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實用的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 篇1
在招投標活動中,招標方案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招投標結果的理想與否。所以有必要對招標方案予以重視和研究。在現實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需求形形色色,千差萬別,這就要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擬定招標方案。
一、需求分析
招標代理機構進行招標采購時,首先要做的第一個程序是需求分析。許多招標代理機構,往往忽略了這點或在這點上做的不足,導致招標結果與用戶的實際合理需求產生較大的偏離。具體較多體現在三種情形上。
1.招標代理機構肯定了用戶的不合理要求
例:某地方政府招標中心曾接到當地人事局委托購買50臺手提電腦報告,明確指明電腦品牌為IBM,招標中心按其要求擬定招標方案,發標時受到眾多商家的指責,認為這明顯有違公平原則,排斥潛在投標人和實行品牌歧視。實際上,此為一般性使用的機器,沒有指定品牌的合理依據,招標中心是肯定了用戶的不合理要求,且有違反《招投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嫌疑。
2.招標代理機構否定了用戶的合理要求
例:另一地方政府招標中心也曾接到過當地有色金屬總公司的委托報告,購買30臺手提電腦,報告上也是明確指明電腦品牌為IBM,招標中心當即以有違公平競標為由,將品牌要求刪去,有色金屬總公司提出異議,因機器是野外作業使用,摔碰之事常有,如使用別的品牌機器,難以確保不常出問題。業界都知道,IBM手提電腦一般的碰摔不會影響機器,這明顯是招標中心無視用戶的合理要求,并做出否定用戶合理要求的舉措。
3.招標代理機構忽略了用戶的隱性要求
例:某市政府采購招標中心同時接到兩個委托項目,當地中國電信公司委托購買200臺計算機,市教育局委托購買1500臺計算機,其采購的貨物名稱、技術指標、商務條件一致,遂將兩份報告所需合在一起,列為一個標向社會公開招標。評標結果,廣東某電腦有限公司為第一中標候選人,由于其品牌知名度較低,中國電信公司當即提出異議。因中國電信公司采購的200臺計算機,是用于下屬各縣的計費系統,要求機器的可靠性必須非常高,計算機業界都知道該品牌計算機的可靠性并非太高。當招標中心采納了中國電信公司的意見,準備將第二中標候選人(貨物品牌為國內著名)列為中標人時,教育局提出異議,認為廣東某品牌計算機已可滿足教學使用,換成國內著名品牌的計算機,教育局將付出一大筆不必要的費用。出現此問題,是采購中心忽略了用戶的隱性要求:機器的可靠性要求不同。不應將不同要求的機器合并在一起進行招標。
所以,在擬定招標方案中,首先必須認真做好用戶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正確,是招標方案正確和整個招標順利完成的前提保證。
二、標段劃分
在用戶需求的項目較大時,將考慮將項目劃分成若干個標段。標段的劃分,也將對項目的順利運作產生影響。
現實操作中,存在將標段劃分過細的現象。標段細分化,表面上是分散項目風險的一種途徑。實際上是在法制不健全和規則意識淡漠條件下經濟利益驅動的產物。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代表國家行使投資權,它是在特定的范圍內用特定的資金實現項目目標,其主要職能是負責投入資金,接受完整的.項目成果,而對項目的收益卻極少考慮。而且他們手中的權利與標段大小、多少有關,標段越多,投標人也越多,權利也就越大。其后果是造就項目建設單位的管理復雜度增加,難度增大,管理成本增多。
在劃分標段時,必須考慮標段的規模和數量,并應考慮標段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應選擇聯系比較簡單的點為準分拆點,再根據數量不宜過多并保證標段必須具有相當規模的原則,選擇準分拆點為分拆點,這樣可保證各個標段具有一定規模,也就保證規模效益;保證標段之間關聯度較低,使整個項目各標段整合時簡單方便;還保證標段數量較少,業主對各標段管理的方便性。
三、需求表述
需求表述就是將用戶的需求明確地用文字、圖表等表述出來。其講究的是表述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常被招標代理機構忽略的事實之一:是采購人與廠商的信息是不對稱的。雖然許多時候采購人認為已對某些貨物或服務非常熟悉,但這可能是一個認識的誤區或概念的混淆,人們習慣使用某種貨物,其實是習慣了該貨物表現出來的性能,而不是對貨物本身的了解。常易犯試圖描述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貨物的失誤。
