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06 10:46:30 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教學設計

人教版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并積累所引用的經典、格言,體會演講詞語言的特點。

  2.引導學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觀點和材料。

  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來闡明觀點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以讀促思。

  2.利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3.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運用事例和道理來證明觀點的。

  2.引導學生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系實際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所提出的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思考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引起興趣

  導語:在一次奧運會中,馬拉松比賽慶祝勝利的典禮早已結束,坦桑尼亞的選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進了已經幾乎空無一人的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后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他的雙腿沾滿血污,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周,跑到了終點。著名的紀錄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艾克瓦里,為什么要這么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個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外送我來這里,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彼米约旱男袆釉忈屃司礃I和責任的深刻內涵,同時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敬業與樂業》就是宣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一篇文章,這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職業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所作的演講詞。讓我們去聆聽先哲的教誨,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展示課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圖片素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并根據教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1.作者所認為的“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樣的生活?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的?

  3.劃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間起過渡聯結作用的語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全文思路。

 �。ㄈ┥钊胩骄�,領悟品味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進行品味。

  1.作者在論證“要有業”“要敬業”“要樂業”這些觀點的時候列舉了哪些例子?講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經典語句、格言,找出并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并說說這些材料所證明的觀點分別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講和口語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時,怎樣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的?還有哪些語句如話家常?

  (2)作為一篇演講稿,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很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作者證明觀點所運用的方法,進一步理清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聯,從而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2.通過品味語言,了解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ㄋ模┵|疑問難,思辯拓展

  1.教師導語并設計問題:文中作者在談到“要樂業”這個觀點的時候寫到“‘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我們的身邊也常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好苦啊”,如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導他要樂學。

  2.文中作者認為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是同一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見的小組擬定一個簡單辯論提綱,展開辯論。

  3.小組內交流:你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么?你將怎樣對待這份職業?

  【設計意圖】1.通過解析作者的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觀點,并進行充分有力的論證。

  2.讓學生能盡情地參與討論,發表看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思辯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ㄎ澹┎贾米鳂I

  對家人或熟悉的人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自己職業或學習的態度,思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將責任和趣味統一起來的人。

  【設計意圖】了解不同的人的職業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人教版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是為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更是為了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旨在突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淡化過于強調學科特色的傾向,不是單純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貼近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系列,意圖讓學生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農民畫具有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手法、鮮艷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等特點。農民畫與兒童畫從表現手法上有相同之處,它利于兒童理解和模仿,從而學習農民畫從生活中取材的特點,鼓勵學生生動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

  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學習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課本的圖版和優秀美術作品,了解農民畫的特點和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和風格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作品。培養學生添畫、改畫能力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中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以及農民畫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激發學生熱

  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難點:運用裝飾色、裝飾線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教師:PPT課件,尋找相關資料。準備好學生作業紙。學生:課前網上欣賞圖片,油畫棒、勾線筆、三幅農民畫。教時安排:一教時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誰是真假美猴王

  1、談話:可愛的孩子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的游戲城堡。喲,不信?瞧你們眼睛瞪得大大的,小腦袋里也冒出了許多小問號。忘記介紹自己了,我是農民的女兒,善良淳樸是咱農民身上的優秀品質。相信我沒錯,跟著我一起玩游戲,好嗎?從大家震耳欲聾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你們的激情澎湃呀,現在游戲開始。

  2、第一關:真假美猴王。

  出示兩組圖片請欣賞兩組圖片,認真觀察、思考。猜一猜這兩組美術作品哪一組出自農民之手,為什么?請欣賞

 �。ㄉ恨r民應該很忙,哪有功夫整天游山玩水呢,所以左邊雞鴨鵝應該是農民畫的。)

  師:這么多的同學都認為是第二組圖片,往往真理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里。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3、看樣子,你們的.功夫了得,一眼就能辨別真偽。教師板書課題:學畫農民畫

  二、賞析作品——火眼金睛

  1、引導學生介紹農民畫。

 �。ㄉ唬恨r民畫大多產生于我國北方的農村。)

 �。ㄉ侯櫭剂x,就是幾乎沒有經過專業的美術學習,農民畫的畫。)

  師給農民畫下定義。

  師:看樣子,同學們都是對農民畫做了很多的了解,中國是個農耕民族,同學們都是農民的后代。所以農民畫如同是傳家寶,我們一定要代代相傳下去呀。

  2、第二關游戲更有挑戰性,小勇士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火眼金睛。老師相信在座的每個學生,只要肯認真觀察,都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呢。

  3、出示農民畫圖片。

  讓學生小組合作找出農民畫的共同特點。農民畫給你怎樣的感受?從色彩、造型、內容等方面入手。

  4、交流農民畫的顯著特點。

  色彩:色彩艷麗,大多很喜慶,人們希望日子過得像畫里一樣紅紅火火,寄托著咱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貼福的那幅,以紅色為主,讓人一看就很喜慶。)造型:大膽夸張,富有想象力。

  內容:大多選擇他們身邊熟悉的花花草草和勞動生活場景,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讓我們倍感親切。

 �。ㄉ簞倓偰欠嫯嫷恼婧�,大人們在扳手腕,許多孩子在樹下自由自在的玩耍,不像我們連對門的人都不認識,非常的孤單。)

  4、師:農民畫大多創造于60年代的北方的農村,以其鮮艷的色彩,夸張大膽的造型描繪農村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以及他們的勞動、生活場景。展現農民健康積極的生活面貌,寄托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獨特而又珍貴的民間藝術財富。

  師板書:色彩鮮艷造型夸張

  5、出示老師作品。我也畫了幅畫送給你們,看看符不符合農民畫的特點。因為是馬年,所以畫了匹馬,寓意是祝你們馬上闖關成功,馬上都能變成農民畫的小畫家。

  三、探究畫法——看我七十二變

  老師真高興,同學們已經了解了農民畫的基本特點,那書本上又是怎么去創作農民畫呢?讓我們接著進入游戲第三關:看我七十二變。

  1、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看對農民畫的幾番改造。

  游戲之前,先考考你們,看看老師的變化。我只是將如此喜慶的農

  3民畫戴到頭上了,好看嗎?談談農民畫還可以運用到哪些地方?

  請打開課本,尋找變化過程,數數共有幾番變化。

  2、觀看幾組對農民畫的改畫和添畫,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

  3、師在剛剛的作品中示范改畫和添畫。

  四、創作作品——大鬧天宮

  光說不練假把式,進入第四關游戲:大鬧天宮,請你們在畫紙上大膽改畫、添畫。要求:

  1、色彩和造型的選擇符合農民畫的風格特點,可以在原畫基礎上添一添、改一改。

  2、時代的變遷,改畫的內容也適當變化,給農民畫賦予新的時代氣息。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作品

  說說自己創作的方法和想法。(添畫作品,我給這副農民畫在添了買新車的場景,因為我舅舅家在農村,去年就買了車)

  是呀,如今的農村不再是過去的窮溝溝,人們富裕了,寶馬奔馳也不再是個稀罕物了,今天,農民畫家筆下要畫的東西更豐富了。

  六、拓展延伸

  1、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農民畫,也學會了畫農民畫。它特有的方式表現了農民對生活的熱愛。我們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農民的血,心中沸騰著對農民畫深深的眷戀和喜愛之情。如今,新的時代農民有了更美好的生活,也讓農民畫的天地更為廣闊,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向了都市,走向了整個地球村,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和藝術瑰寶。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老師也希望我們班的同學將來能出幾個農民畫的畫家呢,讓農民畫傳承下去。

  2、作業:農民畫還有很多種類,包括年畫、版畫、剪紙、壁畫等等,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更豐富的農民畫,辦一個小小農民畫展。

人教版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俺俗Z言快車”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合作精神。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具體體現了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的理念。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識字,區分形近字,通過“我會讀”積累十二個詞語;能發現詞語的結構規律。

  2.通過“讀讀背背”,讀背一首小詩──《祖國多么廣大》。

  3.通過“我會連”辨別六個平翹舌易錯字;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5.用過口語交際的話題,向大家講述怎樣過“六一”兒童節。

  6.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7.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8.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學生準備:幼兒園時的“六一”照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自己發現。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再運用這一規律認識五個生字。

  2.詞語加減,交流發現。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減一筆”、“加一筆”、“加兩筆”組成新字。

  3.全班交流,歸納發現。全班交流后歸納:這些詞語先讓學生說說發現探索的過程,自編識字兒歌,認識五個生字。

  4.編兒歌,識生字。

  自編識字兒歌,認識五個生字。教師要多鼓勵,增強其成就感。如:

 �、佟皬V”字頭上去一點,廠廠廠;

 �、凇叭铡弊种虚g下一豎,甲甲甲;

 �、邸叭铡弊诸^和加一“ノ”,白白白

 �、堋叭铡弊种虚g穿一豎,申申申;

  5.展示智慧新發現,拓展練習。

  字形小魔術:給“口”字加兩筆,能變成……

  6.讀一讀書中的字,然后組成詞語。

  7.拓展練習、下面每一組都有特點和規律,說說你的新新發現。

  跑 蹲 趴 蹈 ──────

  蝶 蜂 蚊 蟻 ──────

  樹 桐 梢 柳 ──────

  陰 陣 院 陳 ──────

  部 郵 鄧 都 ──────

 �。墼O計意圖]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本環節的設計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佻F在,我們“乘坐語言快車”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吧!

  自由讀一讀,認一認。

  ②分小組開火車識字游戲。

  采用橫著讀、豎著讀、倒著讀幾種方式,讀書中的詞語,看哪組讀得準,認得快。

  ③小組開火車朗讀比賽。

  2.我會連

  自己先讀字

  ①再連線

 �、谕阑プx。

  ③說一說哪些字平舌音和翹舌音。

 �、芘e例再說幾個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字。

  2.讀讀背背。

 �。�1)老師過渡:下面有一首兒歌描繪的是祖國南北方同一季節不同的景色,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2)自讀詩歌。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注意讀準“祖、嶺、盛”三個字。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4)全班交流感悟兒歌。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5)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

  (6)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7)指導背誦兒歌。①自己背誦。②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背一句,連句開火車背誦;③四大組開火車連句背誦。

  [設計意圖]

  本環節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開火車連句背誦,以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合作精神。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練習生活體驗來思考、應用新知識,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這正是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一)播放錄像,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六一”的活動錄像,

  2.啟發提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

  3.點撥啟發,回憶過去。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么過“六一”兒童節的?想把你過得最高興的“六一”節的情況跟大家交流交流嗎?

  ①”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

  ②其他同學對他的解說作出評價:態度是否大方,語句是否完整,語言是否生動有趣,如果是,就獎勵他一個“優秀解說員”獎章。

  (二)創設情境、激發參與

  1.老師過渡:下面是老搜集到的本校近年“六一”活動的圖片,照片上都是本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節活動的內容。解說照片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

  2.“六一”節快到了,你準備怎樣度過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呢?。

  ①小組交流:每一個人都自由說說自己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過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六一”節,讓大家給參謀參謀,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商量,看看設計方案行不行。

  2.小組同學合作,設計活動方案。

 �。墼O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舉止文明、態度自然、語言清楚明白。

  二、識字加油站

 �。ㄒ唬⿲嵨镅菔荆ぐl興趣

  展示《新華字典》《新編小學生字典》。

  1.誰知道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有什么用?

  2.誰會查到下面這些字在字典的哪一頁?(“我、是、小、學、生”)

  3.看了他們的演示,你想說什么?是不是也想學會這個本領呢?

 �。ǘ┮龑W生介紹學求學網的途徑、方法

  提示:學習求學網的途徑有多種,如:家長教,大哥哥大姐姐教,自己看字典的說明學。學生介紹方法時,可以邊說邊做。

  (三)老師總結音序查字法

  1.按順序背熟漢語拼音字母表,熟練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音節第一個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節表》里查到這個大寫字母。

  3.在查到的大寫字母下面找到音節,再看它右邊標的頁數。這個數字就是這個音節在字典中的頁數。翻到指定的頁碼查到音節以后,再按四聲的順序,找到所查字的音節,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四)學生練習求學網

  1.從字典中查出自己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頁。

  2.從字典中查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叔叔等家庭親人的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頁。

  3.比賽求學網

  ①出示老師的名字,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比比誰最快。

  ②出示老師的新字,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比比誰最快。

  寬 溪 往 解 準 樓

  [設計意圖]

  “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后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目的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

 �。劢虒W反思]

  語文教學不光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要觸及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吐出心聲。當學生有了生命的沖動,有了創造的激情,那么課堂自然會成為他們情感激發,心靈對話的精神樂園。如本設計中的“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后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勺屢呀泴W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這樣的設計,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捕捉相關的信息,然后加進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這樣的教學環節,充滿了感性,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調動了學生的直覺、感受、想像、情感,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完善人格,關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諧發展。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我們每個教育者應從學生的個性出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沿著全面發展的軌跡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隨時質疑,保留看法,使每一節課都能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個性盡情展現。答案不是唯一的,語文教學才是精彩的。

人教版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下冊第六單元76頁-78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觀察年歷卡時,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讓學生從年歷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年月日的時間概念。 根據2月天數判斷平閏年。

  教學難點:

  記憶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計算全年的天數。

  教具、學具準備:

  smart電子白板課件、年歷卡

  學生:學生每人準備紅色、藍色彩筆各一枝。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猜謎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給它脫一件, 年底剩下一張皮。 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出示:20xx或20xx年的年歷卡,學生交叉分發。 在年歷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3、交流對年月日已有認識并導入新課。

  提問:能找到今天的日期嗎,這不光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日子,還有三個新朋友呢。你對年、月、日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嗎? (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年、月、日。

  談話:同學們這張年歷卡雖小,可是里面包含的知識卻不少。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自己手中的年歷卡,看看你能發現些什么?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同桌交流。

  2.認識大月、小月和平月。

 �。�1)談話:同學們觀察得都很仔細,從年歷卡上發現了這么多有價值的信息。每個月到底有多少天呢,請把觀察的結果填在表格里。 學生同桌合作填表,從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把這一年的12個月份分類的話,你打算怎么分?

 �。�3)介紹大小月和平月: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的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一個特殊月,叫做平月。

  3.記憶大月和小月。

  a.學生動手涂色,大月涂紅色,小月涂藍色。 數一數,大月有幾個?小月有幾個?

  b.介紹大小月記憶方法

  (1)拳頭記憶法。課件展示

 �。�2)兒歌記憶:

  ( 3 )學生互相記一記,數一數。

  (4)游戲鞏固:“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腳;二月來了,不出聲”

  4.計算全年的天數。

 �。�1)提問:你們能計算出一年全年的天數嗎?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

  你是怎么算的呢?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2)為什么有的年份是365天,有的年份是366天?相差這一天在哪呢?

