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索將臨床多站點考試法引入全科醫學生外科學教學
摘要:全科醫學培養的主要是面向社區、鄉鎮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學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掌握過硬的臨床技能以適應基層衛生服務的客觀需求。由于傳統考核模式已難以適應當前醫學教學要求,因此,探索將臨床多站點考試法引入全科醫學生外科學教學,以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提高外科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MSECS 考核方式 外科學
全科醫學專業主要培養的是面向街道、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學人才,他們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掌握過硬的臨床技能,以便從事基層醫療工作。傳統醫學教學和考核方式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和考核,而忽略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已難以適應當前醫學教學要求。隨著醫患關系的緊張和患者維權意識的提高,醫學生臨床實踐操作的機會進一步減少;以至于大量醫學生畢業后感到無所適從,很長時間都無法融入臨床一線工作,甚至部分學生難以通過臨床執業醫師技能考試而無法執業。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和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何依據社會需求,將新的考核方法融入日常教學,培養出真正能滿足臨床一線需求的新型應用型人才顯得尤為重要。
臨床多站點考試(Multiple Station Examination of Clinical Skills,MSECS)是上世紀70年代R.Harden等提出的一種客觀評價臨床能力的方法;其通過多個模擬考站對醫學生基礎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實施考核,評估學生的臨床技能。目前MSECS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在評估醫務人員臨床理論與操作技能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探索將MSECS應用于2009級臨床醫學全科醫學專業學生外科學教學,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校2009級全國統一高考錄取臨床醫學全科醫學專業86名,隨機選擇43名作為實驗組(A組),剩余43名作為對照組(B組)。組間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實驗組(A組)采用MSECS考核法,對照組(B組)采用傳統考核法;總分60分合格。
1.2.1傳統考核法。實踐成績(30%)+理論考試成績(70%),實踐成績由帶教老師按百分制打分后乘以30%,理論考試成績按百分制考試后乘以70%。
1.2.2 MSECS考核法。分為病史采集和查體、病例分析、外科學基礎三大站點。病史采集和查體采用標準化病人(teacheras standardized patient, TSP)考核,各占10分;標準化病人依據態度、醫患溝通能力等綜合評價,占10分;病例分析考核“急腹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占20分;外科基礎分器械認識及打結、外科洗手、消毒鋪巾、穿戴無菌衣及無菌手套、切開縫合或外科換藥(二選一)五個部分,各占10分。
1.3觀察指標
1.3.1在考試結束后立即完成調查表,匯總后與總成績、合格率一起統計和比較(見表1)。
1.3.2畢業一年后,電話隨訪臨床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結果并進行統計和比較(見表2)。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tata12.0(College Station, Texas USA, 12.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2檢驗,計量資料以x± s表示、t檢驗;檢驗水準為P=0.05,雙側檢驗。
2結果
2.1實驗組(A組)和對照組(B組)問卷比較(見表1)。
2.2實驗組(A組)和對照組(B組)考試成績比較(見表2)。
3討論
外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非常重視處理臨床問題的綜合能力。外科學教學的目標是“理論聯系實際,強化無菌觀念、基本功,促使學生掌握解決病人問題的外科操作技術和能力”。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醫學教育以理論教學為重點,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醫學生臨床實踐操作的機會較少,基本操作技能差,以至很多醫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很長時間都難以勝任臨床一線工作。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外科學教學評估方法對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MSECS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的一種臨床能力評價方法,通過多個模擬站點對考生基礎知識、臨床操作技能等實施考核,評估考生的臨床綜合技能。MSECS能調動醫務人員動手積極性、提高操作技能,在評估醫務人員臨床理論與操作技能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
3.1 MSECS場景更真實、知識更全面
傳統考核多注重理論,與臨床技能脫節,難以全面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利于培養臨床一線醫務工作者。而MSECS作為一種客觀、有序、有組織的考核框架,考查范圍更全面、考查內容更細化。MSECS不僅要求考生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在真實臨床環境中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的實踐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MSECS全面考核了醫學生的綜合水平。一方面,通過(standardized patient, SP)模擬真實的臨床環境,克服了筆試考試死記硬背的弊端。另一方面,通過SP與考生在問診、查體等過程中的直接接觸,對考生語言交流能力、溝通能力進行全面考查,提高了考生對病人的人文關懷意識,有利于以后緩解醫患矛盾。
3.2 MSECS考核更公平、內容更豐富
近年來,由于患者的自我維權意識逐漸增強,臨床考核中很難保證考生能接觸相同的病例;同時由于患者病情和性格差異,即使能接觸相同病例,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的考試結果,容易導致考核欠公平。而MSECS中SP的應用從根本上解決了臨床病例缺乏與教學考試需求之間的矛盾。不僅使患者的相關權利得到維護,降低了醫患矛盾的發生,也保證了臨床教學和考試的公平性、多樣性,教學、考核內容更豐富,保證了教學質量。
本研究是我們對MSECS考核的一次嘗試。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考核絕對成績明顯低于對照組,而兩組及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MSECS更側重于綜合能力的考核,對考生綜合素質要求更高有關。實驗組學生在一年后臨床執業醫師技能考試合格率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也間接支持這一觀點。但本研究人數少、時間短,還存在很多不足;如SP的設立。通常,為了防止SP使用醫學術語提示考生,標準的SP最好能來源于非醫學背景;但由于需要長期的培訓和高昂的費用,我們采用培訓本院青年醫師承擔SP。
總之,我們將在以后外科學教學中逐步完善MSECS考核的各個環節,包括SP和帶教老師培訓,站點的科學化設立等,使MSECS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提高我院的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醫學人才;為醫學生畢業后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作準備。
參考文獻:
[1]李梅,路會俠.OSCE在提高臨床技能教學質量中的應用[J].大理學院學報,2010,(06):88-90.
[2]Burch VC,Nash RC,Zabow T,et al.A 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newly qualified medical gTaduates[J].IVied Educ,2005,39(07):723.
[3]高想,毛榮,孫福榮.多站點考核在外科實習醫師出科考試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04):11-12.
[4]孫怡,王穎,李蔚.客觀結構化考試對醫學生臨床技能的評估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02):86.
[5]董文菊,汪森芹.OSCE在全科護士培訓考核體系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07):30-32.
[6]涂文記,趙峻,潘慧.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醫學生實習前綜合測評中的應用[J].協和醫學雜志,2014,(01):116-119.
[7]王景瑞,趙佳星,鄧強宇.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國內醫學生考核中實施現狀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01):9-12.
【探索將臨床多站點考試法引入全科醫學生外科學教學】相關文章:
住房將引入保險機制如何?07-13
全科醫師臨床實習總結范文07-01
全腦英語教育引入初中的課堂07-03
全科醫生總結01-03
愿君多采擷全詩07-06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總結04-14
全科醫師自我鑒定11-18
全科醫師總結范文(精選19篇)11-17
臨床醫學生自我評價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