一種典型的情況是廠商出于自我保護,將貨物中優異于同行的專利技術(或根本不申請專利)隱瞞起來,使同行和用戶明顯感覺其貨物某方面表現出與眾不同,卻不知道是什么具體因素導致,用戶如果從貨物本身試圖將這種差異表述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常被招標代理機構忽略的事實之二:采購人對貨物的專業知識是不足的。采購人對貨物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有局限的,許多貨物的制造使用了大量的技術,就連專業技術人員要全面了解也要非常費勁,非專業人員就更難了。
采購人之所以產生上述的錯誤,主要是不善于選擇表述貨物的角度,要表述貨物,既可從貨物的本身表述,即直接從貨物的構件、構件的技術指標進行表述,也可以從貨物的表現性能進行表述,或者兩者結合起來表述。要盡量回避自身不擅長或難以操作的表述。
設計方案 篇2
1 老式直流系統屏存在的缺點
茂名熱電廠原用的直流系統屏為老式直流系統屏(同一屏為雙母線結線,采用直流發電機及硅充電裝置)。從超過30 a的運行情況來看,主要存在的缺點或不足之處如下。
1.1 雙工作母線結線布置復雜
因直流屏采用雙工作母線結線,6根直流母線水平布置于屏頂上(根據控制、信號音響的需要,直流母線上還設有8根小母線)。在同一塊屏上,有兩組母線的饋線回路或電源與饋線回路相混合布置。當設備出現接觸不良等缺陷時,往往因結線復雜和設備間距小,而使缺陷難以處理。
1.2 儀表和燈光信號難以維護
老式的直流屏,其屏的正面都不采用活動門的型式。這樣,裝于屏面上的儀表、信號燈等設備,往往損壞后不能更換。
1.3 直流發電機維護工作量和耗能大
茂名熱電廠原使用同軸電動直流發電機組及GVA型硅整流裝置擔負直流系統經常負荷及作為蓄電池的核對性充電設備。配有1臺Z2-17,15 kW的直流發電機,由J2-62-4,17 kW的電動機帶動,當直流電機持續運行時,電動機月耗電量約12 MWh,影響節能降耗,且整流子碳刷易冒火花,需經常維護。當使用GVA型硅充電裝置擔負直流系統的經常負荷時,由于硅整流裝置不能自動調節輸出,直流系統負荷突變時(如汽機啟動直流油泵),若不及時調整硅裝置的輸出,將會導致母線電壓偏低,致使蓄電池過放電,嚴重時影響繼電保護裝置的正常工作。當蓄電池進行核對性放電時,因硅裝置為不可逆式,無法作為蓄電池的放電負載,蓄電池須在空母線的前提下另接電阻作負載進行放電,而母線的倒閘操作較復雜,容易出現錯漏。
1.4 絕緣監察裝置動作靈敏度低
老式直流系統屏采用電磁式絕緣監察裝置反映直流系統的接地狀況。從茂名熱電廠多年的運行情況來看,該裝置能正確反映單極明顯的接地現象,但當兩極的`絕緣都下降時,卻不能準確反映。
2 新直流屏的設計原則
茂名熱電廠為早期發電廠,機組控制模式采用原蘇聯早期形式,即電氣系統采用集中控制,60年代投運的1號、2號機組,機、爐采用分散控制,70年代的3號、4號機組,機、爐采用集中控制。因此,對于現代機組普通采用的單元機組獨立的直流系統方式將無法實現,只能根據該廠的實際情況,采用全廠統一布置的直流系統方式。
2.1 接線方式
新的直流屏采用單母線分段的接線方式,兩組蓄電池經聯絡刀開關進行連接。為防止兩組蓄電池并列運行,聯絡刀開關與蓄電池電源刀開關之間應設有閉鎖措施。
2.2 屏上設備布置
做到簡單清晰,電源(充電設備和蓄電池)、饋線、事故照明裝置布置于各自的屏上。帶有儀表及燈光信號的屏面,使用活動門的型式。
2.3 充電裝置
選用可控可逆式硅充裝置,實行負荷自動跟蹤,保證直流母線的電壓質量。當蓄電池進行核對性放電時,硅裝置工作于整流的逆變狀態,蓄電池不用另接電阻作為放電負載。
2.4 蓄電池組
原則上選用免維護密封式蓄電池,當原GGM-800型蓄電池組經校驗后,仍滿足直流系統的要求時,可暫不更換。
2.5 絕緣監察裝置和饋線開關
原則上選用90年代技術先進、成熟可靠的設備。例如,選用由CMOS集成電路組成的ZJJ-1型絕緣監察裝置,該裝置在直流兩極絕緣均等下降時都能正確動作發信。
3 新直流系統屏的設備選型
3.1 直流系統負荷
經統計,直流系統各類負荷如表1。
因茂名熱電廠為中型火力發電廠,且與系統相連,所以蓄電池事故放電時間考慮為1 h。對于汽輪機潤滑油泵,因為是高溫、高壓機組,故其事故計算時間為1.0 h,直流潤滑油泵的K值取0.8,密封油泵的K值取0.7計算。沖擊負荷考慮為1臺最大合閘電流的斷路器合閘。
3.2 蓄電池組的選擇
3.2.1 按事故持續放電狀態選擇
tj=KkQsg/Isg=1.1×307 Ah/306 A=1.1 h
式中 tj——GGM型蓄電池假想時間,h;
Kk——可靠因數,取1.1;
Qsg——事故負荷計算容量,Ah;
Isg——事故放電電流,A。
查《電力工程設計手冊》(西北電力設計院、東北電力設計院主編)中P769曲線表,得Idj=16.8 A,則
Qe≥36Isg/Idj=(36×306/16.8)Ah=658 Ah