  5.認識平閏年,并可以根據20xx-20xx年2月的天數判斷平閏年。

  你能根據平閏年的排列規律發現什么嗎? 為什么每四年出現一個閏年呢?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視頻。

  三、鞏固練習

  那我們學了這么多知識,一起去年月日博物館看看吧。

  1、重要事件紀念館

  拖動圖片至放大框,選擇一幅照片說說是什么日子。

  課件出示

  2、四選一答題:每個卡通人物后是一道題 同學們選擇任意一張卡片,回答問題。

  課件出示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根據老師的板書來說說看。

  五、結束語

  同學們真是太棒了,時間是寶貴的又是短暫的,希望同學們能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最后送大家一首《365個祝福》,祝愿同學們學業有成。

  六、板書設計

  年

  月

  日

  1

  12

  大月 31天:1、3、5、7、8、10、12 小月 30天:4、6、9、11 365天

  28天

  平年

  平月

 �。� 2月

  366天

  29天

  閏年

人教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偶、鬢、衰、客、何”等5個生字,會寫“客、何”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文,體會詩人感慨萬千的真實情感。

  3、在讀詩、悟詩的過程中,體會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濃濃愛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1、談話導入:我們班的某某某離開家來富陽讀書,離開爸爸媽媽,你想家嗎?趁機引入試題:他離開家幾天就開始想家了。那么一個人離開家鄉幾十年后回到久別的家鄉,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回鄉偶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首詩,板書:《回鄉偶書》。

  2、學生齊讀。

  3、出示頭像,介紹詩人。

  賀知章不但是個大詩人,而且還是個大學問家。

  二、自主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通詩,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糾正字音。

  ①出示詞語:偶然、鬢毛、衰老、客人、何處來、鄉音

  ②解釋:“衰老”(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我嗎?那形容怎樣的人,比較合適?)

  ③解釋“何處來”(換種說法:哪里來、什么地方來。)

 �、芙忉尅棒W毛”(圖片幫助理解)

  3、開火車讀詞語。

  4、分小組朗讀詩。

  二、交流學習,感悟詩情。

  1、學習第一、二行詩。

 �、僮杂勺x,說說大概的意思。

 �、趫D片出示(年輕和年老):有哪些變化呀?(家鄉的變化)

 �、奂亦l的變化很大,詩人的樣子也發生很多變化,可是唯一不變的是什么?(鄉音)解釋:家鄉話。

 �、転槭裁礇]有變?(說明詩人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萦懈星榈睦首x這兩行詩:詩人50多年沒有回家鄉,現在回來了,還是衣錦還鄉,見到了家鄉的許多變化,心中百感交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學習第三、四行詩。

  過渡:詩人沒有忘記故鄉,而故鄉還認得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嗎?

 �、僮杂勺x,你能說說大意嗎?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讀。

  三、配樂吟誦,升華詩情。

  1、配樂詩朗誦。(師范讀)

  2、學生學習吟誦。

  3、那么怎樣讀好詩呢?老師這里提供大家一個方法。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4、學生自由朗讀。

  5、指名朗讀。

  6、同桌朗讀。(配樂)

  四、閱讀續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鄉偶書》之二

  2、學生自由朗讀

  3、集體朗讀

  五、快樂寫字時間。

  1、學習“客”的書寫。

  2、學習“何”的書寫。

  反思: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6點45分我就來到學校。8點20分活動開始了,家長們陸續來了,每個人都很安靜地關注著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各個坐得筆挺,聲音也非常洪亮,也許歸功于家長的到來,可也說明我的孩子們懂事了。今天的感動真不少。

  課堂讓我感動

  師:同學們能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嗎?

  學生二人小組討論、表演。

  師:哪一組來試一試。

  徐磊、盛琦兩人表演如下:徐磊扮賀知章,學著老人的樣子(手摸著胡子,很有禮貌地詢問)走過來。兒童問:“您從哪兒來?”

  “賀知章”說:“我從北京來。”兒童問:“你是哪里人?”“賀知章”答:“我是這里人。我很小就離開家了�,F在回來了�!眱和f:“那我帶你去你家�!薄�

  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品質之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古詩精練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從學生想象

  “賀知章”與兒童的對話,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創造性地把古詩的'意境形象地表達出來了。新課標中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痹诮虒W中我創造機會讓學生去想象,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家長讓我感動

  很多家長都是在上班,可是還抽出時間來參加,真讓人感動。家長真摯的建議讓我如沐浴春風,家長的表揚讓我眉開眼笑,家長的善解人意讓我感到欣慰無比。

  真的這次活動我覺得搞得很成功,我想家長和我的距離更近了。

人教版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明確筆的功能和外形之間的聯系,了解筆的形狀與手形的聯系。

  2、欣賞各種款式的筆,了解筆的每個部分的功能,并聯想出各種新穎的筆形和功能。

  3、學習設計搞的繪制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筆的功能,并根據手的形狀設計出筆的外形。

  難點:設計一支新穎的筆,用設計稿的形式完成。

  三、課前準備:

  各種各樣的筆,彩紙,筆

  四、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一支款式新穎,功能多樣的筆,提問,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出示課題:筆的世界

  二、新授:

  1、請學生把收集到的筆集中起來,舉辦一個“筆的世界”展覽會。

  2、請學生上臺介紹一下自己的筆有些什么功能,哪個方面設計的比較新穎。

  3、實物投影出示書上作品,討論,哪些地方設計比較新穎,有創意。

  A、用日歷表裝飾又美觀又大方。

  B、上粗下細顯的非�?蓯�。

  C、握筆的地方設計的很圓潤,保護手長時間寫字時手指不疼痛。

  D、凹凸有致的筆型順著手的外形,握筆非常舒適。

  E、夜光筆,隨身帶著可以當小電筒。

  F、米老鼠的.耳朵會動是按鈕的功能

  你還能說出那些其他新穎的功能呢?

  三、分析筆的組成部分:

  筆尖,握筆處,筆桿,筆頭,可圍繞這幾個部分進行設計。

  四、教師師范:

  1、根據四個部分設計出筆的外形

  2、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進行變形,添加。

  3、用圖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說明文字。

  4、涂色。

人教版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

 �。�、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反復朗讀文章,理解大意,在筆記本上做好詞語解釋,掃清文字障礙。

 �。�、查找有關寫作背景資料,以便對課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師:

  1、準備播放的音樂和教學課件。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想】

  文章可研討的方面很多,比如語言,寫景,情節等,但一節課時間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這節課中重點討論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點。在討論過程中立足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言,尊重學生的討論結果。朗讀也是本節課的重頭戲,所以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朗讀。也即是在朗讀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讀。

  【課時安排】

  一課時。(總用時40分鐘)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2分鐘)

  同學們,我們都是生活在家庭當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著家的溫暖,是家的溫馨使我們快樂的生活。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那你們認為家對于每一個人來講重要嗎?(學生回答)好,既然家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它,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盡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和睦友愛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板書課題)

  老師已經布置大家作了很詳細的課前預習,掃清了文字障礙,查閱了有關寫作背景的資料,也讓大家朗讀了課文,相信你們對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現在就先讓三個同學來給我們朗讀一下文章。

  二、抽三個學生朗讀,教師評述(5分鐘)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幾個同學的朗讀,現在誰來說說文章講的是什么事呢?

 �。ㄒ患宜目谕獬錾⒉降腵故事)

  教師:這篇散文,寫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現得很溫馨,很甜美。這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是透過優美而樸素的語言傳遞給我們的,所以下面老師將配上動情的音樂給大家再次朗誦這篇散文,希望你們能用心去感受這份溫情。

  三、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配以音樂)(5分鐘)

  四、課文講解(15分鐘)

  教師:剛才大家說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樣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說說文中的“我”這個人怎么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于“我”:(5分鐘)

  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ā澳赣H本不愿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睘槟赣H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ā耙祸畷r,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艺f:‘走大路�!焙茏鹬乩先思业囊庖姡滥赣H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ā斑@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保�

 �。ò鍟骸拔摇保盒㈨樕屏迹�

  關于我的母親:(5分鐘)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ㄉ平馊艘猓瑦圩o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ā澳赣H本不愿出來的�!拖裎倚r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蹦赣H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

 �。ā暗�,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愿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愿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游的興致)

 �。ò鍟耗赣H:慈愛親切)

  關于兒子和妻子:(5分鐘)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說一說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后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ㄟ@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ò鍟浩拮樱簻厝豳t惠)

  (板書:兒子:聰明乖巧)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恒的情感:親情。(板書: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ā拔摇焙推拮又g──夫妻情)

 �。赣H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教師:本文就圍繞著這三種親情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學生回答)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教師總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里,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五、播放樂曲(2分鐘)

  讓我們共同欣賞一首清新悠揚的樂曲《家》。請同學們閉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讓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一幕幕在腦子中呈現,感覺一下自己從家庭當中得到過的無盡溫暖和愛,相信你對“親情”二字會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題:既然說在生活中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那請同學來告訴我們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和愛護你的?你又為他們做過什么?(學生討論)(5分鐘)

  六、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韻基礎上伴著音樂朗讀(5分鐘)

  七、教師提問,讓學生說說自己父母的生日(1分鐘)

  總結:希望同學回去以后都能問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記在本子上,最好記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給他們送上你最誠摯的問候與祝福。

人教版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從文中篩選重要信息。

  2、體味本文語言的準確與情趣詩意之美。

  3、培養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深入挖掘探索過程中的懷疑和想象精神。

  【教學難點】

  探討標題的獨特內涵。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時數】

  第二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設計】

  1、導入:茫茫宇宙,充滿奧秘。仰望星空之時,會有許多遐思,有沒有外星人存在呢?

  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嗎?提問請一兩個學生說說依據,我們走進課文《宇宙的邊疆》,看看被美國人稱為科學代言人的卡爾薩根怎么說的,他相信 有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文章的寫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奧秘。)(板書)

  2、問題一:探索宇宙時,應該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懷疑富于想象(板書)

  (設計意圖:以兩種精神作為文章的切入點,抓住文章的關鍵。)

  3、問題二:文中的哪些段落體現著作者的懷疑和想象?

  我們回過頭來會猛然發現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懷疑和想象,看來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確實需要這兩種精神,難怪有人稱卡爾薩根被為懷疑論的馬丁路德金并且懷疑和

  想象的內容外形有無差別社會形態是否一樣智能生命文明現象(板書)

  和我們兒時的好奇是一樣的,我們常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實我們還可以說

  宇宙遼闊無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問題三:宇宙有邊疆嗎?宇宙有中心嗎?

  討論兩分鐘:

  一部分同學認為宇宙沒有中心,沒有邊疆因為宇宙遼闊無垠、茫無際涯,范圍之大,難以想象另一部分認為宇宙有中心因為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還有一部分比較全面認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邊疆根據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濱。

  小結:所謂邊疆中心都是對宇宙探索已知范圍之內,未來還要我們這一代繼續探索,那么中心邊疆也會隨之變化。

  5、問題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語言特色?

  這樣的段落雖然并沒有體現懷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們為懷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種知識的背景,或是懷疑和想象的結果。同時運用準確而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得科學知識離我們不再遙遠。

  6、問題五:統觀全文,我們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奧秘?

  繼續開拓是職責,未來取決于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尋找我們更為美好的家園。

  未來(板書)

  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體會抒情和議論的語言,并和解說詞的特點聯系起來,采用這樣的語言方式會更貼近關注的心理,引起共鳴。

  7、總結文章寫作的重要特色,領悟本文寫作的深遠意義。

  8、布置作業:

  任選一個你喜歡的題目,查閱資料,撰寫一篇科學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如果發現了生命星球地球的未來

  【板書設計】

  外形有無差別

  探 勇于懷疑

  索 社會形態是否一樣

  宇 未來

  宙

  奧 智能生命

  秘 富于想象

  文明現象

人教版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54頁例2和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征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運用按比例分配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并能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運用按比分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如果媽媽的菜地里的白菜長蟲子了,媽媽會怎么辦呢?肯定要買殺蟲劑(濃縮劑)進行殺蟲。那濃縮劑能不能用來殺蟲呢?你們想不想解決這類有關的問題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那好,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比的應用。

  板書:比的應用。

  二、探索新知。

  請同學們打開教科書的54頁。

  出示教材54頁例2

  閱讀與理解:

 �。�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已知條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釋液的體積,1: 4表示的是濃縮液與水的體積的比。

  分析與解答:

  (1)、稀釋液:500ml 總分數:1+ 4=5

  1 : 4表示什么意思呢?

  濃縮液 : 水

 �。�2)、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比是1: 4 。

  濃縮液的體積是稀釋液的1/5。

  水的體積是稀釋液的4/5。

  方法一:

  總體積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總分數,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別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

  把每份是:500(1+4)=100(mL)

  濃縮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

  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濃縮液占總體積的1/5;水占總體積的4/5。),最后用總量乘各部分占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濃縮液有: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回顧與反思:

  濃縮液體積:水的體積

  =( ):( )

  =( ):( )

  答:濃縮液有100mL,水的體積有400mL。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二第1、2題。

  四、小結:

  1、今天我們應用比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2、按比的配制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 a、先算出總分數,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別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b、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最后用總量乘各部分占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業:

  練習十二第3、4題。

  六、板書設計:

  比的應用

  方法一 方法二

  總分數1+4=5

  每份數: 500(1+4)=100(mL) 濃縮液占總體積的1/5

  水占總體積的4/5

  濃縮液:1100=100(mL) 濃縮液有:5001/5=100(mL) 水:4100=400(mL ) 水有:1004/5=400(mL)

  答:濃縮液有100mL,水的體積有400mL。

  課后反思:

  按比的配制稀釋液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一節課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種分配思想,在生活、生產中是很常見的已學過的平均分,其實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種特例。教學中要通過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在生活、生產中常常要把一個數量按照數量的多少來進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價值。以生活實際例子入手,讓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是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由此激發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每學生都能體會到數學的存在,其實就在他們的身邊,因為數學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時能得到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多向思維的發展,也凸現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人教版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超導體以及超導體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 通過超導體知識的學習,擴展知識面.

  情感目標 知道超導體在現代以及未來科技中的重要性,學習科學家的堅韌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從介紹昂尼斯發現水銀超導現象的物理學史知識入手,講述超導體的一般概念,基礎知識.

  進一步講解超導的優點、缺點和目前科學家面臨的問題.

  教法建議 本節的教學要注重科技的聯系,避免孤立的學習,要注意聯系實際.

  可以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料進行學習.

