爺按摩。我站起來,雙手放在肩上,前四指用力向下按,大指姆也隨著向前推。”舒服嗎,老爺爺。”老爺爺說:”舒服。”他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
我反復給老爺爺做著按摩,看到老爺爺很舒服,我也很快樂。之后,我又雙手握拳輕輕地在老爺爺肩上錘。
“別錘了,你也累了”老爺爺用疼愛的語氣對我說。
“那,我給您跳支舞吧!”我說道。
老爺爺說:“好。”隨著點了點頭。
我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達到忘我的境界。
跳完舞,時間不早了,我就已經走在返程的路上了。
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老人那曾經青春的容顏,這位老爺爺雖然生活環境很好,但缺少親人的關懷。同學們,有時間多看看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吧!多關愛他們吧!
重陽節作文 篇3
金黃的枯葉離開了樹梢,在空中如蝴蝶樣飄動,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無聲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黃,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點綴,徐徐的,秋的韻味濃了起來。秋天,來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佳節到。我登上了故鄉的山。往日,坎坷的亂石小路,如今還十分親切,路旁的景物依舊,只是覺得更添了一份愁緒,由于,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陽節,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往的人,過往的事,過往的一切,更難免讓人觸景傷情。不經意間,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親愛的大伯。往日與大伯的歡聲笑語,又在我難中浮現,讓我對他的思念,在秋風中更加濃郁。
去年的重陽節,過去了不久但又好像很漫長。那時,大伯還在我們身邊。他是一個很活潑可愛的白叟,由于他有一顆常青的新,又寬厚的襟懷胸襟。他的笑,是那么的開朗,清澈又慈愛,不禁讓我想起“絕類彌勒”。他的一切,都感染著身邊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這一不可逆轉的天然規律,終究讓大伯從此成為過去,只給我們留下似楓葉般的片片回憶,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壓在我們心頭。那開朗的笑臉從此定格了。那一刻,我好像長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到何謂親情,明白到在世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
如今的重陽節,我站在山上,習習秋風,
夾雜著思念,吹亂了我的.思緒,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悲秋,又值重陽,我終于明白,這“悲”從何而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時此刻,我反復咀嚼這句詩的韻味,嘗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對過往的追憶。我于這迷離的秋色中,試圖尋找昨日那一幕幕貴重的畫面,不知不覺,太陽已滑到了山間,像一個泛黃的大石榴。
“夕陽無窮好,只是近黃昏。”我心里默念著,踏向了歸途……
重陽節作文 篇4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有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在這些節日里我的內心充滿了歡樂,而最讓我難忘的是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
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待爸爸媽媽走了之后,我就開始了”工作“。我想:婆婆喜歡吃西紅柿炒雞蛋,我為她做一盤吧。我準備好所需要的材料之后便開始大顯身手了。我先打了三個雞蛋,攪勻了,接下來是切西紅柿,這一步可有點難,我拿起菜刀一下一下小心翼翼地切, 不過我還是把西紅柿切成了薄片。我又想:應該切點蔥花。說干就干,拿起刀就切,一下,兩下,三下,突然,小指頭流出了紅紅的血。
由于不小心手指擦破了一個小口,我有點不想干啦,但又想到婆婆那慈祥的笑容 ,勤勞而又粗糙的雙手,我又有了干勁,我把手指頭用創可貼包好,說來也怪,手指的疼痛頓然消失。我切好了了蔥,開始炒了,我先倒了油,等油熱了,便把攪拌了雞蛋倒進油鍋里,放了點鹽,”呀,鹽放多了,“
我說,”這可怎么辦?“不過也沒辦法,就這樣炒吧。過了一小會兒,呀雞蛋糊了,趕快鏟鏟,這一刻,我手忙腳亂,把我整得一團糟,我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終于我把西紅柿炒雞蛋做好了,望著自己做的西紅柿炒雞蛋,心想和媽媽做的差的`遠。
我還想為婆婆做一碗湯,我害怕自己做不好,也就想了一個簡便的方法,給婆婆沖一碗燕麥片湯,當一切弄好之后,婆婆還沒有起床,我把做好的飯菜端放在桌子上,之后我又悄悄回到自己的房間,偷偷注意婆婆的動靜,當婆婆發現我之后,瞧了瞧飯桌,同時嘗了口雞蛋,喝了口湯。我歪著腦袋問婆婆:”是不是有點咸?“”不咸,不咸,只要是藝博做的外婆喜歡吃,我的小外孫真是長大了,會體貼人啦!“