式中 Qe——蓄電池的10 h放電容量,Ah;
Idj——單位容量蓄電池在放電假想時間內所允許的放電電流,A。
選用720 Ah的蓄電池即可。原選用的蓄電池為GGM-800型可滿足要求。
3.2.2 按最大沖擊電流選擇
Qe≥0.78(Isg+Ich)=[0.78×(306+235)] Ah=422 Ah
根據計算結果,蓄電池的容量按事故持續放電狀態下計算選擇。原運行的GGM-800型蓄電池組仍滿足負荷的要求。
3.2.3 直流電壓水平校驗(以GGM-800型為例)
a)按事故放電初期,蓄電池突然承受放電電流的電壓水平驗算:
Kcho=Iso/C10=609 A/800 Ah=0.76 h-1
式中 Kcho——單位容量蓄電池放電初期放電系數,h-1。
查GGM型蓄電池短時沖擊放電曲線表得:
表1 直流系統各類負荷
負荷名稱 計算容量
/kW 經常負荷
/A (事故負荷)/(初期Iso/A 持續Is/A 沖擊Ich/A) 事故時間
/h 事故放電
容量/Ah
經常負荷 7.2 33 33 33 — 1 33
事故照明 25 — 114×0.6 114×0.6 — 1 68
通信備用電源 3 — 14×0.5 14×0.5 — 1 7
熱工備用電源 3 — 14×0.5 14×0.5 — 1 7
直流潤滑油泵 80×0.8 — 728×0.5 291×0.5 — 1 146
直流密封油泵 20.1×0.7 — 260×0.5 91×0.5 — 1 146
斷路器合閘電流 — — — — 235 — —
合計 — 33 609 306 235 — 307
Kcho=0.76 h-1
時,Ucho=1.86 V,則直流母線電壓為
N.Ucho=106×1.86 V=197.16 V>0.85Ue
式中 Ucho——單位容量電池沖擊負荷初期端電壓,V;
N ——浮充電池個數;
Ue ——直流母線額定電壓,V。
b)按事故放電末期,蓄電池再承受沖擊負荷時的電壓驗算:
Km=Is/C10=306 A/800 Ah=0.38 h-1
Kchm=Ich/C10=235 A/800 Ah=0.29 h-1
式中 Km ——單位容量蓄電池持續放電系數,h-1;
Kchm——單位容量蓄電池沖擊放電末期放電系數,h-1。
查有關曲線得Uchm=1.72 V,則直流母線電壓為
N.Uchm=106×1.72 V=182.32 V
0.80Ue
式中 Uchm——單位容量蓄電池沖擊負荷末期端電壓,V。
從計算結果來看,選取蓄電池為800 Ah時,按事故放電的末期,蓄電池再承受沖擊負荷時,母線電壓為182.32 V,能滿足斷路器的合閘電壓要求,但難以滿足直流油泵的運行要求(直流油泵運行允許電壓范圍為(-10%~+10%)Ue間)。蓄電池的容量應選大一級為宜,即C10=1 000 Ah。但上述校驗為運行中的極端情況,運行中出現的概率極少,當出現時可通過調整蓄電池組的放電個數來滿足直流油泵的運行。故原選用的GGM-800 型蓄電池可滿足要求。但原用的GGM-800 型 Ⅰ、Ⅱ組蓄電池運行時間已達10 a以上,受蓄電池自放電、過放電及電極純化等影響,蓄電池陰、陽極板脫落滲液嚴重,電池難以滿足充電,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利用改造機會將Ⅰ、Ⅱ組蓄電池更換為英國進口的VH34-1000 型免維護蓄電池。
3.2.4 蓄電池的個數
蓄電池個數為: N=230/1.85=124,其中基本電池數為88個,端電池數為36個。
3.3 充電設備的選擇
3.3.1 核對性充電設備
3.3.1.1 充電設備的額定電流
a)按事故放電后進行充電的要求選擇充電設備,計算公式為:
Ic=1.1Qsg/t+Ijc=1.1×307 Ah/12 h+33A=61 A
式中 Ijc——浮充電設備的工作電流,A;
Ic——充電設備應具備的輸出電流,A。
b)考慮核對性充放電,按最大充電電流選擇,
Ic=0.1Qe+Ijc=(0.1×800+33)A=113 A
故充電設備的額定輸出電流應大于113 A。
3.3.1.2 充電設備的輸出電壓范圍
對有端電池的直流系統,充電設備的電壓應滿足蓄電池充電末期的電壓選擇。即:
Uc=N×Ucm=124×2.4 V=297.6 V
式中 Uc——充電設備輸出電壓,V;
Ucm——蓄電池滿充電端電壓,V。
取最大一級,即360 V。
充電設備容量:Pc=IcUcm=113 A×360 V=41 kW。
不考慮選用直流發電機,應選用的硅整流裝置為KGCfA-150/360,則額定輸出電流為150 A,最高輸出電壓為360 V。
3.3.2 浮充電設備
浮充電設備持續負荷電流Ifc為Ifc=0.004 2Qe+Ijc=(0.004 2×1 000+33)A=37.2 A
浮充電設備正常工作容量Pfc為Pfc=IfcUcm=37.2 A×360 V=14 kW
設計方案 篇3