  也可以教師提出課題,學生查閱資料,從收集資料、信息的過程中學習,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設計】 方法1、學生閱讀教材,教師提供一些關于超導體的材料,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閱讀時思考,例如:什么是超導體現象?采用超導體有什么經濟效益?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采用實驗探究和信息學習的方法.實例如下

  實驗探究: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圖書館、互聯網查閱有關超導體方面的資料,小組討論,總結超導體的優點、缺點以及討論超導體的未來發展方向.

  【板書設計】

  1.超導體 概念 超導現象2.超導體的優缺點3. 我國的超導體的研究

  探究活動

  【課題】超導現象的歷史

  【組織形式】個人或學習小組

  【活動流程】 制訂子課題;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1、嘗試總結超導體的發展現況.

  2、討論超導體的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 1、圖書館、互聯網查找資料.

  2、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人教版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收集關于“海鷗老人”吳慶恒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二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對于每一單元的導讀是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的,他們會明確這一單元課文的主題是什么,也會運用其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都比較明確,有助于他們的自主學習。)

  二、導入新課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關于動物與人和諧相處的文章,讀過后你有什么話要給同學們說呢,把你想說的話說給大家聽。

  三、板書課題,檢查預習

  文中的老人指的是誰?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揭題:

  這是發生在昆明翠湖邊的意見真人真事,這位老人叫吳慶恒,被人稱作海鷗老人。老人與海鷗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們自由讀課文,讓我們一起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

  出示兩組詞語,指導朗讀,并根據詞語把文章分成兩部分

  四、兩部分的內容哪一部分讓你感到意想不到?

  五、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畫出描寫海鷗的句子。

  (1)“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ㄗァ罢把觥币辉~體會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當作親人。)

 �。�2)“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

 �。ㄗァ凹娂姟薄懊C立不動”等詞體會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

 �。�3)“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

  六、海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老人生前做了些什么?再次默讀課文,畫出文章中描寫老人喂海鷗的句子。

  七、指導朗讀老人喂海鷗的句子,通過讀、寫(想象老人與海鷗之間的對話)、說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情誼。從中明白海鷗的表現并不是意外的表現,而是把老人當做自己親人,在送別老人的葬禮上,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個小海鷗,你會對老人說什么?

  八、布置作業:寫讀后感,呼吁人類善待動物,把地球變得更加美

人教版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斟、酌、怔、敝、宗”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樣爭畫的,從中感悟他們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

  二、教學重點:體會老前輩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課型:獨立閱讀課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手段:用“小黑板”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主席吧!在他和杰出的詩人郭沫若,著名的畫家齊白石之間曾發生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爭畫)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學生可能會問:他們為什么爭畫?這么偉大的人還要爭著畫一幅畫嗎?)這些問題,我們學了課文以后.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難懂的詞語。

  2.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五>集體匯報交流.

  1.請幾個同學輪流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栩栩如生:本課指齊白石的畫對樹、老牛、小鳥等形象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裝裱: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匠心獨運: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敝人:謙辭,指的是本人。

  3.課文講了這樣的故事:齊白石老人為了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與熱愛,刻了兩枚印章,用一張廢畫包裝好送給主席。毛主席精心裝裱廢畫讓齊白石感到不安。毛主席和郭沫若在宴席間對這幅畫連連贊賞并幽默地爭這幅畫。最后二位老人在畫上題詩贈白石,白石收起這件珍品,喜不自勝,視若瑰寶。

  <六>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三位老人真的是要爭到這幅畫嗎?你對這三位老人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畫出你喜歡舶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討論以上思考題。

  3.集體交流。

  (1)三位老人不是真的要爭到這幅畫,而是在幽默的交談中體現出毛主席對這幅畫的熱愛,齊白石對毛主席的尊敬與愛戴。

  (2)從爭畫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熱愛藝術,關心藝術家,得到藝術家的贈品還設宴答謝,對藝術家的廢畫都精心裝裱,并做出高度評價,讓人深受感動,這是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感情。同時我們還領會到詩人郭沫若的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畫家齊白石對領袖無比崇敬愛戴,對藝術精益求精,有高超的造詣。

  (3)交流同學們喜歡的語句。如:

  a.只見這是一幅金綾裝裱的縱幅國畫,上面畫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落著幾只形態各異的小鳥,樹下佇立著一頭搖頭擺尾的老牛。那老牛正側著頭,望著樹上的小鳥出神。

  (這些語句對畫的內容作了詳細描述,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呼之躍出,把畫寫活了。)”

  b.“主席,您要是再不應允,我可要下手搶了。”

  (以上語句讓我們感受到主席的平易近人,和藝術家之間親密的友情,也反映出齊白石對藝術執著的追求。)

  c.白石老入得到這件珍品后,‘喜不自勝,視若瑰寶,輕易不肯示人。只是自己不時地拿出來,默默凝視,深深沉思......

  (以上句子含義深刻,從中體會到齊白石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對藝術的無限追求。)

  (4)抄下同學們喜歡的語句。

  <七>指導朗讀課文。

  <八>總結�!�

  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大家一定被這一故事所感動。課文正是通過對領袖與詩人、畫家日常交往中一件普普通通的爭畫一事的描寫,表現了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友誼,歌頌了領袖毛澤東平易近人、尊重藝術和對藝術家的關懷,也表達了齊白石老人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

  <九>作業設計

  一、根據課文填空。

  ()的李子樹()的情誼()地說

  ()的小鳥()的目光()地搖頭

  二、把以下詞語補充完整。

  談()說()()()如生神氣()()

  才思()()別()一()()()無縫

  一絲()()喜不()()淺()慢()

  其樂()()形態()()匠心()()

  <十>板書設計

  12:爭畫

  送畫

  爭畫毛主席尊重藝術、平易近人

  贊畫齊白石熱愛藝術、敬重領袖

  藏畫

人教版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及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

  3、教育學生自尊、自強,并要關心、尊重他人。

  教學重點:

  認識5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層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14課《檢閱》。板書齊讀課題。

  2.誰知道“檢閱”什么意思?(生答)

  【檢是檢驗,閱是觀看。檢閱一般是指一支隊伍的最高首長對他的隊伍舉行隆重的檢驗儀式。用來表示隊伍對最高首長的敬重和效忠,用來顯示最高首長的尊嚴,只有最高首長才有資格進行檢閱。 】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檢閱嗎?

  3.大家在電視上看過09年國慶節的閱兵式,誰能說一說這次大閱兵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知道嗎?這次大閱兵之所以能給我們帶來震撼,除了導演組的精心編排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次大檢閱提前一年就開始選人訓練,而且對受閱者的身高等體貌特征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每個方隊的動作才會那么整齊劃一,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過渡:了解了國慶大閱兵,讓我們繼續學習新課。上節課我們認讀了本課的字詞,那么我們在學習課文前做一下詞語熱身訓練好嗎?

  (出示詞語:俱樂部鴉雀無聲情不自禁貴賓糾正棘手博萊克截肢隊伍沉默局面真棒羨慕主席臺觀眾拄拐洪亮)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小組讀——齊讀

  2.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直奔重點

  1.參加檢閱前大家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說到棘手,我相知道,究竟什么事這么難辦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去了解一下。

  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指名答)

  2.文中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大家很為難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6自然段來思考�?梢援嫵鲇嘘P語句,做做批注。

  (指名答,相機指導朗讀)

  (抓住“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俱樂部立刻鴉雀無聲了”,以及第6自然段一連串的問題去感受問題的棘手。)

  相機出示:

  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怎么跟他說呢?誰去跟他說呢?

  師:是啊!這一段共有五個問號,多為難啊!誰能把這種為難用朗讀的方式傳遞給大家呢?

  3.我不明白博萊克截肢了,已經不適合參加檢閱了,直接告訴他不就行了嗎?我相信他會理解的,還用這樣為難嗎?

  (預設:生:不能直接告訴他,直接告訴他,會傷害他的自尊心的。)

  4.能傷害自尊嗎?我不相信,我們來模擬一下如何勸慰博萊克。誰覺得自己能說會道,愿意承擔起勸慰博萊克的任務,請起立。剩下的同學和我就是博萊克,聽聽他們是怎樣勸說的,聽了他們的勸說后博萊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1:“對不起博萊克,你是殘疾人,為了國家榮譽,你就不要去了�!�

  生2:“為了集體榮譽,博萊克,檢閱時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體養好。”

  生3:“博萊克,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養好了,下次再參加吧。”

  5.如果你是博萊克,聽了這樣的勸告,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1:一個殘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這些勸告會讓我很傷心。

  生2:我本來就很傷心了。現在又受到了這樣的'打擊,以后可能會放棄,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3:我好傷心啊!他們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殘疾人。我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沒意思。)

  6.博萊克傷心了、絕望了、自卑了,這可怎么辦?如果你是隊長,你有好主意嗎?(指生答)

  (指生讀隊長的話:隊員們讓博萊克參加,如果我們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的第一排,讓大家都能看見他,怎么樣呢?他雖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兒童隊員,還不是一般的隊員!)想想隊長是怎樣提出這個主意的?指導讀出感情。

  7.這個主意好不好?大家都夸獎隊長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誰來幫我解決這個疑問?

  (預設:生1:好在讓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給了博萊克信心。

  生2:讓博萊克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樣,別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8.說的好!讓博萊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兒童隊員是一樣的,這就是隊長主意的高妙之處。后來博萊克參加了那次檢閱,他在國慶檢閱時的表現怎樣呢?大家的決定正確嗎?趕快讀課文的10——16自然段吧,你會明白的。(自讀思考)

  9.出示:

  國慶節到了。多么盛大的節日!多么隆重的檢閱!街道上人山人海,樓房上彩旗飄揚,主席臺上站滿了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

  讀讀這一小節,說說那是個怎樣的場面?(盛大、隆重、熱烈、熱鬧)

  能把這種盛大熱烈的氣氛讀出來嗎?(指讀——評——再指讀)

  10.檢閱臺上的人和成千上萬的觀眾的視線都集中到博萊克所在的兒童隊,有人情不自禁地夸起來:這個小伙子真棒!,有人夸:這些小伙子棒!相機板書:這個、這些、真棒!

  出示:“這個小伙子真棒!”

  “這些小伙子真棒!”

  11.這個小伙子棒在哪兒?誰能讀有關的句子?

  出示:

  在隊伍的第一排緊跟在隊長后面走著一名拄拐的男孩,看來,他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他會忘記自己在拄拐嗎?這時的博萊克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自豪,激動、興奮、全身心地投入)他在想些什么?相機板書:自信自強

  (預設:A、師:當博萊克拄著拐走在隊伍的第一排時,他想:這是隊員們對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走穩!讀——

  B、他想:這是隊員們對我的鼓勵,我一定要走整齊!讀——

  C、他想:這是隊員們對我真誠的愛,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讀——)

  12.他為什么能這么棒呢?博來克能做到這樣容易嗎?請你想象一下博來克在訓練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摔到了……,每天累的腰酸背疼……胳肢窩磨出血泡,脫皮疼痛,起繭子……)再讀上面這段話,體會感情。

  13.那么,這些小伙子棒在哪兒?

  大家沒有嫌棄他,而且尊重他,接納他,作出了正確的決定,敢于讓他參加檢閱,使博萊克鼓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相機板書:關心尊重

  14.所以觀眾們情不自禁地稱贊道:

  “這個小伙子真棒!”

  “這些小伙子棒!”

  再讀一讀這兩句話,讀出你由衷的敬佩和贊美。

  所以觀眾們除了稱贊,還情不自禁地為兒童隊鼓掌。那掌聲經久不息,他們用長時間的掌聲來表達自己心里的敬佩、贊美和激動。

  把敬佩、贊美和激動的感情送進去再讀最后三句話。

  四、總結提升

  1.我想,這次檢閱,一定會在波蘭人民的心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這次國慶檢閱,不僅檢閱了兒童隊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好的心靈!相信每個人都永遠忘不了這次難忘的檢閱。你們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話要說,對嗎?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我想說:博萊克你真是好樣的。你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吃盡了苦頭才練出這樣的水平。

  博萊克我好佩服你,你是個英雄!

  兒童隊員們,你們的愛心創造了奇跡。沒有你們的關心、理解、支持、尊重和鼓勵,就不會有今天的博萊克。你們也是英雄。)

  2.尊重身體有殘疾的人,是一種閃光的品質!博萊克在伙伴們的關心和鼓勵下,選擇了堅強,選擇了拼搏,所以他創造了奇跡。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多殘疾人,在周圍親人和朋友的關心下,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生活態度,他們珍惜生命,自強不息,也走出了精彩的人生之路。談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五、布置作業

  1.任選一個內容,寫寫你想說的話。

  a.博萊克回到家里,他激動的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b.看著隊伍中的博萊克,我想對他說:

  2.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故鄉》是一篇篇幅很長的課文,包涵的內容很豐富,人物性格鮮明。因為時代的原因和魯迅特有的風格使這篇課文很難理解。備課的時候我翻閱了很多名家的教案,都是把重點放在對閏土和楊二嫂的分析上,記得我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也是這樣講的,不同的只是細節上的區別。我認為這樣的設計使得學生對故鄉缺少整體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的記憶里《故鄉》就是閏土就是楊二嫂,至于故鄉和這兩個人的聯系就沒有印象了,更不要提故鄉的主題意義。所以我設計的時候就從整體感知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從讀過這篇課文的直接感覺──悲哀(也是本文的靈魂、本質)入手,從整體上感受課文的感情基調,然后再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分析這種感覺的來源──是故鄉的什么使“我”如此悲哀呢?故鄉的景物和故鄉的人物。重點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時候,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重點分析閏土,次要分析楊二嫂,之后自然地總結:這樣的故鄉這樣的故鄉里的人,怎么不讓“我”感到深深的悲哀。面對這種現狀,作者是怎樣的態度?全文晦暗的主調里有沒有一點亮色?從而理解課文結尾部分的含義,最后再給學生補充有關背景材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并深化文章主題──不只是“我”的故鄉,當時的農村都是這樣,當時的農民都是這樣,這都是辛亥革命后,軍閥割據、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對農民的盤剝造成的。這樣做既突出了重點,又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由現象到本質,透徹的領會課文主題。

  在分析人物的時候,由相同的一個問題領起:這個人物的哪些方面使“我”悲哀?依然圍繞“悲哀”這個主題。帶領學生分析閏土使我悲哀的方面有:生活的困苦、外貌的蒼老、精神上的麻木、封建禮教的毒害(和我的隔膜)、和虛無的寄托,而楊二嫂決不是一個搞笑的人物,她使我悲哀的則是做人的尊嚴的喪失。一個是農民,一個是小資產者,他們構成了農村的經濟支柱,他們的.狀況代表了當時所有農民的經濟、精神狀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形,表達了作者的悲哀與憤怒。

  這樣的問題設計精練、集中,既抓住了重點難點也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整堂課線索清晰,能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從感情上認同接受,使難懂的課文變得容易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文章總是有很強的感染力的它會讓你或歡喜或悲哀,或豪情萬丈,或悒郁滿懷�!豆枢l》是一篇很好的小說,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入教科書中。上一節課,我們讀了一節課的課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訴老師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怎樣的心情?