外婆的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了,這一天,我感覺陽光是那樣的明媚,讓我有一種別樣的心情……
重陽節作文 篇5
又是一年重陽時,我想起了我的太外公。
太外公雖然去世幾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時時浮現在我眼前,打開記憶的閘門,往事漸漸清晰起來,我想起了我和太外公相處的點點滴滴。
在外婆家,我是最小的一個孩子,成了大家心中的“寶貝”。太外公更是非常疼愛我,好吃的、好玩的,他都會留著一份給我。聽媽媽說,小時候,太外公一向很嚴格要求她和舅舅的,要是他們犯一丁點的錯誤,太外公就會責罵他們,甚至動手揍他們。在媽媽的記憶中,太外公成了她心中的“權威”。但對待我,太外公可不一樣了,任我搗蛋調皮,撒野、發小脾氣,他總是樂呵呵的,臉上蕩著慈祥的笑容,和著他滿頭的'白發,構成我童年時最美的懷念。望著和太外公合影的照片,想著他的寵愛,我的淚水不知不覺地落了下來。
太外公在世的最后一年里,因為生病動了手術,他顯得越來越老了,腿腳不利索了,腰背也越來越彎了。我看在心里,常常想幫他多做點事情。記得有一次,太外公上街買菜回家。看著他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樣子,我立刻拿來毛巾給太外公擦汗,遞上一杯涼茶,又不停地給太外公捶背,太外公笑得合不攏嘴。
“太外公,您還累嗎?”太外公笑呵呵地說:“不累了,乖孫子。”看著他開心的樣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發現關心他人原來也能讓自己得到開心的。太外公這么疼愛我,我為他做點小事,這算得了什么?
還記得有一次,在外婆家,家里要拍“全家福”,太外公進屋給大家搬椅子。畢竟是高齡的人了,才一個來回,就氣喘吁吁了。我看見了,趕緊叫太外公坐在一旁休息,我幫他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搬到最后一張的時候,不知什么原因,我一下子絆倒在地上了,膝蓋蹭破了皮,血絲滲了出來。我感覺很痛,但我擔心太外公看見了,忍著傷痛把椅子全部搬完。太外公看著我,仍是那慈祥的笑容,頓時,我感覺所有的勞累和傷痛都仿佛消失了。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的成長;蒼鷹感激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感恩我的太外公,因為我在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很多的快樂,留下了很多很多美好的記憶。
又是一年重陽時,我好想念我的太外公,他要是現在還活著,那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重陽節作文 篇6
又是一年九月九,我不同得回憶起從前,重陽節,在我的記憶中沒有什么特別的,只是那時友人的關心鐫刻在了我的心中。
重陽節,活在王維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個”的友情中,登高是重陽節活動的一種,意思大概是爬山吧。這種活動當然少不了我們這些少年,我們一起去爬了云臺山。山是郁郁蔥蔥的,水是澄澈的,人是自由歡樂的`。山勢雖然不算太高,但我終究還是卡在了半山腰走不動了。朋友們便拋下我上山了,休息的我不免感到孤單。大約等了一個多小時,他們便面帶笑容地下山了,他們手中拿了許多小玩意,口中談論著他們之間的經歷。而我,像一個被排擠的外人獨自跟在他們后面。突然,他們不約而同地轉過身來,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不同的東西,說:“喏,順手給你帶的。”緊接著,他們與我分享了一路上的趣事,我的心中流過一陣暖意。朋友們,雖然我們去了不同的地方,不經常見面,但是,我們共同的經歷和你們的關心會永遠陪伴在我身邊。
重陽節,存在于孟浩然那“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愉快中。菊花是重陽節的標志,也是中國的文化之一。菊花年年開,人能否再來?可能是我個子高的原因,家長總是很放心我,經常讓我獨自一人去做事,不過,我還要感激他們,如果不是他們的放心,我與她或許還無法相識。去年九月九時,菊花像是為了預告什么,開的特別美。我與她相識在一片菊花中,因為年齡相仿,我們很快就搭上了話,她的眼睛里好像有星辰大海,迸發著光芒。她對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善良,那么敏感,我們互換聯系方式。可是聊了一段時間,她好像人間蒸發一樣不見了。后來,她媽媽告訴我,她從小就有心臟病,前一段時間剛剛去了另一個世界。聽著聽著,我的眼淚不受控制地擠了出來。如果我們可以重來,我想再多陪陪她,多給她一些快樂。
重陽節,活在每個人的記憶中,朋友總是帶給我快樂,記憶中的一張張可愛的臉,印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重陽節作文 篇7
九月初九兩陽相會,俗稱“重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親人與朋友。
