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2篇【優】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認識“賦、淑、撅、叟、滌”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在認真讀書、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受“野”
1、談話導入
2、展示圖片
3、讀課題,抓題眼。
二、初讀課文,把握“野”。
1、自由讀
出示要求: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想,課文通過哪幾方面寫出索溪峪的“野”?在書本上找出來,用筆做符號。
2、討論交流。
三、重點探究,理解“野”
1、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邊讀邊想,段中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山“野”?
2、交流討論
3、指導朗讀
4、寫法指導,句型訓練。
操場真熱鬧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學法延伸,領會“野”
1、自學水“野”、動物“野”、游人變“野”
根據學習山“野”的方法,自學水“野”、動物“野”、游人變“野”的段落,選擇自己最喜歡一段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請在課文中做批注。
2、交流學習心得
3、相機指導朗讀
五、拓展延伸,熏陶“野”
夸夸家鄉自然風光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
動物“野”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2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冊的課文。文章通過描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贊頌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發了作者暢游其間的無比愉快的心情。姚老師的這堂課,能夠放手讓學生在網絡的環境中自由地翱翔,運用討論探究式教學模式,自主合作學習,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并將其感悟和體會到的內容、學習的結果作全班交流分享,就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本著討論研究共同發展的思想,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我對這堂課的幾點看法:
一、從教學內容方面來看
《索溪峪的“野”》是第11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緊扣一個“野”字,分別描寫了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動物的野、游人的野。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先概括,后具體地對索溪峪的景物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姚老師讓學生通過朗讀或上網學習的方法來自主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她幫助學生找準切入點──“野”,由“野”存疑引導學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學習貫穿其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引導他們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語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學生的創新潛能真正得到放飛。
上課之后,教師用優美的語言介紹了張家界和索溪峪的風光,把學生很快帶進了課文。出示課題后,讓學生關注這個字體、大小、顏色、粘貼方法不同的“野”字,讓學生讀出感覺。我覺得在這一環節上,這樣處理不當。感覺很生硬。學生第一眼看到的課題上有變化,很自然地就會關注到這個字。這時候教師應該適時地引導,讓學生來說說你對這個字的感覺。當學生有所感悟有所體會之后再來讀課題,這樣,教師就不用再反復、沒有目標地讓學生讀課題了。另外,還可以在教學完課文之后回過頭來再讀課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在導入課文之后,姚老師又問學生:“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很多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說索溪峪“野”?“野”在哪里?怎樣“野”等等……在教學完課文之后,老師有沒有把孩子所提的這些問題給解決了呢?如果沒有回答,那么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浪費了時間。姚老師說:“帶著你想知道的問題來學習課文。”接著她就介紹制作的專題網頁。網頁制作得很漂亮,板塊介紹也非常清晰,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指導:可以用讀課文的方法,進行初讀──默讀──研讀──品讀;也可以用上網學習的方法,查資料──交流體會──進行網上討論和寫作。幾乎所有的同學都選擇了上網學習的方法。
二、從教學方式方面來看
姚老師較好地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悟、自己搜索資料、自由探討的能力,效果較好,教師只在疑難處上作適當點撥。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根據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制作出各種形象、生動、有趣的畫面,創設出多種和諧的情境,這些情境是課文內容的再現,是教師教學色資料,是訓練語言文字的憑據,更是學生獲得大量知識的寶庫。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從運用網絡,整合反饋方面來看,姚老師的設計還是非常好的。她能根據課文內容和結構,體現教學上的總──分。結構清楚、層次分明。
三、從語言訓練方面來看
語文學科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語言能力。就這一點來說,訓練不到位。“關于語文多,語文本體少”。在一節語文課上,讓學生認識了很多課文之外的東西,沒有很好地落實朗讀。一節課下來,學生連最基本的課文句子都讀不通,更不要說讀得優美了。就這一點來說,姚老師語文訓練不夠。
四、從訓練反饋方面來看
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預期目標制定非常好。上課后,教師讓學生讀了學習的方法和目標,但是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一個很好的指導,預期的目標沒有達到。學生沒有對課文有初讀──默讀──研讀──品讀這樣一個深化的過程。
教學完課文之后,教師馬上讓學生寫一首小詩和文章來贊美索溪峪。學生寫不到位。
以上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專家、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優秀03-15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06-26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范文07-04
索溪峪的野教學設計(通用3篇)12-14
《索溪峪的野》教案設計01-26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7-03
索溪峪的野教學反思07-03
《索溪峪的野》教學實錄06-25
《索溪峪的野》的教學實錄06-26