  二、講授新課

  在課文結尾,文中的“我”這樣寫到:故鄉的山水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刮曳浅5臍鈵灐质刮曳浅5谋�。(教師板書:悲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鄉之行卻給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請大家看課文,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學生讀課文思考回答,教師歸納并板書:故鄉的景、故鄉的人。

  故鄉的景色怎樣?

  學生讀。

  這一段描寫寫出了故鄉怎樣的特點?哪幾個詞語能集中表現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大屏幕顯示:天氣陰晦、冷風嗚嗚、蒼黃的天、橫著蕭索的村莊──沒有一些活氣。

  齊讀來感受一下這種悲涼。學生讀。

  如果說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怎樣的心情?)或者天氣的影響(怎樣的天氣?),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課文中寫了故鄉哪些人,主要寫了誰?

  我們先來看看二十年后的閏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屏幕顯示問題、畫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適時點撥、啟發。

  師生共同歸納梳理:外貌的變化、與我的距離、生活的現狀、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

  故鄉中作為好朋友的農民閏土景況是這樣的凄涼,那作為小資產者的鄰居楊二嫂的情景又是怎樣呢?

  思考楊二嫂有哪些方面讓我悲哀。

  (屏幕顯示問題及畫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點撥、啟發。

  師生共同梳理:外貌的變化(說明經濟狀況的衰落)行為放縱卑下、語言尖刻潑辣。

  如果說閏土的麻木讓人同情,那么楊二嫂就令人可嘆可鄙了,他們被生活壓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讓人感到特別的沉重。

  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么有沒有一點亮色呢?

  學生看課文思考、回答、討論,教師梳理歸納:在課文的結尾,作者寫出了理想中富足美麗充滿活力的家鄉,并且相信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

  齊讀背誦“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這篇小說寫于1921年,辛亥革命已經過去十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是順應社會發展的,但農村經濟為什么急劇衰落,農民們的生活為什么更加艱難?(屏幕顯示:背景。)

  教師略加解釋。

  【板書設計】

  故鄉的景物

  悲哀閏土

  故鄉的人

  楊二嫂

人教版教學設計15

  教科書分析:

  1.課文摘自《宋史》,講述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司馬光砸缸救同伴,表現了小時候的司馬光聰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品質。課文是文言文,寥寥數語,三十個字,就把一件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寫得清清楚楚,為學生這個單元的習作提供了一個范例。

  2.課后練習“跟著老師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既提出了朗讀目標,也指出了教學的方式方法。“跟讀”是一個比較快而且容易達成目標的教學方法,但也有其缺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初步跟讀的基礎上,還是需要在借助注釋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停頓。

  3.課后練習題“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既提出了創造性復述的教學目標“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又指出了達標的方法兼過程目標“借助注釋”了解句意,指明了教學程序的安排。因此,講故事適宜安排在借助注釋了解句子意思知道了解為什么這樣停頓的之后。

  4.課后練習題3,關鍵是學生交流后老師的小結,從而使學生初步對文言文的語言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學情分析:

  1.課文是小學階段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學生是首次接觸這種文體的語言。因而,學生對文言文語言是陌生的。但是對于古代書面語學習而言,學生并不是完全沒有基礎的,他們已經學習了相當數量的古詩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這些古詩、名言,在語言上與文言文是有相同之處的,這是教學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條件。

  2.借助一定的條件復述課文或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借助注釋說說古詩句的意思,這些訓練,學生也已有過多次的實踐,這同樣是教學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條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司”等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司”等7個字,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通過跟讀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確做到詞句間的停頓,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注釋和結合生活實際,讀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司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4.通過和同學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與現代文的不同。(以單音節詞為主,有的詞的意思與現在的不同)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3。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4。

  教學準備:

  教師:“司”等5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司”等5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注:1.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2.學生答案,注意指導符合語法規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設計中不再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ㄒ唬┘と�,釋題

  1.導語:通過對第八單元導讀的了解,我們知道了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人物美好品質的課文。我們學習的課文《掌聲》,誰能記得課文表現了同學們和英子什么樣的美好品質呢?(指名回答。)對了。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體會到同學們關愛、尊重他人和英子微笑面對生活的美好品質。那么,誰還記得這個單元的兩個主要學習目標呢?(指名回答)是的,這兩個主要的學習目標是: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意思;學習寫一件簡單的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的課文,努力達成單元的主要目標。那么,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表現了誰的美好品質呢?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24司馬光(“司”注音)。

  2.出示任務: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4.釋題。

  提問:通過課題,你知道課文要表現誰的美好品質呢?(指名回答。預設:通過課題,我知道課文要表現司馬光的美好品質。)

 �。ǘ┟鞔_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要表現司馬光的美好品質。司馬光是誰呢?(PPT出示司馬光的圖片,簡介復姓司馬和司馬光。資料見《教師用書》。)那么,課文講述了司馬光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表現了他的什么美好品質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內容,進行了有關的練習,就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大意(或整體感知課文)

  (一)指導預習

  1.導語:課文是一篇文言文,是古人寫的文章,在語言上,與我們學習的其他課文有所不同,但與我們學習過的古詩、讀到的古人的名人名言是相同的,比如,很多詞的意思與我們現在是相同的。我們可以利用讀懂古詩和古人的名人名言的方法來讀這篇課文。

  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借助注釋,思考:課文講了小時候的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提示用“誰干什么”的句式簡單說說。)

  2.反饋指導。

 �。�1)PPT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司”“持”。

  (3)“跌、棄、持”口頭組詞。(注意引導組與課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的詞)

 �。�4)PPT出示會寫字詞“庭院、登山、眾多”復習認讀。

  3.導語:我們學習了課文會認讀的字,復習了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其中會認讀的字詞和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下面我們繼續預習課文。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預習任務3。

  4.反饋指導。

  指名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聽的同時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ǘ┓答侇A習任務3,粗知課文大意(整體感知課文)

  1.提問:課文講了小時候的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預設:課文講了小時候的司馬光砸缸救同伴的事情。

  2.小結:這篇文言文課文,寥寥數語,三十個字,就完整清楚地給我們講述了一件事情,我們要好好學習學習。初讀這篇課文,同學們借助注釋,就粗知了課文的大意(或整體感知課文)并把課文讀正確了。

  三、學習把課文讀通順

  1.導語:但是,這篇課文的朗讀與我們學過的課文朗讀有什么異同?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順呢?誰還記得朗讀除了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外,還要注意什么的停頓嗎?(指名回答。預設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對了,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句子中間以詞語或短語停頓,文言文的朗讀停頓的要求與我們學過的課文的要求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言文的語言與現代語言有差異,所以讀起來,會感覺又不一樣。請聽老師朗讀課文,看看有什么感覺。

  出示任務:留心聽老師朗讀課文,在課文停頓的地方畫上“/”。

  用較慢的速度朗讀兩次,朗讀的停頓如下: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反饋指導。

  PPT出示朗讀的停頓,訂正是否這樣畫停頓。

  3.出示任務:借助PPT的停頓提示,跟老師讀課文。

  用較慢的速度帶讀兩次,再用正常速度帶讀一次。

  4.出示任務:借助PPT的停頓提示,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個體操作。

  5.反饋指導。

  指名二、三個朗讀后齊讀課文一次。

  6.出示任務:對比以前課文朗讀的句子中間停頓,同桌交流一下,這篇課文朗讀的句子中間的停頓有什么不一樣?

  7.反饋指導。

  預設:

  以前課文句子中間的停頓是沒有一個字就停頓的。

  四、了解句子意思,通順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導語:以前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都是現代的語言。現代的漢語言多是使用雙音節詞語或多音節詞語,即兩個字或兩個字以上組成的詞語,朗讀時候,句子中間的以詞語或短語為單位停頓。但是這篇課文朗讀起來,句子中間的停頓為什么會出現一個字就停頓的現象呢?我們把課文的句子變成現代的語言,了解了句子的意思,就能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了。

  出示任務: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用現在的語言,說說課文句子的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說一句意思后,PPT出示意思;與課文句子比照著朗讀。)

  預設:

  群兒/戲/于庭:(司馬光和)幾個同伴在庭院玩游戲。(板書:戲于庭)

  一兒/登甕:有一個同伴爬上大甕。(板書:登甕)

  足跌/沒/水中:失足跌入大甕沉沒在水里。(板書:沒水中)

  眾/皆/棄去:其他的同伴全部不管跑掉了。

  光/持石/擊甕/破之:司馬光舉起石頭擊打大甕使大甕破了一個大洞。(板書:持石破之)

  水/迸:(大甕里的)水涌了出來。

  兒/得活:那個同伴得以活命。(板書:得活)

  提問:了解了句子的意思,通過比照著朗讀,你知道為什么朗讀課文會出現一個字就停頓的現象嗎?(指名回答。預設:朗讀課文會出現一個字就停頓的現象是因為一個字就是一個詞語。)

  3.小結:是的,文言文多是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即很多單音節詞,因此朗讀文言文,除了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外,還要格外留心句子中間的停頓,以詞語或短語做停頓單位,不要讀破句子。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文)你能不看著停頓,能正確通順流利朗讀課文嗎?

  個體操作,同桌互檢。

  4.反饋指導。

  指名兩三個朗讀,師生評議。

  5.導語:剛才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有些同學好像已經能把課文背誦下來了,大家試一下,看能不能把課文背誦下來。

  出示任務:背誦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

  個體操作,同桌互檢。

  6.反饋指導。

  指名兩三個背誦,師生以詞句間停頓為重點評議。齊背誦一次。

  五、小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六、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ㄒ唬┩来騺y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ǘ┱J字評價(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

 �。ㄒ唬⿵土晻J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PPT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ǘ┍痴b課文

  指名和齊背誦。(板書:第一課時板書)

  二、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感悟課文主題

  (一)復習句子意思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用現在的語言,說了課文句子的意思,誰能給大家說一說呢?

  出示任務:默讀課文,然后說一說課文句子的意思。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指名逐句說,PPT逐一出示。(預設見上一課時。)

  (二)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1.導語: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就能讀懂文言文課文的句子意思了。在這個基礎上,你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出示任務:在讀懂課文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語句通順連貫。(提示:1.要補上故事發生的時間;2.講故事時可用動作助說話。)

  個體操作。

  2.(PPT出示聽故事交流要求)四人小組講故事,互評交流;推選代表在班上講。

  聽故事交流要求:(1)留心聽,評議標準: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完整;語句通順連貫。(2)哪些地方可以講得更好些。

  小組代表講故事,師生評議交流。

  (三)感悟課文主題

  1.導語:我們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讀懂文言文課文的句子意思,用自己的話講了這個故事。那么,你認為這件事表現了小時候的司馬光什么樣的美好品質呢?

  出示任務:用句子“這件事情表現了司馬光……的美好品質�!蓖阑ハ嗾f一說自己體會到的司馬光的美好品質,并說說自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2.反饋指導。

  預設:

  這件事情表現了司馬光聰明機智、沉著冷靜的美好品質。

  從“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體會出來的。

  3.小結:課文用三十個字,就把司馬光砸甕救人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寫完整,寫清楚。讓我們了解到小時候的司馬光聰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美好品質。

  三、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1.導語:三十個字,就把事情講述完整,那么,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任務:四人小組討論討論: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提示:小組長注意小結,并代表發言。)

  2.反饋指導:

  預設:

  (1)以單音節詞為主;(2)有的詞意思與現在的意思不太一樣,如“登”“迸”:(3)有些語序不太一樣,如“戲于庭”。

  3.小結:文言文,是古人的書面語,在語言上,與我們現在的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大多數詞的意思與現在的基本相同。不同的一般有:(1)以單音節詞為主;(2)有的詞意思與現在的意思不太一樣,如“登”“迸”:(3)有些語序不太一樣,如“戲于庭”。

  四、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知識能力點見教學過程中的導語和小結)

  五、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哪個字容易寫錯,會錯在哪里,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例:“庭”,里面是建字底,不是走之底;“登”,右上部是撇、撇、捺;“棄”,第一筆是點,不是橫。

  (二)寫字指導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后每個字在寫兩個。

  六、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給家人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見第一課時

《性爱有声小说在线收听,欢乐颂小说txt,盗墓笔记有声小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成免费网站大片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磁力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午夜资源| 日本视频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看 | 曰皮全部过程免费视频 |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h | 野花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在线看污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二区三区久本道 | 天天插日日插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网站 | 亚洲一区日韩 | 亚洲第一综合 | 成年人免费毛片 | 欧美亚洲免费久久久 | 成人黄18免费网站 | 91短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夜夜摸天天操 | 免费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rrr523亚洲国产片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 日皮视频免费观看 |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男女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插日日插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亚洲 | 国产视频97| 免费看一级黄色录像 | 国产二三区 | 日黄网站 | 韩国免费网站成人 | 伊人久久天堂 | 亚洲妇熟xxxxx妇色黄 |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专区2 | 成人网中文字幕色 |

人教版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教學設計

人教版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并積累所引用的經典、格言,體會演講詞語言的特點。

  2.引導學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觀點和材料。

  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來闡明觀點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以讀促思。

  2.利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3.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運用事例和道理來證明觀點的。

  2.引導學生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系實際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所提出的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思考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引起興趣

  導語:在一次奧運會中,馬拉松比賽慶祝勝利的典禮早已結束,坦桑尼亞的選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進了已經幾乎空無一人的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后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他的雙腿沾滿血污,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周,跑到了終點。著名的紀錄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艾克瓦里,為什么要這么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個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外送我來這里,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彼米约旱男袆釉忈屃司礃I和責任的深刻內涵,同時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敬業與樂業》就是宣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一篇文章,這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職業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所作的演講詞。讓我們去聆聽先哲的教誨,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展示課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圖片素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并根據教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1.作者所認為的“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樣的生活?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的?

  3.劃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間起過渡聯結作用的語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全文思路。

 �。ㄈ┥钊胩骄�,領悟品味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進行品味。

  1.作者在論證“要有業”“要敬業”“要樂業”這些觀點的時候列舉了哪些例子?講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經典語句、格言,找出并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并說說這些材料所證明的觀點分別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講和口語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時,怎樣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的?還有哪些語句如話家常?

  (2)作為一篇演講稿,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很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作者證明觀點所運用的方法,進一步理清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聯,從而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2.通過品味語言,了解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ㄋ模┵|疑問難,思辯拓展

  1.教師導語并設計問題:文中作者在談到“要樂業”這個觀點的時候寫到“‘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我們的身邊也常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好苦啊”,如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導他要樂學。

  2.文中作者認為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是同一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見的小組擬定一個簡單辯論提綱,展開辯論。

  3.小組內交流:你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么?你將怎樣對待這份職業?