我最喜歡在家鄉過重陽節了。重陽節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著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凈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后與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奶奶用野菜活著一點面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盡管心里饞得要命,卻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著慢慢品嘗。誰知就在這時,家里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我又氣又急,追著狗打,奶奶看見了,也一邊罵狗一邊想把桐葉粑搶回來。可人哪有狗快,一會兒狗就叼著桐葉粑無影無蹤了。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安慰我說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與大人們一起吃著粗糙而難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現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現在過重陽節,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里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來到了吉首。可每當我吟到王維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的重陽節,想到重陽節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
重陽節作文 篇8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于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丶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
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里的這個故事,并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閑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他想夸耀女婿吳子章(孟學士)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在旁邊看王勃書寫,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泄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
重陽節作文 篇9
秋高氣爽,風和日麗,9月9日重陽節到了,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家小學生更要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
大家小區附近有一家敬老院,每次從那經過,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看過去,那些失去健康的老年人好可憐,辛苦了一輩子,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晚年,卻要在敬老院孤零零的度過。所以,早在幾天前,我和鄰居幾個小伙伴就商量好,這個重陽節去敬老院看望那些老人,大家的想法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和表彰。這天一大早,大家攜帶水果和食物來到了敬老院,很多大人已經攜帶小孩早到了,敬老院很熱鬧,老大家眉開眼笑,大家幫他們打掃衛生,唱歌,講故事,看著他們欣喜,激動的目光,大家高興極了,一個上午在大伙的歡聲笑語中過去了。為其他人行善,就是在為自己儲存幸福,大家決定,明年的重陽節還去敬老院為老大家獻愛心。
中午,回到家里,我越想越不對,伴隨我成長的奶奶我又為她做了哪些,“烏鴉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我說:“奶奶,我要為你洗腳。”,我用盆子打好水,把奶奶扶到沙發上,我給奶奶挽起褲腳,脫下襪子,把腳放進水里面,奶奶開心的淚水漣漣,我說:“奶奶,你的腳繭子如何那樣厚呢?”,奶奶嘆了一口氣,時光回到了四十年前:爺爺奶奶結結婚以后,生下了大姑,二姑,三姑,父親和叔叔,爺爺在河南油田上班,為中國的石油工業做貢獻,奶奶攜帶五個小孩在山東老家種地,很辛苦,奶奶個性強,種出來的`莊稼長勢喜人,哪個見哪個夸,她的腳都是那時候長年累月累的了。九十年代初,奶奶攜帶小孩們來油田和爺爺團圓,依舊為一家人操勞,再后來,有了大家這一代,奶奶就輪流著為大家做飯洗衣,接送大家上學放學……
淚水不禁模糊了我的眼睛,我仿佛看到在將來的日子里,一個小女孩攙扶著我行走不便的奶奶,慢慢地向前走著,那個小女孩就是我。
重陽節作文 篇10
每到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
——重陽節。
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登山、吃重陽糕、飲菊花酒。家里有老人的,也會對老人多一些體貼,多做一些老人愛吃的菜,帶老人去外面逛一逛。
重陽節這天,在路旁或一些商場的門口,都會多出一個為老人服務的小站。看見老人走過來,便熱情地為老人量血壓、稱體重。還有,在重陽節這天,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就是去敬老院探望老人。
“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看見如今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在關心老人,我不禁想起了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五官清秀,說話風趣幽默,常常讓我和弟弟開懷大笑。