“濃濃祖孫情、開心過重陽”——重陽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于“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 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1、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2、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3、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二、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20xx年10月21日星期三 下午14:40——16:30
地點:碧桂園慶安幼兒園二樓多媒體室
三、參與人員:
1、全體師幼 2、各班部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四、具體活動內容
1、開場舞——保育員組《感覺自己萌萌噠》
2、感受祖輩那個年代的生活情感
①祖輩兒時、少時、青年時的生活環境圖片欣賞
②傾聽祖輩時音樂歌曲(猜歌名、拉歌)
③參加祖輩時的游戲(滾鐵環、拉力等)
3、表愛意
①幼兒節目表演(3個節目)
②感恩的'信
③幼兒代表為爺爺奶奶戴上大紅花,送上祝福語。
4、合影
五、活動前期準備:
1、園務
①五、六十年代圖片PPT、歌曲
②橫幅
③物品采購:(大紅色皺紋紙、小禮物等)
④活動通知
2、班級
①對幼兒進行重陽節知識宣教(拍照片)
(1) 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 了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②各班提前制作大紅花。
③幼兒寫給爺爺奶奶感恩的信(中一、大班各一封并制作PPT圖片音樂)
④幼兒節目準備:小、中、大年級組各準備一個
(可以是與本次活動主題相關的美語律動等,每個節目表演人數不超過10人)
⑤活動通知:家園通、班級QQ群、QQ空間等,采取自愿報名的性質,根據報名人數抽選參與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六、活動流程
14:40 活動開始,主持人開場
14:45——14:55保育員組舞蹈《感覺自己萌萌噠》
15:00——15:10爺爺輩兒時、少時、青年時的生活環境圖片欣賞
15:10——15:25猜歌名、拉歌
15:25——15:40游戲環節
15:40——16:00幼兒節目
16:00——16:10感恩的信
16:10——16:30戴紅花、祝福的話
16:30活動結束,會場整理
七、人員安排
①場地布置、整理:保育員組(方紅蘭負責)
②物品采購:謝文婷 ③活動主持:謝文婷 ④音響:方淑賢 ⑤照片:汪彩霞 ⑥總結:謝文婷 ⑦新聞稿:謝文婷
設計方案 篇4
一、研究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實驗處理:
對比性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等組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三、實驗變量
1、實驗自變量
X=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
2、實驗因變量
Y1=獲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學習的能力
Y3=對信息評價的能力
Y4=反省認知的能力
Y5=自我評價的能力
3、干擾變量及其控制
干擾變量:(1)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和技術水平的不同
(2)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使用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3)學生與他能力的變化發展對這五種能力的影響。
干擾變量的控制:
(1)為了確保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等組對比實驗。
(2)為避免由于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的設計不合理而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在進行實驗前應由教學設計專家、學科帶頭教師和學生對設計的任務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布爾什確保任務的合理性。