  【設計意圖】1.通過解析作者的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觀點,并進行充分有力的論證。

  2.讓學生能盡情地參與討論,發表看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思辯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ㄎ澹┎贾米鳂I

  對家人或熟悉的人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自己職業或學習的態度,思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將責任和趣味統一起來的人。

  【設計意圖】了解不同的人的職業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人教版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是為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更是為了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旨在突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淡化過于強調學科特色的傾向,不是單純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貼近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系列,意圖讓學生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農民畫具有大膽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表現手法、鮮艷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等特點。農民畫與兒童畫從表現手法上有相同之處,它利于兒童理解和模仿,從而學習農民畫從生活中取材的特點,鼓勵學生生動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

  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了解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學習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激發學生熱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課本的圖版和優秀美術作品,了解農民畫的特點和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手法和風格改畫、添畫一幅農民畫作品。培養學生添畫、改畫能力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學習中使學生感受生活與美息息相關,以及農民畫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農民畫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繪畫形式,學習運用農民畫的裝飾特點和表現手法,大膽表現生活中的感受,激發學生熱

  愛民族藝術、弘揚民族藝術的情感。

  難點:運用裝飾色、裝飾線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

  教師:PPT課件,尋找相關資料。準備好學生作業紙。學生:課前網上欣賞圖片,油畫棒、勾線筆、三幅農民畫。教時安排:一教時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誰是真假美猴王

  1、談話:可愛的孩子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的游戲城堡。喲,不信?瞧你們眼睛瞪得大大的,小腦袋里也冒出了許多小問號。忘記介紹自己了,我是農民的女兒,善良淳樸是咱農民身上的優秀品質。相信我沒錯,跟著我一起玩游戲,好嗎?從大家震耳欲聾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你們的激情澎湃呀,現在游戲開始。

  2、第一關:真假美猴王。

  出示兩組圖片請欣賞兩組圖片,認真觀察、思考。猜一猜這兩組美術作品哪一組出自農民之手,為什么?請欣賞

 �。ㄉ恨r民應該很忙,哪有功夫整天游山玩水呢,所以左邊雞鴨鵝應該是農民畫的。)

  師:這么多的同學都認為是第二組圖片,往往真理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里。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3、看樣子,你們的.功夫了得,一眼就能辨別真偽。教師板書課題:學畫農民畫

  二、賞析作品——火眼金睛

  1、引導學生介紹農民畫。

 �。ㄉ唬恨r民畫大多產生于我國北方的農村。)

 �。ㄉ侯櫭剂x,就是幾乎沒有經過專業的美術學習,農民畫的畫。)

  師給農民畫下定義。

  師:看樣子,同學們都是對農民畫做了很多的了解,中國是個農耕民族,同學們都是農民的后代。所以農民畫如同是傳家寶,我們一定要代代相傳下去呀。

  2、第二關游戲更有挑戰性,小勇士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火眼金睛。老師相信在座的每個學生,只要肯認真觀察,都能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呢。

  3、出示農民畫圖片。

  讓學生小組合作找出農民畫的共同特點。農民畫給你怎樣的感受?從色彩、造型、內容等方面入手。

  4、交流農民畫的顯著特點。

  色彩:色彩艷麗,大多很喜慶,人們希望日子過得像畫里一樣紅紅火火,寄托著咱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貼福的那幅,以紅色為主,讓人一看就很喜慶。)造型:大膽夸張,富有想象力。

  內容:大多選擇他們身邊熟悉的花花草草和勞動生活場景,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讓我們倍感親切。

 �。ㄉ簞倓偰欠嫯嫷恼婧�,大人們在扳手腕,許多孩子在樹下自由自在的玩耍,不像我們連對門的人都不認識,非常的孤單。)

  4、師:農民畫大多創造于60年代的北方的農村,以其鮮艷的色彩,夸張大膽的造型描繪農村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以及他們的勞動、生活場景。展現農民健康積極的生活面貌,寄托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獨特而又珍貴的民間藝術財富。

  師板書:色彩鮮艷造型夸張

  5、出示老師作品。我也畫了幅畫送給你們,看看符不符合農民畫的特點。因為是馬年,所以畫了匹馬,寓意是祝你們馬上闖關成功,馬上都能變成農民畫的小畫家。

  三、探究畫法——看我七十二變

  老師真高興,同學們已經了解了農民畫的基本特點,那書本上又是怎么去創作農民畫呢?讓我們接著進入游戲第三關:看我七十二變。

  1、同學們打開課本,看看對農民畫的幾番改造。

  游戲之前,先考考你們,看看老師的變化。我只是將如此喜慶的農

  3民畫戴到頭上了,好看嗎?談談農民畫還可以運用到哪些地方?

  請打開課本,尋找變化過程,數數共有幾番變化。

  2、觀看幾組對農民畫的改畫和添畫,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

  3、師在剛剛的作品中示范改畫和添畫。

  四、創作作品——大鬧天宮

  光說不練假把式,進入第四關游戲:大鬧天宮,請你們在畫紙上大膽改畫、添畫。要求:

  1、色彩和造型的選擇符合農民畫的風格特點,可以在原畫基礎上添一添、改一改。

  2、時代的變遷,改畫的內容也適當變化,給農民畫賦予新的時代氣息。

  3、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作品

  說說自己創作的方法和想法。(添畫作品,我給這副農民畫在添了買新車的場景,因為我舅舅家在農村,去年就買了車)

  是呀,如今的農村不再是過去的窮溝溝,人們富裕了,寶馬奔馳也不再是個稀罕物了,今天,農民畫家筆下要畫的東西更豐富了。

  六、拓展延伸

  1、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農民畫,也學會了畫農民畫。它特有的方式表現了農民對生活的熱愛。我們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農民的血,心中沸騰著對農民畫深深的眷戀和喜愛之情。如今,新的時代農民有了更美好的生活,也讓農民畫的天地更為廣闊,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向了都市,走向了整個地球村,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和藝術瑰寶。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老師也希望我們班的同學將來能出幾個農民畫的畫家呢,讓農民畫傳承下去。

  2、作業:農民畫還有很多種類,包括年畫、版畫、剪紙、壁畫等等,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更豐富的農民畫,辦一個小小農民畫展。

人教版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俺俗Z言快車”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合作精神。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具體體現了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的理念。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識字,區分形近字,通過“我會讀”積累十二個詞語;能發現詞語的結構規律。

  2.通過“讀讀背背”,讀背一首小詩──《祖國多么廣大》。

  3.通過“我會連”辨別六個平翹舌易錯字;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5.用過口語交際的話題,向大家講述怎樣過“六一”兒童節。

  6.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習興趣。

  7.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8.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學生準備:幼兒園時的“六一”照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自讀詞語,自己發現。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再運用這一規律認識五個生字。

  2.詞語加減,交流發現。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減一筆”、“加一筆”、“加兩筆”組成新字。

  3.全班交流,歸納發現。全班交流后歸納:這些詞語先讓學生說說發現探索的過程,自編識字兒歌,認識五個生字。

  4.編兒歌,識生字。

  自編識字兒歌,認識五個生字。教師要多鼓勵,增強其成就感。如:

 �、佟皬V”字頭上去一點,廠廠廠;

 �、凇叭铡弊种虚g下一豎,甲甲甲;

 �、邸叭铡弊诸^和加一“ノ”,白白白

 �、堋叭铡弊种虚g穿一豎,申申申;

  5.展示智慧新發現,拓展練習。

  字形小魔術:給“口”字加兩筆,能變成……

  6.讀一讀書中的字,然后組成詞語。

  7.拓展練習、下面每一組都有特點和規律,說說你的新新發現。

  跑 蹲 趴 蹈 ──────

  蝶 蜂 蚊 蟻 ──────

  樹 桐 梢 柳 ──────

  陰 陣 院 陳 ──────

  部 郵 鄧 都 ──────

 �。墼O計意圖]

  這是一項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組詞規律的練習,本環節的設計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三組字的規律。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去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學生體驗發現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佻F在,我們“乘坐語言快車”到字詞游戲宮去看看吧!

  自由讀一讀,認一認。

  ②分小組開火車識字游戲。

  采用橫著讀、豎著讀、倒著讀幾種方式,讀書中的詞語,看哪組讀得準,認得快。

  ③小組開火車朗讀比賽。

  2.我會連

  自己先讀字

  ①再連線

 �、谕阑プx。

  ③說一說哪些字平舌音和翹舌音。

 �、芘e例再說幾個平舌音和翹舌音的字。

  2.讀讀背背。

 �。�1)老師過渡:下面有一首兒歌描繪的是祖國南北方同一季節不同的景色,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2)自讀詩歌。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注意讀準“祖、嶺、盛”三個字。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4)全班交流感悟兒歌。啟發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5)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

  (6)朗讀詩歌。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7)指導背誦兒歌。①自己背誦。②四人小組合作,一人背一句,連句開火車背誦;③四大組開火車連句背誦。

  [設計意圖]

  本環節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開火車連句背誦,以增強讀背的趣味性,體現小組合作精神。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引導學生自己練習生活體驗來思考、應用新知識,引導小學生自己合作交流,這正是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一)播放錄像,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六一”的活動錄像,

  2.啟發提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

  3.點撥啟發,回憶過去。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么過“六一”兒童節的?想把你過得最高興的“六一”節的情況跟大家交流交流嗎?

  ①”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

  ②其他同學對他的解說作出評價:態度是否大方,語句是否完整,語言是否生動有趣,如果是,就獎勵他一個“優秀解說員”獎章。

  (二)創設情境、激發參與

  1.老師過渡:下面是老搜集到的本校近年“六一”活動的圖片,照片上都是本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節活動的內容。解說照片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

  2.“六一”節快到了,你準備怎樣度過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呢?。

  ①小組交流:每一個人都自由說說自己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過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六一”節,讓大家給參謀參謀,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商量,看看設計方案行不行。

  2.小組同學合作,設計活動方案。

 �。墼O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舉止文明、態度自然、語言清楚明白。

  二、識字加油站

 �。ㄒ唬⿲嵨镅菔荆ぐl興趣

  展示《新華字典》《新編小學生字典》。

  1.誰知道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有什么用?

  2.誰會查到下面這些字在字典的哪一頁?(“我、是、小、學、生”)

  3.看了他們的演示,你想說什么?是不是也想學會這個本領呢?

 �。ǘ┮龑W生介紹學求學網的途徑、方法

  提示:學習求學網的途徑有多種,如:家長教,大哥哥大姐姐教,自己看字典的說明學。學生介紹方法時,可以邊說邊做。

  (三)老師總結音序查字法

  1.按順序背熟漢語拼音字母表,熟練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音節第一個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節表》里查到這個大寫字母。

  3.在查到的大寫字母下面找到音節,再看它右邊標的頁數。這個數字就是這個音節在字典中的頁數。翻到指定的頁碼查到音節以后,再按四聲的順序,找到所查字的音節,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四)學生練習求學網

  1.從字典中查出自己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頁。

  2.從字典中查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叔叔等家庭親人的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頁。

  3.比賽求學網

  ①出示老師的名字,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比比誰最快。

  ②出示老師的新字,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比比誰最快。

  寬 溪 往 解 準 樓

  [設計意圖]

  “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后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目的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

 �。劢虒W反思]

  語文教學不光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還要觸及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吐出心聲。當學生有了生命的沖動,有了創造的激情,那么課堂自然會成為他們情感激發,心靈對話的精神樂園。如本設計中的“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并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學網。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后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勺屢呀泴W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這樣的設計,學生都能從課文中捕捉相關的信息,然后加進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這樣的教學環節,充滿了感性,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調動了學生的直覺、感受、想像、情感,使學生在感性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完善人格,關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諧發展。教育的根本任務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離開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我們每個教育者應從學生的個性出發,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才能,從而使學生沿著全面發展的軌跡健康成長。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有一個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這種保護就是一種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學生獨樹一幟,隨時質疑,保留看法,使每一節課都能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個性盡情展現。答案不是唯一的,語文教學才是精彩的。

人教版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下冊第六單元76頁-78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觀察年歷卡時,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讓學生從年歷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年月日的時間概念。 根據2月天數判斷平閏年。

  教學難點:

  記憶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計算全年的天數。

  教具、學具準備:

  smart電子白板課件、年歷卡

  學生:學生每人準備紅色、藍色彩筆各一枝。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猜謎

  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給它脫一件, 年底剩下一張皮。 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2、出示:20xx或20xx年的年歷卡,學生交叉分發。 在年歷卡上指出自己的生日。

  3、交流對年月日已有認識并導入新課。

  提問:能找到今天的日期嗎,這不光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日子,還有三個新朋友呢。你對年、月、日有哪些了解,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嗎? (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年、月、日。

  談話:同學們這張年歷卡雖小,可是里面包含的知識卻不少。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自己手中的年歷卡,看看你能發現些什么? 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同桌交流。

  2.認識大月、小月和平月。

 �。�1)談話:同學們觀察得都很仔細,從年歷卡上發現了這么多有價值的信息。每個月到底有多少天呢,請把觀察的結果填在表格里。 學生同桌合作填表,從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把這一年的12個月份分類的話,你打算怎么分?

 �。�3)介紹大小月和平月: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的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一個特殊月,叫做平月。

  3.記憶大月和小月。

  a.學生動手涂色,大月涂紅色,小月涂藍色。 數一數,大月有幾個?小月有幾個?

  b.介紹大小月記憶方法

  (1)拳頭記憶法。課件展示

 �。�2)兒歌記憶:

  ( 3 )學生互相記一記,數一數。

  (4)游戲鞏固:“我報月份,你聽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腳;二月來了,不出聲”

  4.計算全年的天數。

 �。�1)提問:你們能計算出一年全年的天數嗎?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

  你是怎么算的呢?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2)為什么有的年份是365天,有的年份是366天?相差這一天在哪呢?

