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日小報一年級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下面為大家分享了清明節日小報,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1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2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3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4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5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6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7
清明節日小報圖片8
清明節為什么要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與其他節氣不同的是,清明還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相傳,先秦已有設壇祭墓的習俗,后來逐漸演化為墳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約在南北朝時形成習俗。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鑒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開元二十年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也清明節掃墓原因。
因寒食節是在清明的前幾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兩節合一,就形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直到現在,上墳掃墓的日期規定也不是很嚴格,清明前后時間都可以。
清明節為什么要掃墓?清明節掃墓來自寒食節。中國古代歷史中本有兩個節日,一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主要用于指導農耕﹔一為寒食節,旨在掃墓和緬懷親人。由于清明節和寒食節在時間上只隔一兩天,先人們就將這兩個節氣合二為一了。
清明養生攻略
1、清血管
血管遍布人體全身,對生命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人體的血管就像下水管道,時間長了容易積聚垃圾,應該時不時清理一下。
美國心臟病著名專家亞瑟·阿加特斯頓博士總結了8大“血管清道夫”,能幫我們快速有效地“掃除”血管垃圾:
8大“血管清道夫”:蘋果、葡萄、紅葡萄柚、燕麥、豆類、綠茶、堅果和植物種子。
2、清腸胃
要長壽,就要先“腸壽”。縱觀國內外的長壽名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腸胃好。腸胃容易堆積毒素,如果不清腸胃,給身體排排毒,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臺灣《康健》雜志推薦了食物中的7大腸道清潔“高手”:西蘭花、洋蔥、大蒜、豆類、海帶、黑木耳和全谷食物。
3、清肝氣
4月還是春天,中醫一直強調“春季養肝”。但清明時節切不可對肝臟進補,反而要清肝氣。
這是因為,清明是人之陽氣生發的時段,中醫認為,體內肝氣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如果肝氣過旺,影響脾胃,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4、清肺氣
清明節氣是流感等傳染性疾病高發時期,要注意養肺,清肺氣。
清明前后是踏青的好時機,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園、到河邊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并適當運動,面對松樹柏樹做深呼吸,給自己的肺臟換換氣,有益身體健康。
5、清心氣
清明前后,天氣忽冷忽熱、陰晴不定,天氣的多變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悲傷、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最終造成心氣不順。心氣不順,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精神疾病、抑郁、焦慮等精神疾患。所以清明時期要注重清心氣。
清明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心境要暢達,要通過戶外散步、踏青等活動,來清凈心氣,達到愉悅身心的目的。
【清明節日小報一年級】相關文章:
一年級清明節日記(精選62篇)05-24
清明節日記06-16
清明節日短信01-20
清明節日作文11-14
清明節日記11-14
清明節日作文11-19
清明節日記06-30
春節節日小報內容(通用7篇)07-10
2022清明節日期05-09
清明傳統節日作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