(3)為降低其它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先對學生的確基本學習能力、信息素養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并對其它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作預測分析,最終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時加以考慮并予以排除。
四、試驗程序設計
1、實驗假設
(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3)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對信息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4)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反省認知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5)任務驅動教學法對自我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實驗對象
在附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選取高二(2)、(5)班為實驗對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學高二(2)為實驗組,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學高二(5)班為控制班,教學中不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驗實施前對學生能力進行前測,確認兩班同學在這三個方面的能力相當,視為等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5)班
●實驗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考慮到前測時可能兩個學校的兩個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為兩個等組,故從兩學校的兩班中分別選取部分同學形成兩個等組。為不影響實驗的正常、順利進行,對不納入實驗的同學也實施同樣的實驗手段,但不納入數據的統計分析中)
3、實驗過程
本實驗研究采用等組對比前測后測實驗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對預期的實驗對象進行前測,并分別從兩個自然班中選取部分學生組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
(2)利用調查問卷對實驗對象進行學習風格、能力結構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已具備的能力狀況,為以后的效果分析掃清障礙。
(3)在兩個學校的兩個實驗班的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任務驅動基本架構是由研究者和學科教師根據研究和教學的需要共同確定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行為觀察記錄表、反思日志表、調查問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
(4)在研究進行兩個月左右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展進行形成性檢驗,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進行補救。
(5)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展進行終結性檢驗,驗證實驗假設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實驗數據證明,如不成立,說明原因。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11-08
數學設計方案07-02
學習設計方案06-22
教學設計方案04-25
裝修設計方案09-15
網絡設計方案07-24
設計方案模板07-27
教室設計方案07-25
音樂設計方案08-02
活動設計方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