  5.認識平閏年,并可以根據20xx-20xx年2月的天數判斷平閏年。

  你能根據平閏年的排列規律發現什么嗎? 為什么每四年出現一個閏年呢?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視頻。

  三、鞏固練習

  那我們學了這么多知識,一起去年月日博物館看看吧。

  1、重要事件紀念館

  拖動圖片至放大框,選擇一幅照片說說是什么日子。

  課件出示

  2、四選一答題:每個卡通人物后是一道題 同學們選擇任意一張卡片,回答問題。

  課件出示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根據老師的板書來說說看。

  五、結束語

  同學們真是太棒了,時間是寶貴的又是短暫的,希望同學們能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最后送大家一首《365個祝福》,祝愿同學們學業有成。

  六、板書設計

  年

  月

  日

  1

  12

  大月 31天:1、3、5、7、8、10、12 小月 30天:4、6、9、11 365天

  28天

  平年

  平月

 �。� 2月

  366天

  29天

  閏年

人教版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偶、鬢、衰、客、何”等5個生字,會寫“客、何”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文,體會詩人感慨萬千的真實情感。

  3、在讀詩、悟詩的過程中,體會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濃濃愛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1、談話導入:我們班的某某某離開家來富陽讀書,離開爸爸媽媽,你想家嗎?趁機引入試題:他離開家幾天就開始想家了。那么一個人離開家鄉幾十年后回到久別的家鄉,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回鄉偶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首詩,板書:《回鄉偶書》。

  2、學生齊讀。

  3、出示頭像,介紹詩人。

  賀知章不但是個大詩人,而且還是個大學問家。

  二、自主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通詩,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糾正字音。

  ①出示詞語:偶然、鬢毛、衰老、客人、何處來、鄉音

  ②解釋:“衰老”(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我嗎?那形容怎樣的人,比較合適?)

  ③解釋“何處來”(換種說法:哪里來、什么地方來。)

 �、芙忉尅棒W毛”(圖片幫助理解)

  3、開火車讀詞語。

  4、分小組朗讀詩。

  二、交流學習,感悟詩情。

  1、學習第一、二行詩。

 �、僮杂勺x,說說大概的意思。

 �、趫D片出示(年輕和年老):有哪些變化呀?(家鄉的變化)

 �、奂亦l的變化很大,詩人的樣子也發生很多變化,可是唯一不變的是什么?(鄉音)解釋:家鄉話。

 �、転槭裁礇]有變?(說明詩人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萦懈星榈睦首x這兩行詩:詩人50多年沒有回家鄉,現在回來了,還是衣錦還鄉,見到了家鄉的許多變化,心中百感交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學習第三、四行詩。

  過渡:詩人沒有忘記故鄉,而故鄉還認得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嗎?

 �、僮杂勺x,你能說說大意嗎?

  ②演一演。

  ③有感情的讀。

  三、配樂吟誦,升華詩情。

  1、配樂詩朗誦。(師范讀)

  2、學生學習吟誦。

  3、那么怎樣讀好詩呢?老師這里提供大家一個方法。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4、學生自由朗讀。

  5、指名朗讀。

  6、同桌朗讀。(配樂)

  四、閱讀續篇,深化感情。

  1、出示《回鄉偶書》之二

  2、學生自由朗讀

  3、集體朗讀

  五、快樂寫字時間。

  1、學習“客”的書寫。

  2、學習“何”的書寫。

  反思:

  今天是家長開放日,6點45分我就來到學校。8點20分活動開始了,家長們陸續來了,每個人都很安靜地關注著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各個坐得筆挺,聲音也非常洪亮,也許歸功于家長的到來,可也說明我的孩子們懂事了。今天的感動真不少。

  課堂讓我感動

  師:同學們能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嗎?

  學生二人小組討論、表演。

  師:哪一組來試一試。

  徐磊、盛琦兩人表演如下:徐磊扮賀知章,學著老人的樣子(手摸著胡子,很有禮貌地詢問)走過來。兒童問:“您從哪兒來?”

  “賀知章”說:“我從北京來。”兒童問:“你是哪里人?”“賀知章”答:“我是這里人。我很小就離開家了�,F在回來了�!眱和f:“那我帶你去你家�!薄�

  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品質之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古詩精練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從學生想象

  “賀知章”與兒童的對話,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加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創造性地把古詩的'意境形象地表達出來了。新課標中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痹诮虒W中我創造機會讓學生去想象,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在這個廣闊的空間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家長讓我感動

  很多家長都是在上班,可是還抽出時間來參加,真讓人感動。家長真摯的建議讓我如沐浴春風,家長的表揚讓我眉開眼笑,家長的善解人意讓我感到欣慰無比。

  真的這次活動我覺得搞得很成功,我想家長和我的距離更近了。

人教版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明確筆的功能和外形之間的聯系,了解筆的形狀與手形的聯系。

  2、欣賞各種款式的筆,了解筆的每個部分的功能,并聯想出各種新穎的筆形和功能。

  3、學習設計搞的繪制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筆的功能,并根據手的形狀設計出筆的外形。

  難點:設計一支新穎的筆,用設計稿的形式完成。

  三、課前準備:

  各種各樣的筆,彩紙,筆

  四、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一支款式新穎,功能多樣的筆,提問,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出示課題:筆的世界

  二、新授:

  1、請學生把收集到的筆集中起來,舉辦一個“筆的世界”展覽會。

  2、請學生上臺介紹一下自己的筆有些什么功能,哪個方面設計的比較新穎。

  3、實物投影出示書上作品,討論,哪些地方設計比較新穎,有創意。

  A、用日歷表裝飾又美觀又大方。

  B、上粗下細顯的非�?蓯�。

  C、握筆的地方設計的很圓潤,保護手長時間寫字時手指不疼痛。

  D、凹凸有致的筆型順著手的外形,握筆非常舒適。

  E、夜光筆,隨身帶著可以當小電筒。

  F、米老鼠的.耳朵會動是按鈕的功能

  你還能說出那些其他新穎的功能呢?

  三、分析筆的組成部分:

  筆尖,握筆處,筆桿,筆頭,可圍繞這幾個部分進行設計。

  四、教師師范:

  1、根據四個部分設計出筆的外形

  2、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進行變形,添加。

  3、用圖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說明文字。

  4、涂色。

人教版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課文中幾個人物的形象分析,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

 �。�、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反復朗讀文章,理解大意,在筆記本上做好詞語解釋,掃清文字障礙。

 �。�、查找有關寫作背景資料,以便對課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師:

  1、準備播放的音樂和教學課件。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想】

  文章可研討的方面很多,比如語言,寫景,情節等,但一節課時間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這節課中重點討論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點。在討論過程中立足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言,尊重學生的討論結果。朗讀也是本節課的重頭戲,所以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朗讀。也即是在朗讀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讀。

  【課時安排】

  一課時。(總用時40分鐘)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2分鐘)

  同學們,我們都是生活在家庭當中的一員,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沐浴著家的溫暖,是家的溫馨使我們快樂的生活。當我們高興時,家是撒歡的場所,當我們遭遇不幸時,家又是避風的港灣。那你們認為家對于每一個人來講重要嗎?(學生回答)好,既然家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如此重要,那我們都要盡力的維護好它,但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夠嗎?(學生回答)每個人在家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因此都應該盡自己所能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莫懷戚筆下的這個和睦友愛家庭是怎樣的?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文。(板書課題)

  老師已經布置大家作了很詳細的課前預習,掃清了文字障礙,查閱了有關寫作背景的資料,也讓大家朗讀了課文,相信你們對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們現在就先讓三個同學來給我們朗讀一下文章。

  二、抽三個學生朗讀,教師評述(5分鐘)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幾個同學的朗讀,現在誰來說說文章講的是什么事呢?

 �。ㄒ患宜目谕獬錾⒉降腵故事)

  教師:這篇散文,寫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現得很溫馨,很甜美。這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是透過優美而樸素的語言傳遞給我們的,所以下面老師將配上動情的音樂給大家再次朗誦這篇散文,希望你們能用心去感受這份溫情。

  三、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配以音樂)(5分鐘)

  四、課文講解(15分鐘)

  教師:剛才大家說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樣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說說文中的“我”這個人怎么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于“我”:(5分鐘)

  你認為“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ā澳赣H本不愿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睘槟赣H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ā耙祸畷r,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艺f:‘走大路�!焙茏鹬乩先思业囊庖姡滥赣H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ā斑@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保�

 �。ò鍟骸拔摇保盒㈨樕屏迹�

  關于我的母親:(5分鐘)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ㄉ平馊艘猓瑦圩o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ā澳赣H本不愿出來的�!拖裎倚r候很聽她的話一樣�!蹦赣H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

 �。ā暗�,母親摸摸孫兒……母親對我說”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愿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愿意為了自己而攪了一家人出游的興致)

 �。ò鍟耗赣H:慈愛親切)

  關于兒子和妻子:(5分鐘)

  教師:文中對妻子、兒子著墨不多,但他們也在盡自己所能維護著家的溫馨和諧。那,請同學來說一說你對妻子、兒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決定后他欣然接受沒有一點蠻橫無理的態度。

  教師:我們再進一步思索,從兒子身上有沒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ㄟ@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后他也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教不如身教”,從小到大孩子就是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做人的道理。)

  學生小結教師評述:從文中看,妻子很賢良,是位慈愛的媽媽和孝順的兒媳。對丈夫溫順有理,對婆婆尊敬有加,對兒子關懷倍至。在她身上也滲透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ò鍟浩拮樱簻厝豳t惠)

  (板書:兒子:聰明乖巧)

  教師總結:本文無論寫誰,作者在字里行間都表達一種永恒的情感:親情。(板書:親情)

  教師:通過對四個人物的描寫,這個“親情”又滲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親之間、妻子和兒子之間──母子情)

 �。ā拔摇焙推拮又g──夫妻情)

 �。赣H和兒子之間──祖孫情)

  教師:本文就圍繞著這三種親情表達了一個重大主題──(學生回答)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

  教師總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里,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五、播放樂曲(2分鐘)

  讓我們共同欣賞一首清新悠揚的樂曲《家》。請同學們閉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讓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一幕幕在腦子中呈現,感覺一下自己從家庭當中得到過的無盡溫暖和愛,相信你對“親情”二字會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題:既然說在生活中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那請同學來告訴我們平時父母是怎樣關心和愛護你的?你又為他們做過什么?(學生討論)(5分鐘)

  六、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韻基礎上伴著音樂朗讀(5分鐘)

  七、教師提問,讓學生說說自己父母的生日(1分鐘)

  總結:希望同學回去以后都能問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記在本子上,最好記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給他們送上你最誠摯的問候與祝福。

人教版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從文中篩選重要信息。

  2、體味本文語言的準確與情趣詩意之美。

  3、培養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深入挖掘探索過程中的懷疑和想象精神。

  【教學難點】

  探討標題的獨特內涵。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時數】

  第二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設計】

  1、導入:茫茫宇宙,充滿奧秘。仰望星空之時,會有許多遐思,有沒有外星人存在呢?

  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嗎?提問請一兩個學生說說依據,我們走進課文《宇宙的邊疆》,看看被美國人稱為科學代言人的卡爾薩根怎么說的,他相信 有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文章的寫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奧秘。)(板書)

  2、問題一:探索宇宙時,應該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懷疑富于想象(板書)

  (設計意圖:以兩種精神作為文章的切入點,抓住文章的關鍵。)

  3、問題二:文中的哪些段落體現著作者的懷疑和想象?

  我們回過頭來會猛然發現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懷疑和想象,看來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確實需要這兩種精神,難怪有人稱卡爾薩根被為懷疑論的馬丁路德金并且懷疑和

  想象的內容外形有無差別社會形態是否一樣智能生命文明現象(板書)

  和我們兒時的好奇是一樣的,我們常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實我們還可以說

  宇宙遼闊無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問題三:宇宙有邊疆嗎?宇宙有中心嗎?

  討論兩分鐘:

  一部分同學認為宇宙沒有中心,沒有邊疆因為宇宙遼闊無垠、茫無際涯,范圍之大,難以想象另一部分認為宇宙有中心因為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還有一部分比較全面認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邊疆根據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濱。

  小結:所謂邊疆中心都是對宇宙探索已知范圍之內,未來還要我們這一代繼續探索,那么中心邊疆也會隨之變化。

  5、問題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語言特色?

  這樣的段落雖然并沒有體現懷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們為懷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種知識的背景,或是懷疑和想象的結果。同時運用準確而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得科學知識離我們不再遙遠。

  6、問題五:統觀全文,我們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奧秘?

  繼續開拓是職責,未來取決于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尋找我們更為美好的家園。

  未來(板書)

  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體會抒情和議論的語言,并和解說詞的特點聯系起來,采用這樣的語言方式會更貼近關注的心理,引起共鳴。

  7、總結文章寫作的重要特色,領悟本文寫作的深遠意義。

  8、布置作業:

  任選一個你喜歡的題目,查閱資料,撰寫一篇科學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如果發現了生命星球地球的未來

  【板書設計】

  外形有無差別

  探 勇于懷疑

  索 社會形態是否一樣

  宇 未來

  宙

  奧 智能生命

  秘 富于想象

  文明現象

人教版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54頁例2和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征以及解題方法,能正確運用按比例分配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并能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運用按比分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如果媽媽的菜地里的白菜長蟲子了,媽媽會怎么辦呢?肯定要買殺蟲劑(濃縮劑)進行殺蟲。那濃縮劑能不能用來殺蟲呢?你們想不想解決這類有關的問題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那好,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比的應用。

  板書:比的應用。

  二、探索新知。

  請同學們打開教科書的54頁。

  出示教材54頁例2

  閱讀與理解:

 �。�1)、了解情境中的生活信息。

 �。�2)、已知條件: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釋液的體積,1: 4表示的是濃縮液與水的體積的比。

  分析與解答:

  (1)、稀釋液:500ml 總分數:1+ 4=5

  1 : 4表示什么意思呢?

  濃縮液 : 水

 �。�2)、濃縮液和水的體積比是1: 4 。

  濃縮液的體積是稀釋液的1/5。

  水的體積是稀釋液的4/5。

  方法一:

  總體積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總分數,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別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

  把每份是:500(1+4)=100(mL)

  濃縮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

  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濃縮液占總體積的1/5;水占總體積的4/5。),最后用總量乘各部分占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濃縮液有:5001/5=100(mL)

  水有:5004/5=400(mL)

  回顧與反思:

  濃縮液體積:水的體積

  =( ):( )

  =( ):( )

  答:濃縮液有100mL,水的體積有400mL。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二第1、2題。

  四、小結:

  1、今天我們應用比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2、按比的配制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是: a、先算出總分數,再求每份是多少,最后分別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b、先求總份數,再求各部分占總量的幾分之幾,最后用總量乘各部分占總數的幾分之幾,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業:

  練習十二第3、4題。

  六、板書設計:

  比的應用

  方法一 方法二

  總分數1+4=5

  每份數: 500(1+4)=100(mL) 濃縮液占總體積的1/5

  水占總體積的4/5

  濃縮液:1100=100(mL) 濃縮液有:5001/5=100(mL) 水:4100=400(mL ) 水有:1004/5=400(mL)

  答:濃縮液有100mL,水的體積有400mL。

  課后反思:

  按比的配制稀釋液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這一節課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按比的配制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配制。按比的配制是一種分配思想,在生活、生產中是很常見的已學過的平均分,其實是按比的配制是比例的一種特例。教學中要通過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在生活、生產中常常要把一個數量按照數量的多少來進行配制,去感悟按比的配制存在的價值。以生活實際例子入手,讓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是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由此激發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每學生都能體會到數學的存在,其實就在他們的身邊,因為數學源自于生活。其次充分展示學生的思考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同一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時能得到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多向思維的發展,也凸現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人教版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超導體以及超導體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能力目標 通過超導體知識的學習,擴展知識面.