我的姥爺得了高血壓,身體癱瘓,生活上需要別人的照顧,這個重任就放在了舅舅身上。舅舅不嫌臟,不嫌累,堅持給姥爺洗澡、刮胡子、剪指甲。下班回家總要先問候一下姥爺,給姥爺講一些有趣的社會新聞。
自從姥爺得了這個病以后,脾氣很急躁,總挑食,不吃青菜。有時候姥爺不小心把青菜吃進嘴里,馬上就吐出來;聽家人勸聽煩了,甚至把青菜扔在地上以示抗議,為此,大家絞盡腦汁想辦法,對他好言相勸,可姥爺依然我行我素。舅舅發現姥爺格外愛吃雞蛋、餃子,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青菜剁碎,在炒雞蛋的時候把剁碎的青菜和雞蛋炒在一起,這么碎的青菜姥爺還能挑出來?每次看著姥爺吃著青菜雞蛋我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姥爺身體癱瘓,理發成了一個問題。怎么辦呢?舅舅就自己買了理發的`工具,自己在家給姥爺理發。剛開始舅舅手藝還不是那么嫻熟,如今,他理起發來又快又利索。大家都說憑他的手藝可以開一家理發店,專門給老人理發。
在天氣好的時候,舅舅還會推著姥爺去沙澧公園曬太陽,和公園里的其他老人聊聊天。看著這些老人又說又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我不禁想:如果我們人人都關心老人,那么,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
關愛老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心做起。希望老人們都過上安康幸福的生活。
重陽節作文 篇11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這里沒有山,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無法感受“重陽節秋高氣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盡收眼底。”的意境,可這絲毫沒有減退咱們上海人對重陽節的興致。在大大小小的糕點店里,都擺滿了插著彩色旗子的重陽糕。社區里也組織開展重陽節的活動。這次,我校歡樂團隊的主題也是重陽節。在我鄉下的外婆家,那兒的重陽節才叫熱鬧呢!到那時,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開始登高。這么多人一起爬山,別提多有趣呢!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每當此時,我都要打個電話給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祝他們節日快樂,因為這是他們的節日,這是祖先留給咱們的精神文明遺產,咱們應該繼續傳承下去!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就在眼前了,讓咱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度過吧!
重陽節作文 篇12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這首詩寫出了讓我們孝敬長輩、敬愛長輩。九九重陽結是中國的一個重要節日,但同時也是我外婆的生日。
一早我們一家就去外婆家,外婆今天格外的開心,大家歡聚一堂,她坐在椅子上,似乎等著我們幾個小的去給她按摩,我馬上湊合上去給外婆按摩,外婆不但夸贊了我,還獎勵我一塊大肉,哈哈,開心極了,接下來外公看到我給外婆按摩,羨慕的不得了,讓外婆休息,現在輪到他啦,哈哈,我說外公別急,今天也是你的節日,等會幫你按,外公立馬躺上來把背露出來,想應該是讓我給他捶背吧,我拿出那麻利的雙手撲通撲通撲通捶捶捶捶捶捶,外公享受的差不多睡著時,舅舅也要來,那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我的手都有酸,被大人夸得心里美滋滋滴。之后我帶著外公外婆到樓下小區散散步,外公跟他那幫朋友在那打太極,還說你要不要過來試試?我馬上跑的遠遠的,我怕外公一不留神,一踢腿把我給踢飛啊!
我還是牽著外婆的手,在小區里逛一圈,外婆家的小區美景還是不錯的,滿滿的聞著桂花香,鋪面而來,感覺心情舒暢,我還看到很多老人坐在花壇里聊天。
逛了一會兒,我們就去酒店吃餐,幫外婆外公慶祝,酒店門口大屏幕上都播放著重陽節的祝福語,外婆領著我們走進了一個包廂,里面擺滿了好吃的'菜,我忍不住留口水啦,但是老師教過我們,上桌前要長輩先動筷,小孩才能動,外婆他們動了筷子,我們馬上開動啦,哈哈,很快服務員阿姨進來了,推著一個大大的蛋糕,唱著生日歌,祝福外婆生日快樂,同時我們大家一起給外婆唱了生日歌,外婆今天說了一句非常高興的話,她說一年我的生日只有一次,但每一次都是最開心的,有這么多人幫她慶祝,這句話讓很多親戚朋友都感動,雖然我還小,不太懂,但是我也開心,因為我能看出長輩們有感而發,外婆看我們笑得這么開心,從包里拿出了幾個布娃娃,送給我們,可開心我們啦。
到家后,媽媽告訴我,外公給我們發了個大紅包,真不知道今天是我生日,還是外婆生日,為什么我比外婆還要開心呢?外婆:生日快樂!節日快樂!身體健康!也祝所有的老人節日快樂!
【重陽節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作文 重陽節作文03-31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_重陽節作文03-30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的作文03-30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前的感想04-03
重陽節孝親-重陽節作文01-15
重陽節的來歷_重陽節的起源作文02-15
重陽節作文12-15
重陽節作文08-09
重陽節作文08-09
重陽節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