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秋的故事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中秋的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的故事
1.嫦娥奔月
傳說嫦娥偷了丈夫后羿向西王母要的仙丹,飛到了月宮。而瓊樓玉宇卻是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仙丹,夜碧海空明”就是她感到孤獨的寫照。后來,嫦娥向丈夫吐露了自己的遺憾,說:“明天就是滿月了。你可以做一個面粉球,把它做成滿月的形狀放在房子的西北方,然后不斷地呼喚我的名字。三點鐘,我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天,按照我妻子告訴我的去做。屆時,嫦娥果實將從月中飛起,夫妻團聚。中秋節給嫦娥做月餅的習俗也就形成了。
2.吳剛伐桂
根據中國的神話傳說,月球上有一棵桂花樹,高1660米,一個人正在砍伐下面的樹。這就是“吳剛伐桂”的故事。相傳吳剛是個樵夫,西河人,癡迷于研究仙術,卻始終不肯專心讀書。于是天帝大怒,把他留在月宮,要他砍倒月桂樹,才能獲得仙法。但吳剛每砍一半,桂樹就會自動愈合。日復一日,吳剛砍桂花樹的任務一直無法完成,只能在月亮上不斷的砍。
3.高祖敬月
月餅起源于唐軍的慶祝大捷的食品。在唐高祖統治時期,李靖將軍征服了匈奴,并于8月15日勝利回國。當時,一位吐蕃商人向唐朝皇帝贈送糕點。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糕點盒,取出圓圓的餅,笑著指著天上的明月說:“應該將此餅與月亮共享啊。”說完把蛋糕給各位諸侯大臣一起吃。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形成了。
4.月餅起義
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傳遞消息非常困難。軍事家劉伯溫想出一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在餅里,然后派人分別送給所有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響應起義。起義當天,各路叛軍一起響應。不久,徐達攻占元大都,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喜出望外,急忙下旨,讓全體將士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與民同樂,并獎勵大臣們當年起兵時偷偷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從此,吃月餅也成為了中秋習俗之一。
5.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一只玉兔,據說嫦娥的身體變輕了,開始起飛的時候,恐懼地抱起了一直喂的小白兔。白和她一起去了月球。玉兔在月關有杵,夜晚馴服藥日長生不老丹。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后,變成了做年糕的玉兔。
6.玄宗故事
傳說唐朝的玄宗、滇石天和道士洪都在中秋節看滿月。玄宗突然開始參觀月宮,于是石天照做了,他們三人開始登上青云,漫游月宮。不過宮殿正面戒備森嚴,無法進入。它只能俯瞰長安皇城。這時,突然聽到了李先念的聲音,這是唐玄宗一直熟悉的旋律,于是他把它背在了心里。日后,玄宗回憶起月宮的音樂,做出了名曲《霓裳羽衣舞》
7.貂蟬拜月
她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長得非常漂亮,容貌姣好。傳說中,貂蟬誕生后,三年時間,當地的桃花杏花開了又謝。貂蟬拜月,其容貌連嫦娥自愧不如,匆匆入云;故事中的貂蟬身材俏麗,走起路來腰肢像楊柳一樣搖擺,靜下來也很優雅。正是因為這種美,才讓執掌大權的董卓和有勇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讓動蕩的朝野稍有和平。
8.月下獨酌
詩人李白在《月下獨酌》中描寫了他的情景。“對影成三人”這句話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大膽的情懷。詩人上臺,背景是花房,道具是一壺酒,登場人物只有他自己。動作是一個人喝酒,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很單調。于是詩人突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出來。他把自己變成了三個人,一個敬酒一個喝酒,場面變得熱鬧起來。
9.玉兔進月宮
傳說三位神仙變成了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乞討食物。狐貍和猴子都有食物可以幫忙,只有兔子無能為力。后來,兔子說:“吃我的肉吧!”他跳進火里,把自己煮了,仙人大為感動。他把兔子送到月宮,變成了玉兔。
中秋節的起源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并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來歷傳說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逄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逄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的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中秋的故事07-03
中秋小故事07-04
與中秋有關的故事07-04
中秋節故事06-08
我的中秋故事作文11-07
中秋節故事07-04
跟中秋有關的故事03-25
有關中秋的故事01-29
中秋節的故事06-09
關于中秋節的故事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