  情感目標 知道超導體在現代以及未來科技中的重要性,學習科學家的堅韌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從介紹昂尼斯發現水銀超導現象的物理學史知識入手,講述超導體的一般概念,基礎知識.

  進一步講解超導的優點、缺點和目前科學家面臨的問題.

  教法建議 本節的教學要注重科技的聯系,避免孤立的學習,要注意聯系實際.

  可以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師提供的一些資料進行學習.

  也可以教師提出課題,學生查閱資料,從收集資料、信息的過程中學習,提高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過程設計】 方法1、學生閱讀教材,教師提供一些關于超導體的材料,教師提出一些問題,學生閱讀時思考,例如:什么是超導體現象?采用超導體有什么經濟效益?

  方法2、對于基礎較好的'班級,可以采用實驗探究和信息學習的方法.實例如下

  實驗探究:可以組織學生小組,圖書館、互聯網查閱有關超導體方面的資料,小組討論,總結超導體的優點、缺點以及討論超導體的未來發展方向.

  【板書設計】

  1.超導體 概念 超導現象2.超導體的優缺點3. 我國的超導體的研究

  探究活動

  【課題】超導現象的歷史

  【組織形式】個人或學習小組

  【活動流程】 制訂子課題;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1、嘗試總結超導體的發展現況.

  2、討論超導體的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 1、圖書館、互聯網查找資料.

  2、交流,發現共性和差異.

人教版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收集關于“海鷗老人”吳慶恒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二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對于每一單元的導讀是很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的,他們會明確這一單元課文的主題是什么,也會運用其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都比較明確,有助于他們的自主學習。)

  二、導入新課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關于動物與人和諧相處的文章,讀過后你有什么話要給同學們說呢,把你想說的話說給大家聽。

  三、板書課題,檢查預習

  文中的老人指的是誰?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教師揭題:

  這是發生在昆明翠湖邊的意見真人真事,這位老人叫吳慶恒,被人稱作海鷗老人。老人與海鷗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們自由讀課文,讓我們一起走進老人與海鷗的`世界。

  出示兩組詞語,指導朗讀,并根據詞語把文章分成兩部分

  四、兩部分的內容哪一部分讓你感到意想不到?

  五、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畫出描寫海鷗的句子。

  (1)“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ㄗァ罢把觥币辉~體會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當作親人。)

 �。�2)“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

 �。ㄗァ凹娂姟薄懊C立不動”等詞體會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

 �。�3)“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

  六、海鷗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老人生前做了些什么?再次默讀課文,畫出文章中描寫老人喂海鷗的句子。

  七、指導朗讀老人喂海鷗的句子,通過讀、寫(想象老人與海鷗之間的對話)、說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情誼。從中明白海鷗的表現并不是意外的表現,而是把老人當做自己親人,在送別老人的葬禮上,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個小海鷗,你會對老人說什么?

  八、布置作業:寫讀后感,呼吁人類善待動物,把地球變得更加美

人教版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斟、酌、怔、敝、宗”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樣爭畫的,從中感悟他們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

  二、教學重點:體會老前輩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課型:獨立閱讀課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手段:用“小黑板”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主席吧!在他和杰出的詩人郭沫若,著名的畫家齊白石之間曾發生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爭畫)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學生可能會問:他們為什么爭畫?這么偉大的人還要爭著畫一幅畫嗎?)這些問題,我們學了課文以后.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難懂的詞語。

  2.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五>集體匯報交流.

  1.請幾個同學輪流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栩栩如生:本課指齊白石的畫對樹、老牛、小鳥等形象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裝裱: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匠心獨運: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敝人:謙辭,指的是本人。

  3.課文講了這樣的故事:齊白石老人為了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與熱愛,刻了兩枚印章,用一張廢畫包裝好送給主席。毛主席精心裝裱廢畫讓齊白石感到不安。毛主席和郭沫若在宴席間對這幅畫連連贊賞并幽默地爭這幅畫。最后二位老人在畫上題詩贈白石,白石收起這件珍品,喜不自勝,視若瑰寶。

  <六>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三位老人真的是要爭到這幅畫嗎?你對這三位老人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畫出你喜歡舶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討論以上思考題。

  3.集體交流。

  (1)三位老人不是真的要爭到這幅畫,而是在幽默的交談中體現出毛主席對這幅畫的熱愛,齊白石對毛主席的尊敬與愛戴。

  (2)從爭畫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熱愛藝術,關心藝術家,得到藝術家的贈品還設宴答謝,對藝術家的廢畫都精心裝裱,并做出高度評價,讓人深受感動,這是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感情。同時我們還領會到詩人郭沫若的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畫家齊白石對領袖無比崇敬愛戴,對藝術精益求精,有高超的造詣。

  (3)交流同學們喜歡的語句。如:

  a.只見這是一幅金綾裝裱的縱幅國畫,上面畫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落著幾只形態各異的小鳥,樹下佇立著一頭搖頭擺尾的老牛。那老牛正側著頭,望著樹上的小鳥出神。

  (這些語句對畫的內容作了詳細描述,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呼之躍出,把畫寫活了。)”

  b.“主席,您要是再不應允,我可要下手搶了。”

  (以上語句讓我們感受到主席的平易近人,和藝術家之間親密的友情,也反映出齊白石對藝術執著的追求。)

  c.白石老入得到這件珍品后,‘喜不自勝,視若瑰寶,輕易不肯示人。只是自己不時地拿出來,默默凝視,深深沉思......

  (以上句子含義深刻,從中體會到齊白石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對藝術的無限追求。)

  (4)抄下同學們喜歡的語句。

  <七>指導朗讀課文。

  <八>總結�!�

  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大家一定被這一故事所感動。課文正是通過對領袖與詩人、畫家日常交往中一件普普通通的爭畫一事的描寫,表現了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友誼,歌頌了領袖毛澤東平易近人、尊重藝術和對藝術家的關懷,也表達了齊白石老人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

  <九>作業設計

  一、根據課文填空。

  ()的李子樹()的情誼()地說

  ()的小鳥()的目光()地搖頭

  二、把以下詞語補充完整。

  談()說()()()如生神氣()()

  才思()()別()一()()()無縫

  一絲()()喜不()()淺()慢()

  其樂()()形態()()匠心()()

  <十>板書設計

  12:爭畫

  送畫

  爭畫毛主席尊重藝術、平易近人

  贊畫齊白石熱愛藝術、敬重領袖

  藏畫

人教版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及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

  3、教育學生自尊、自強,并要關心、尊重他人。

  教學重點:

  認識5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句“這個小伙子真棒”“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層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14課《檢閱》。板書齊讀課題。

  2.誰知道“檢閱”什么意思?(生答)

  【檢是檢驗,閱是觀看。檢閱一般是指一支隊伍的最高首長對他的隊伍舉行隆重的檢驗儀式。用來表示隊伍對最高首長的敬重和效忠,用來顯示最高首長的尊嚴,只有最高首長才有資格進行檢閱。 】

  你在什么地方見過檢閱嗎?

  3.大家在電視上看過09年國慶節的閱兵式,誰能說一說這次大閱兵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知道嗎?這次大閱兵之所以能給我們帶來震撼,除了導演組的精心編排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次大檢閱提前一年就開始選人訓練,而且對受閱者的身高等體貌特征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所以每個方隊的動作才會那么整齊劃一,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過渡:了解了國慶大閱兵,讓我們繼續學習新課。上節課我們認讀了本課的字詞,那么我們在學習課文前做一下詞語熱身訓練好嗎?

  (出示詞語:俱樂部鴉雀無聲情不自禁貴賓糾正棘手博萊克截肢隊伍沉默局面真棒羨慕主席臺觀眾拄拐洪亮)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小組讀——齊讀

  2.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直奔重點

  1.參加檢閱前大家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說到棘手,我相知道,究竟什么事這么難辦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1——6自然段去了解一下。

  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指名答)

  2.文中什么地方讓你感受到大家很為難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6自然段來思考�?梢援嫵鲇嘘P語句,做做批注。

  (指名答,相機指導朗讀)

  (抓住“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俱樂部立刻鴉雀無聲了”,以及第6自然段一連串的問題去感受問題的棘手。)

  相機出示:

  勸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隊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隊伍中間?可是怎么跟他說呢?誰去跟他說呢?

  師:是啊!這一段共有五個問號,多為難啊!誰能把這種為難用朗讀的方式傳遞給大家呢?

  3.我不明白博萊克截肢了,已經不適合參加檢閱了,直接告訴他不就行了嗎?我相信他會理解的,還用這樣為難嗎?

  (預設:生:不能直接告訴他,直接告訴他,會傷害他的自尊心的。)

  4.能傷害自尊嗎?我不相信,我們來模擬一下如何勸慰博萊克。誰覺得自己能說會道,愿意承擔起勸慰博萊克的任務,請起立。剩下的同學和我就是博萊克,聽聽他們是怎樣勸說的,聽了他們的勸說后博萊克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1:“對不起博萊克,你是殘疾人,為了國家榮譽,你就不要去了�!�

  生2:“為了集體榮譽,博萊克,檢閱時你就在家里休息,把身體養好。”

  生3:“博萊克,這次你就不要去了,等你把腿養好了,下次再參加吧。”

  5.如果你是博萊克,聽了這樣的勸告,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1:一個殘疾人的心理是很脆弱的,這些勸告會讓我很傷心。

  生2:我本來就很傷心了。現在又受到了這樣的'打擊,以后可能會放棄,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3:我好傷心啊!他們都看不起我,嘲笑我是殘疾人。我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沒意思。)

  6.博萊克傷心了、絕望了、自卑了,這可怎么辦?如果你是隊長,你有好主意嗎?(指生答)

  (指生讀隊長的話:隊員們讓博萊克參加,如果我們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的第一排,讓大家都能看見他,怎么樣呢?他雖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兒童隊員,還不是一般的隊員!)想想隊長是怎樣提出這個主意的?指導讀出感情。

  7.這個主意好不好?大家都夸獎隊長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誰來幫我解決這個疑問?

  (預設:生1:好在讓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給了博萊克信心。

  生2:讓博萊克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樣,別人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8.說的好!讓博萊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兒童隊員是一樣的,這就是隊長主意的高妙之處。后來博萊克參加了那次檢閱,他在國慶檢閱時的表現怎樣呢?大家的決定正確嗎?趕快讀課文的10——16自然段吧,你會明白的。(自讀思考)

  9.出示:

  國慶節到了。多么盛大的節日!多么隆重的檢閱!街道上人山人海,樓房上彩旗飄揚,主席臺上站滿了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

  讀讀這一小節,說說那是個怎樣的場面?(盛大、隆重、熱烈、熱鬧)

  能把這種盛大熱烈的氣氛讀出來嗎?(指讀——評——再指讀)

  10.檢閱臺上的人和成千上萬的觀眾的視線都集中到博萊克所在的兒童隊,有人情不自禁地夸起來:這個小伙子真棒!,有人夸:這些小伙子棒!相機板書:這個、這些、真棒!

  出示:“這個小伙子真棒!”

  “這些小伙子真棒!”

  11.這個小伙子棒在哪兒?誰能讀有關的句子?

  出示:

  在隊伍的第一排緊跟在隊長后面走著一名拄拐的男孩,看來,他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他會忘記自己在拄拐嗎?這時的博萊克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自豪,激動、興奮、全身心地投入)他在想些什么?相機板書:自信自強

  (預設:A、師:當博萊克拄著拐走在隊伍的第一排時,他想:這是隊員們對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走穩!讀——

  B、他想:這是隊員們對我的鼓勵,我一定要走整齊!讀——

  C、他想:這是隊員們對我真誠的愛,我一定要走出精神!讀——)

  12.他為什么能這么棒呢?博來克能做到這樣容易嗎?請你想象一下博來克在訓練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克服的?(摔到了……,每天累的腰酸背疼……胳肢窩磨出血泡,脫皮疼痛,起繭子……)再讀上面這段話,體會感情。

  13.那么,這些小伙子棒在哪兒?

  大家沒有嫌棄他,而且尊重他,接納他,作出了正確的決定,敢于讓他參加檢閱,使博萊克鼓起了克服困難的信心。相機板書:關心尊重

  14.所以觀眾們情不自禁地稱贊道:

  “這個小伙子真棒!”

  “這些小伙子棒!”

  再讀一讀這兩句話,讀出你由衷的敬佩和贊美。

  所以觀眾們除了稱贊,還情不自禁地為兒童隊鼓掌。那掌聲經久不息,他們用長時間的掌聲來表達自己心里的敬佩、贊美和激動。

  把敬佩、贊美和激動的感情送進去再讀最后三句話。

  四、總結提升

  1.我想,這次檢閱,一定會在波蘭人民的心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這次國慶檢閱,不僅檢閱了兒童隊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好的心靈!相信每個人都永遠忘不了這次難忘的檢閱。你們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話要說,對嗎?

  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我想說:博萊克你真是好樣的。你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吃盡了苦頭才練出這樣的水平。

  博萊克我好佩服你,你是個英雄!

  兒童隊員們,你們的愛心創造了奇跡。沒有你們的關心、理解、支持、尊重和鼓勵,就不會有今天的博萊克。你們也是英雄。)

  2.尊重身體有殘疾的人,是一種閃光的品質!博萊克在伙伴們的關心和鼓勵下,選擇了堅強,選擇了拼搏,所以他創造了奇跡。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多殘疾人,在周圍親人和朋友的關心下,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生活態度,他們珍惜生命,自強不息,也走出了精彩的人生之路。談到這里,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五、布置作業

  1.任選一個內容,寫寫你想說的話。

  a.博萊克回到家里,他激動的心情無法平靜下來。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b.看著隊伍中的博萊克,我想對他說:

  2.把課文讀給家長聽,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故鄉》是一篇篇幅很長的課文,包涵的內容很豐富,人物性格鮮明。因為時代的原因和魯迅特有的風格使這篇課文很難理解。備課的時候我翻閱了很多名家的教案,都是把重點放在對閏土和楊二嫂的分析上,記得我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也是這樣講的,不同的只是細節上的區別。我認為這樣的設計使得學生對故鄉缺少整體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的記憶里《故鄉》就是閏土就是楊二嫂,至于故鄉和這兩個人的聯系就沒有印象了,更不要提故鄉的主題意義。所以我設計的時候就從整體感知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從讀過這篇課文的直接感覺──悲哀(也是本文的靈魂、本質)入手,從整體上感受課文的感情基調,然后再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分析這種感覺的來源──是故鄉的什么使“我”如此悲哀呢?故鄉的景物和故鄉的人物。重點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時候,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重點分析閏土,次要分析楊二嫂,之后自然地總結:這樣的故鄉這樣的故鄉里的人,怎么不讓“我”感到深深的悲哀。面對這種現狀,作者是怎樣的態度?全文晦暗的主調里有沒有一點亮色?從而理解課文結尾部分的含義,最后再給學生補充有關背景材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并深化文章主題──不只是“我”的故鄉,當時的農村都是這樣,當時的農民都是這樣,這都是辛亥革命后,軍閥割據、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對農民的盤剝造成的。這樣做既突出了重點,又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由現象到本質,透徹的領會課文主題。

  在分析人物的時候,由相同的一個問題領起:這個人物的哪些方面使“我”悲哀?依然圍繞“悲哀”這個主題。帶領學生分析閏土使我悲哀的方面有:生活的困苦、外貌的蒼老、精神上的麻木、封建禮教的毒害(和我的隔膜)、和虛無的寄托,而楊二嫂決不是一個搞笑的人物,她使我悲哀的則是做人的尊嚴的喪失。一個是農民,一個是小資產者,他們構成了農村的經濟支柱,他們的.狀況代表了當時所有農民的經濟、精神狀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形,表達了作者的悲哀與憤怒。

  這樣的問題設計精練、集中,既抓住了重點難點也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整堂課線索清晰,能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從感情上認同接受,使難懂的課文變得容易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文章總是有很強的感染力的它會讓你或歡喜或悲哀,或豪情萬丈,或悒郁滿懷�!豆枢l》是一篇很好的小說,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被多個國家收入教科書中。上一節課,我們讀了一節課的課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訴老師你讀了這篇課文后有怎樣的心情?

  二、講授新課

  在課文結尾,文中的“我”這樣寫到:故鄉的山水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刮曳浅5臍鈵灐质刮曳浅5谋�。(教師板書:悲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鄉之行卻給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請大家看課文,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學生讀課文思考回答,教師歸納并板書:故鄉的景、故鄉的人。

  故鄉的景色怎樣?

  學生讀。

  這一段描寫寫出了故鄉怎樣的特點?哪幾個詞語能集中表現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大屏幕顯示:天氣陰晦、冷風嗚嗚、蒼黃的天、橫著蕭索的村莊──沒有一些活氣。

  齊讀來感受一下這種悲涼。學生讀。

  如果說故鄉景色的悲涼可能會受到“我”的心情的影響(怎樣的心情?)或者天氣的影響(怎樣的天氣?),而故鄉的人卻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課文中寫了故鄉哪些人,主要寫了誰?

  我們先來看看二十年后的閏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屏幕顯示問題、畫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適時點撥、啟發。

  師生共同歸納梳理:外貌的變化、與我的距離、生活的現狀、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

  故鄉中作為好朋友的農民閏土景況是這樣的凄涼,那作為小資產者的鄰居楊二嫂的情景又是怎樣呢?

  思考楊二嫂有哪些方面讓我悲哀。

  (屏幕顯示問題及畫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點撥、啟發。

  師生共同梳理:外貌的變化(說明經濟狀況的衰落)行為放縱卑下、語言尖刻潑辣。

  如果說閏土的麻木讓人同情,那么楊二嫂就令人可嘆可鄙了,他們被生活壓迫的扭曲了,“我”怎能不悲哀呢?所以這篇文章讀起來讓人感到特別的沉重。

  全文的底色是沉重的,那么有沒有一點亮色呢?

  學生看課文思考、回答、討論,教師梳理歸納:在課文的結尾,作者寫出了理想中富足美麗充滿活力的家鄉,并且相信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

  齊讀背誦“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這篇小說寫于1921年,辛亥革命已經過去十年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是順應社會發展的,但農村經濟為什么急劇衰落,農民們的生活為什么更加艱難?(屏幕顯示:背景。)

  教師略加解釋。

  【板書設計】

  故鄉的景物

  悲哀閏土

  故鄉的人

  楊二嫂

人教版教學設計15

  教科書分析:

  1.課文摘自《宋史》,講述了一個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司馬光砸缸救同伴,表現了小時候的司馬光聰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品質。課文是文言文,寥寥數語,三十個字,就把一件事情的發生、經過和結果寫得清清楚楚,為學生這個單元的習作提供了一個范例。

  2.課后練習“跟著老師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既提出了朗讀目標,也指出了教學的方式方法。“跟讀”是一個比較快而且容易達成目標的教學方法,但也有其缺陷: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初步跟讀的基礎上,還是需要在借助注釋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停頓。

  3.課后練習題“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既提出了創造性復述的教學目標“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又指出了達標的方法兼過程目標“借助注釋”了解句意,指明了教學程序的安排。因此,講故事適宜安排在借助注釋了解句子意思知道了解為什么這樣停頓的之后。

  4.課后練習題3,關鍵是學生交流后老師的小結,從而使學生初步對文言文的語言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學情分析:

  1.課文是小學階段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學生是首次接觸這種文體的語言。因而,學生對文言文語言是陌生的。但是對于古代書面語學習而言,學生并不是完全沒有基礎的,他們已經學習了相當數量的古詩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這些古詩、名言,在語言上與文言文是有相同之處的,這是教學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條件。

  2.借助一定的條件復述課文或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借助注釋說說古詩句的意思,這些訓練,學生也已有過多次的實踐,這同樣是教學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條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司”等5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司”等7個字,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通過跟讀和了解句子意思,正確做到詞句間的停頓,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注釋和結合生活實際,讀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司馬光的故事,了解完整講述一件簡單的事情的要求。

  4.通過和同學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與現代文的不同。(以單音節詞為主,有的詞的意思與現在的不同)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3。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4。

  教學準備:

  教師:“司”等5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司”等5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注:1.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2.學生答案,注意指導符合語法規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設計中不再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ㄒ唬┘と�,釋題

  1.導語:通過對第八單元導讀的了解,我們知道了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人物美好品質的課文。我們學習的課文《掌聲》,誰能記得課文表現了同學們和英子什么樣的美好品質呢?(指名回答。)對了。通過課文的學習,我們體會到同學們關愛、尊重他人和英子微笑面對生活的美好品質。那么,誰還記得這個單元的兩個主要學習目標呢?(指名回答)是的,這兩個主要的學習目標是: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意思;學習寫一件簡單的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的課文,努力達成單元的主要目標。那么,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表現了誰的美好品質呢?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24司馬光(“司”注音)。

  2.出示任務:自己借助拼音讀準題目。

  3.反饋指導:指名讀題目;訂正后全班齊讀課題。

  4.釋題。

  提問:通過課題,你知道課文要表現誰的美好品質呢?(指名回答。預設:通過課題,我知道課文要表現司馬光的美好品質。)

 �。ǘ┟鞔_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要表現司馬光的美好品質。司馬光是誰呢?(PPT出示司馬光的圖片,簡介復姓司馬和司馬光。資料見《教師用書》。)那么,課文講述了司馬光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表現了他的什么美好品質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內容,進行了有關的練習,就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粗知課文大意(或整體感知課文)

  (一)指導預習

  1.導語:課文是一篇文言文,是古人寫的文章,在語言上,與我們學習的其他課文有所不同,但與我們學習過的古詩、讀到的古人的名人名言是相同的,比如,很多詞的意思與我們現在是相同的。我們可以利用讀懂古詩和古人的名人名言的方法來讀這篇課文。

  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借助注釋,思考:課文講了小時候的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提示用“誰干什么”的句式簡單說說。)

  2.反饋指導。

 �。�1)PPT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司”“持”。

  (3)“跌、棄、持”口頭組詞。(注意引導組與課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的詞)

 �。�4)PPT出示會寫字詞“庭院、登山、眾多”復習認讀。

  3.導語:我們學習了課文會認讀的字,復習了會寫的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其中會認讀的字詞和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下面我們繼續預習課文。

  出示任務: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預習任務3。

  4.反饋指導。

  指名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聽的同時繼續思考預習任務3。

 �。ǘ┓答侇A習任務3,粗知課文大意(整體感知課文)

  1.提問:課文講了小時候的司馬光的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預設:課文講了小時候的司馬光砸缸救同伴的事情。

  2.小結:這篇文言文課文,寥寥數語,三十個字,就完整清楚地給我們講述了一件事情,我們要好好學習學習。初讀這篇課文,同學們借助注釋,就粗知了課文的大意(或整體感知課文)并把課文讀正確了。

  三、學習把課文讀通順

  1.導語:但是,這篇課文的朗讀與我們學過的課文朗讀有什么異同?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順呢?誰還記得朗讀除了要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外,還要注意什么的停頓嗎?(指名回答。預設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對了,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句子中間以詞語或短語停頓,文言文的朗讀停頓的要求與我們學過的課文的要求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言文的語言與現代語言有差異,所以讀起來,會感覺又不一樣。請聽老師朗讀課文,看看有什么感覺。

  出示任務:留心聽老師朗讀課文,在課文停頓的地方畫上“/”。

  用較慢的速度朗讀兩次,朗讀的停頓如下: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2.反饋指導。

  PPT出示朗讀的停頓,訂正是否這樣畫停頓。

  3.出示任務:借助PPT的停頓提示,跟老師讀課文。

  用較慢的速度帶讀兩次,再用正常速度帶讀一次。

  4.出示任務:借助PPT的停頓提示,自由練習朗讀課文。

  個體操作。

  5.反饋指導。

  指名二、三個朗讀后齊讀課文一次。

  6.出示任務:對比以前課文朗讀的句子中間停頓,同桌交流一下,這篇課文朗讀的句子中間的停頓有什么不一樣?

  7.反饋指導。

  預設:

  以前課文句子中間的停頓是沒有一個字就停頓的。

  四、了解句子意思,通順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導語:以前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都是現代的語言。現代的漢語言多是使用雙音節詞語或多音節詞語,即兩個字或兩個字以上組成的詞語,朗讀時候,句子中間的以詞語或短語為單位停頓。但是這篇課文朗讀起來,句子中間的停頓為什么會出現一個字就停頓的現象呢?我們把課文的句子變成現代的語言,了解了句子的意思,就能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了。

  出示任務: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用現在的語言,說說課文句子的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說一句意思后,PPT出示意思;與課文句子比照著朗讀。)

  預設:

  群兒/戲/于庭:(司馬光和)幾個同伴在庭院玩游戲。(板書:戲于庭)

  一兒/登甕:有一個同伴爬上大甕。(板書:登甕)

  足跌/沒/水中:失足跌入大甕沉沒在水里。(板書:沒水中)

  眾/皆/棄去:其他的同伴全部不管跑掉了。

  光/持石/擊甕/破之:司馬光舉起石頭擊打大甕使大甕破了一個大洞。(板書:持石破之)

  水/迸:(大甕里的)水涌了出來。

  兒/得活:那個同伴得以活命。(板書:得活)

  提問:了解了句子的意思,通過比照著朗讀,你知道為什么朗讀課文會出現一個字就停頓的現象嗎?(指名回答。預設:朗讀課文會出現一個字就停頓的現象是因為一個字就是一個詞語。)

  3.小結:是的,文言文多是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即很多單音節詞,因此朗讀文言文,除了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外,還要格外留心句子中間的停頓,以詞語或短語做停頓單位,不要讀破句子。

  出示任務:(PPT出示課文)你能不看著停頓,能正確通順流利朗讀課文嗎?

  個體操作,同桌互檢。

  4.反饋指導。

  指名兩三個朗讀,師生評議。

  5.導語:剛才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有些同學好像已經能把課文背誦下來了,大家試一下,看能不能把課文背誦下來。

  出示任務:背誦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

  個體操作,同桌互檢。

  6.反饋指導。

  指名兩三個背誦,師生以詞句間停頓為重點評議。齊背誦一次。

  五、小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六、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ㄒ唬┩来騺y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ǘ┱J字評價(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

 �。ㄒ唬⿵土晻J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PPT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ǘ┍痴b課文

  指名和齊背誦。(板書:第一課時板書)

  二、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感悟課文主題

  (一)復習句子意思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用現在的語言,說了課文句子的意思,誰能給大家說一說呢?

  出示任務:默讀課文,然后說一說課文句子的意思。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

  指名逐句說,PPT逐一出示。(預設見上一課時。)

  (二)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1.導語: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就能讀懂文言文課文的句子意思了。在這個基礎上,你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出示任務:在讀懂課文句子意思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做到故事完整,語句通順連貫。(提示:1.要補上故事發生的時間;2.講故事時可用動作助說話。)

  個體操作。

  2.(PPT出示聽故事交流要求)四人小組講故事,互評交流;推選代表在班上講。

  聽故事交流要求:(1)留心聽,評議標準: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完整;語句通順連貫。(2)哪些地方可以講得更好些。

  小組代表講故事,師生評議交流。

  (三)感悟課文主題

  1.導語:我們借助注釋和課文插圖,利用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讀懂文言文課文的句子意思,用自己的話講了這個故事。那么,你認為這件事表現了小時候的司馬光什么樣的美好品質呢?

  出示任務:用句子“這件事情表現了司馬光……的美好品質�!蓖阑ハ嗾f一說自己體會到的司馬光的美好品質,并說說自己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2.反饋指導。

  預設:

  這件事情表現了司馬光聰明機智、沉著冷靜的美好品質。

  從“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體會出來的。

  3.小結:課文用三十個字,就把司馬光砸甕救人事情的發生、經過、結果,寫完整,寫清楚。讓我們了解到小時候的司馬光聰明機智,遇事沉著冷靜的美好品質。

  三、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1.導語:三十個字,就把事情講述完整,那么,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任務:四人小組討論討論: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提示:小組長注意小結,并代表發言。)

  2.反饋指導:

  預設:

  (1)以單音節詞為主;(2)有的詞意思與現在的意思不太一樣,如“登”“迸”:(3)有些語序不太一樣,如“戲于庭”。

  3.小結:文言文,是古人的書面語,在語言上,與我們現在的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大多數詞的意思與現在的基本相同。不同的一般有:(1)以單音節詞為主;(2)有的詞意思與現在的意思不太一樣,如“登”“迸”:(3)有些語序不太一樣,如“戲于庭”。

  四、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知識能力點見教學過程中的導語和小結)

  五、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觀察字形,思考哪個字容易寫錯,會錯在哪里,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例:“庭”,里面是建字底,不是走之底;“登”,右上部是撇、撇、捺;“棄”,第一筆是點,不是橫。

  (二)寫字指導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后每個字在寫兩個。

  六、寫字練習

  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給家人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見第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